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阳 《职业与健康》2006,22(7):540-540
顽固性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难以有效治愈的病症,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大多数病人经口服药物及局部封闭注射治疗或理疗均短期有效,药效过后仍然疼痛。我院外科近年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跟痛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跟痛症患者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诊断、手术方法 、操作要点,并对治疗结果 进行总结.方法 对33例(41只跟痛足)因顽固性跟痛症要求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清病因、明确病变部位,给予手术治疗,并依据跟痛症状缓解情况及患足行走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8±4)个月,优30例38只,良3例3只,优良率为100%(33/33).结论 顽固性跟痛症由多种原因所致,针对病因,采用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确切.但术前必须熟练掌握诊断标准,详细问诊,认真触诊,仔细辨别,正确诊断;术中认真观察,综合手术;术后做好引流、抗炎等治疗措施,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足跟痛也叫跟痛症,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的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有时局部红肿;多数患者早起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稍好,但行走过久,疼痛复又加重。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老年妇女发病者居多。临床发现,足跟痛是由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赘生、足脂肪纤维垫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减退、扁平足、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类风湿等病变引起。采用以下外用验方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外突压迫神经根,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疼痛或麻木等等。该病急性发作期间患者疼痛感较强,且部分患者难以行走,对其生活及工作造成的影响较大。该病西医治疗难度较大,尤其针对急性期患者,其治疗效果欠佳。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较多,通过辨证施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中多应用中医药治疗,通过中药内服外用、针刺、艾灸、推拿、牵引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方式多样,临床效应不一。现结合近年相关临床文献报道,对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进展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跟痛症,又称根痛症、足跟痛症,本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型肥胖者更易罹患。包括跟下脂肪垫炎、跖腱膜炎、跟下骨膜炎、跟骨骨刺等疾患,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足底痛包括跖痛和跟底痛。足横弓劳损、足跟脂肪纤维垫部分挛缩、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及平足、高弓足等均可引起足底痛。其疼痛多为刺痛或灼痛,波及两踝,不能久立或远行,局部无明显红肿,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影响生活质量。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可调式鞋垫技术治疗老年性足底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该项技术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受到广大患者欢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冻结肩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病程较长,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本文总结了不同中医特色疗法在冻结肩治疗方面的进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三年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跟痛症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根据Maryland评分患者均<50分,其中31例(微创组)患者接受了微创骨赘切除、跖腱膜止点松解、滑囊切除手术,跟骨减压。38例(开放组)接受开放式手术。结果69例患者中有53例得到回访,其中微创组疗效为优为23例,良2例,有效0例,无效0例。开放性手术组疗效为优23例,良3例,有效2例,差0例。25例为微创组,28例为开放性手术组。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跟痛症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两者都能很好的治疗和缓解患者足部疼痛,但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瘢痕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食治足跟痛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本病是中老年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根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10.
正刚过40岁的周女士是超市配货员,近一年反复右足跟下疼痛,久站和行走后频发,休息后减轻,怀疑跟骨长了骨刺,到医院就诊,经临床查体,压痛点局限于跖腱膜附着处,影像学检查未见跟骨骨质增生(骨刺)。诊断为足底跖腱膜炎。在中老年人中足跟痛很常见,多为久站和长时间走路人群好发,如超市配货员、教师、IT行业、走路健身的中老年人、理发师等,此外少数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会出现。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伴站立、行走受限为主要病变的  相似文献   

11.
徐冬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1,(9):110-110,112
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笔者从中医研究理论从该病的病因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展开研究,望对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笔者从中医研究理论从该病的病因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展开研究,望对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足跟痛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足跟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进行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术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AOFAS-AH)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及AOFAS-A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评分及AOFAS-A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足跟痛患者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足部功能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4.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男女,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本病与劳损和退化关系密切,常见有以下类型:足跟脂肪垫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跖腱膜炎、跟骨刺。我科自2004年-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65例患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骨周围的慢性劳损且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多不满意,笔者1999-2009年采取以小针刀为主的方法治疗跟痛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通过总结5例跟痛症患者在临床进行针刀治疗后,出现自发性的跟腱断裂现象,来进一步分析研究跟痛症的病因病理以及与Haglund(哈格隆德)综合征的关系,用以证明针刀疗法对跟痛症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针刀疗法治疗的大量跟痛症患者,在做针刀治疗之前先进行拍片和临床检查,然后对已确诊的Haglund(哈格隆德)综合征患者进行术后追踪随访。结果在为期3年的追踪随访过程中,发现了5例患者在末次针刀治疗后3个月~1年,分别出现了单侧跟腱不完全断裂的情况,断裂部位均在腱腹交界处。结论跟腱断裂与针刀治疗无关,与Haglund(哈格隆德)综合征及一些其他因素有一定的联系,提示针刀疗法安全及可靠。  相似文献   

17.
跟痛症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常用的封闭疗法仅对跟骨周围病变的部分患者有效。近年来跟骨多向钻孔减压术应用较多.但有减压不彻底局部骨质破坏较多等缺点。我们自1986年以来采用全跟骨均匀钻孔减压术治疗非细菌感染性跟骨痛.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传统的针刀治疗对慢性软组织疾病治疗具有独到之处。所谓慢性软组织疾病,其实就是我们人群中常见的问题,比如:网球肘、肩周炎、腱鞘炎、腱鞘囊肿、足跟痛、颈背腰部的疼痛、膝关节的疼痛等。殊不知,除此之外,针刀还可以治疗其他疾病。下面,就耳鸣和跟痛症,通过本文作相关解答,为读者解疑,为患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脊椎活动不利。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情志、饮食、生活起居、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辩证施护,做好腰部的日常保健,正确引导患者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突发不可抗拒的睡眠、猝倒发作,不自主运动,睡瘫笑瘫及入睡幻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的发病诱因及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遵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中医理念,对发作性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概况进行系统综述,旨为临床预防及中西医治疗该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