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 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模式。精准医疗模式的建立, 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减重代谢外科是新世纪的新兴学科, 其发展任重道远, 精准医疗的加入, 使得减重代谢学科实现快速、正向发展。在精准医疗的大环境下, 减重代谢外科现正处于起步阶段, 现阶段精准减重代谢外科的成功实施初步着眼于对于术后体质量的预测以及表观生物遗传学在体质量差异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术后恢复、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精确随访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 还有待填补空缺。未来可以通过建立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库, 并完善临床登记数据, 完成长期精准随访, 实现大规模资源与数据的整合;利用好大数据平台进行深度的生物数据挖掘, 以期利用大数据参考达到对肥胖治疗的精准预测与掌控, 从而制定出详实的实施方案与细则标准。同时要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 避免个人健康数据泄露。  相似文献   

2.
当前, 肥胖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Roux-en-Y胃旁路术(RYGB)被认为是减重代谢手术的"金标准"术式。小肠梗阻是RYGB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除了腹内疝形成之外, 空肠吻合口扭结也是其重要原因。空肠吻合口扭结的早期临床症状往往并不明显, 因此, 对空肠吻合口扭结患者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及有效治疗, 是难点也是关键。空肠吻合口扭结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技术和术者经验有关, 使用抗梗阻缝合、肠系膜分割与空肠-空肠双向侧侧吻合等手段对预防空肠吻合口扭结可能有益。如果发生空肠吻合口扭结, 应及时进行腹部CT扫描和消化内镜检查, 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并准备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目前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减重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面对严峻的肥胖人口增长情势,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的发展与国外相比, 起步较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年手术总量已处于全球前列。在符合行减重手术干预的肥胖患者中, 我国的手术比例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对目前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取得的成绩和所面临的问题(如手术量飞速增长面临着手术方式中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占比过高、手术标准制定与规范实施、术后管理不当与随访失访、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化管理带来的随访数据等), 结合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信未来在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评价肥胖男性患者接受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性激素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手术指征的男性肥胖患者;(2)体质指数≥27.5 kg/m2, 并有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者;或体质指数≥35 kg/m2的重度肥胖患者;(3)术前和术后1年均接受性激素水平检查。排除标准:(1)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毒症、高催乳素血症)和下丘脑垂体病变;(2)主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的患者。根据上述标准, 纳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和减重中心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男性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52例男性肥胖患者, 年龄为(29.3±10.2)岁, 体质量为(123.6±35.4)kg, 体质指数为(40.1±11.1)kg/m2, 总睾酮的水平为7.6(5.5, 9.1)nmol/L, 其中合并睾酮缺乏的有45例(86.5%)。接受LSG手术(LSG组)29例, 接受LRYGB手术(LRYGB组)23例。观察主要结局指标为全组患者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胃旁路术(RYGB)与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旁路术(SG+RYDJB)后减重降糖以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分析两种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期间, 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接受RYGB或SG+RYDJB, 体质指数(BMI)为27.5~40.0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 这两种术式在术中均从距屈氏韧带远端测量100 cm作为胆胰支, 从胃或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处远端测量100 cm作为食物支。纳入RYGB组34例, SG+RYDJB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 术前体质量、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组间具有可比性。对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 主要比较患者术后1年的减重降糖效果以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 具体包括:术后1年体质量、BMI、总体质量减少百分比(%TWL)、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和死亡病例。SG+RYDJB组较RY...  相似文献   

6.
目前, 我国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和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总患病人数及年新增患病人数均已居全球首位。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减重手术可有效减轻病理性肥胖症患者的多余体质量, 并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等一系列肥胖相关代谢合并症。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手术(OAGB)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术式之一, 尽管 OAGB在国内开展已有超过 15年的历史, 然而, 针对OAGB的规范手术操作, 国内仍缺少相关指南或共识。为此,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SMBS)发起编写首版《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规范化手术操作指南(2022版)》, 旨在规范腹腔镜OAGB操作流程, 为肥胖代谢外科领域的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手术操作参考, 以减少或避免因手术不规范导致发生相关并发症, 从而使得更多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中国减重代谢外科获得蓬勃发展, 是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转变的需求, 也是广大外科医师不懈探索的结果。面临大好发展形势的同时, 其专科化发展远远不够, 临床实践中不规范手术依然存在, 专科培训及规范化工作仍处于起步初期, 且随访工作亦为减重代谢外科的严峻挑战。笔者相信:在扎实做好规范化、标准化推进工作的基础上, 减重代谢外科会喜迎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8.
贫血是肥胖症患者和接受减重手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家工作组组织肥胖代谢外科领域和血液科领域的专家, 基于已有的临床研究证据, 就减重手术相关贫血的预防和处理问题进行讨论, 对减重手术后贫血的诊断、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达成共同的看法和建议, 形成《减重手术相关贫血管理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的制订旨在加强肥胖代谢外科医师对于减重手术相关贫血预防和处理的重视, 规范减重手术相关贫血的管理, 从而降低贫血发生率, 同时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减重手术是严重肥胖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大幅改善肥胖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特别是2型糖尿病。减重与代谢外科是外科学最新且发展最快的分支, 但是该学科仍然在持续演变与进步。笔者通过检索文献总结近年来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进展可以分成3部分:(1)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新的适应证。目前袖状胃切除术以及Roux-en-Y胃旁路术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十二指肠转位术及其单吻合口的手术方式被医师认可但实施较少。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是最新被认可的减重手术, 其较Roux-en-Y胃旁路术简单、安全, 手术效果也优于目前大部分的减重手术。双通道手术则可能是下一个被认可的手术方法。此外, 减重手术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宽广, 新版世界减重手术白皮书已将亚洲人手术适应证修订为体质量指数>27.5 kg/m2。(2)手术效果以及机制。减重手术可以大幅降低肥胖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最主要的受益人群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新的基础研究以及肠道激素药物的成功, 一致显示肠道激素改变是减重手术最主要的机制。但是临床经验显示胃减容仍是减重手术组成的重要部分。(3)创新器械及其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减重外科已从粗放模式向精准模式转变,精准腹腔镜胃旁路术这一新概念充分体现了人文医学、循证医学、微创化治疗等先进理念,以实现最小创伤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低医疗耗费、最佳减重效果为理想目标.该理念必将有广阔前景,成为减重外科的主流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前, 袖状胃切除手术(SG)和胃旁路手术(RYGB)已经成为主流减重代谢术式, 但是两种手术都不是完美的。而在SG基础上增加空肠旷置(JJB)却可以起到增强减重和降糖效果, 目前的临床结果表明, SG-JJB的短期减重效果优于SG, 减重降糖效果类似于RYGB, 却未出现类似于传统空回肠旁路(JIB)的各种并发症。因此, 现有证据表明, SG-JJB是安全有效的减重代谢术式, 具有手术相对简单、几乎没有倾倒综合征及溃疡发生的优势, 术后经内镜检查胆道, 没有旷置的胃囊, 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但未来需要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传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对其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减重代谢手术不仅旨在减轻体质量, 同时可改善或解决多种代谢合并症, 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等,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不断发展, 其术式也在更新迭代, 目前主流术式中, 超过50%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应用LSG要注重精准的手术操作及适应证的掌握, 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以达到减重代谢手术效果的最大化。同时, 规范的术后管理, 多学科团队(MDT)及院内数据库建设, 出院后的饮食营养及运动指导、规律随访复查仍是减重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全世界肥胖症患者和超重人群逐年增加。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方法, 但由于风险高、创伤大、手术不可逆、费用高以及患者偏好等问题, 患者总体接受程度不高。随着内镜技术和材料设备的发展, 各种内镜减重手术不断出现, 其创伤性小、具有可逆性、减重效果与传统减重手术相似等特点, 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笔者查阅相关文献, 根据内镜减重手术干预的不同部位, 探讨其研究进展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肥胖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代谢外科手术能显著降低重度肥胖症患者的体重, 改善相关并发症,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手术量的快速增长, 除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外, 术后低血糖的发生逐渐引起临床关注。减重代谢手术后低血糖(post-bariatric hypoglycemia, PBH)常发生于术后6~12个月, 典型表现为进食后1~3 h出现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甚至头晕、意识障碍等, 血糖低于2.8~3.3mmol/L。根据有限的流行病学研究, PBH患病率约为0.2%~44.2%。严重及反复的低血糖事件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甚至威胁生命, 应引起临床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作为目前治疗肥胖最有效的方法, 减重手术术式众多, 但由于大部分的术式引起胃肠道解剖的巨大改变, 使得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为了追求更小的创伤, 减重外科医生在经典术式之外开始探索胃折叠手术。胃折叠手术包括胃底折叠术、胃大弯折叠术、内镜下胃成形术、胃底折叠术联合胃大弯折叠术、胃底折叠术联合袖状胃切除术等多种术式, 其疗效和并发症的风险介于药物治疗和袖状胃切除手术之间。胃底折叠术作为一种抗反流的术式, 也可参与到减重手术治疗中, 有效改善肥胖患者和减重手术相关胃食管反流病。胃大弯折叠术和内镜下胃成形术均有很好的减重效果。除了折叠术式本身对体质量的影响, 胃折叠术还能与其他的术式联合。胃底折叠术联合袖状胃切除和胃大弯折叠术, 可降低体质量并减少反流;胃大弯折叠术联合胃旁路等术式, 也可更加有效地降低体质量, 改善代谢。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减重手术作为目前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变肠道菌群。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时空特异性, 术后不同时间点上和不同肠段中的菌群组成与结构不尽相同。减重术后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引起的胃肠道解剖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移植术后菌群发现肠道菌群参与减重手术改善代谢, 其中的机制可能和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的众多分子途径有关。同时, 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还与减重手术患者的预后相关。此外, 减重术后所引起的菌群变化不仅与改善肥胖和代谢有关, 还可能存在潜在危害, 其中减重手术后的营养吸收不良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 阐明减重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菌群在减重手术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为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精准和智能医学时代的到来, 胃癌微创外科诊断与治疗观念正从以往单纯追求手术效果向以患者为中心, 以更安全、更微创、更高效、更人文循证决策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笔者对近年来精准智能外科的发展动态和技术革新进行评述, 结合团队的工作和成效, 提出胃癌精准智能微创外科新范式的发展方向。相信在未来, 人工智能、荧光显像、手术导航、光学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技术的进步会为胃癌微创外科带来新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精准皮瓣外科理念在膝关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方法, 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在精准皮瓣外科理念指导下治疗的16例(17侧)膝关节创面患者资料。男12例, 女4例;年龄44(34,54)岁;左侧8例, 右侧7例, 双侧1例。创面面积为5 cm×3 cm~15 cm×11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5(6.0,13.0) d。按照精准皮瓣外科方法评价供、受区, 选择最佳修复方案: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7侧,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3侧, 隐动脉皮瓣修复2侧, 膝外上动脉穿支皮瓣、腘动脉穿支皮瓣、内侧腓肠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任意皮瓣修复各1侧。切取皮瓣面积为10 cm×6 cm~15 cm×15 cm。记录患者的皮瓣修复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17侧患肢皮瓣均成活;3侧肢体末端坏死, 经换药后愈合。16例患者术后获14.5(10.0, 28.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色泽、外形、质地良好;皮瓣臃肿1侧, 局部骨髓炎1侧, 瘢痕溃疡1侧。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  相似文献   

19.
组织缺损与血管解剖千差万别,如何找到每个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案是一直困扰皮瓣外科的重要问题。精准皮瓣外科是以高通量、高精度影像学信息为基础,全面评估受区和潜在供区,选择最佳修复方案,并精准指导和实施手术,从而实现组织缺损的精确化、个性化修复;它是传统皮瓣外科的延续和发展,必须遵守目前皮瓣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原则。本文初步阐述了精准皮瓣外科的概念、内涵、思维方式和方法等,并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减重与代谢外科的临床研究已经广泛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在欧美等国家, 早在20世纪80年代, 就已经通过临床研究尝试回答减重代谢手术的科学问题, 推动了行业指南的不断更新, 实现了临床实践的标准化, 进而推动了手术的广泛应用, 也推动了关键证据的积累, 使得减重手术的代谢获益得到认可。在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之后, 临床研究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我国的减重与代谢外科临床实践相较于国外开展较晚, 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较少, 且对该领域的贡献有限。但是我国的临床实践开展广泛、患者群体大、手术质量高, 可通过开展临床研究的标准化引领、广泛的合作以及规范化数据管理等方式, 探索临床研究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