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可视化预测模型,早期识别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中发生无复流高危风险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方法回顾性研究中日友好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STEMI并行PPCI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个人史、Killip分级、实验室检查等变量资料,观察患者是否在PPCI治疗过程中发生无复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STEMI患者PPCI发生无复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验证模型区分度、一致性以及临床有用性。应用Bootstrap重复采样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研究共纳入280例患者,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无复流发生率为30.7%。KillipⅢ~Ⅳ级(OR=3.537,95%CI:1.665~7.514,P=0.002)、平均血小板体积≥9 fL(OR=4.003,95%CI:1.091~14.689,P=0.037)、血糖≥7.8 mmol/L(OR=2.315,95%CI:1.318~4.066,P=0.003)和症状到入院时间(OR=5.594,95%CI:2.041~15.328,P=0.002)是STEMI患者行PPCI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STEMI患者行PPCI发生无复流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0.668~0.795),内部校准曲线贴近标准曲线。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可视化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识别无复流高危风险的STEMI患者,并在PPCI术中在发生无复流之前给予前瞻性的预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危险分层。方法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128例,依据术后10 d是否发生MACEs分为MACEs组62例,非MACEs组6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OR值对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MACEs组年龄、心率、ST段抬高总幅度、平均ST段抬高幅度,以及饮酒、下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Ⅱ~Ⅲ级比率与非MACE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左室射血分数等与非MACE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OR=4.45,95%CI:1.65~12.04,P=0.003),入院时心率≤67次/min(OR=3.47, 95%CI:1.25~9.63,P=0.017)、ST段抬高总幅度≥1.15 mV (OR=10.08,95%CI:2.64~38.53,P=0.001)、下壁心肌梗死(OR=7.78,95%CI:2.11~28.69,P=0.002)、Killip分级Ⅱ级(OR=4.21, 95%CI:2.96~6.32,P0.001)、Killip分级Ⅲ级(OR=8.38, 95%CI:4.56~13.53,P0.001)是院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危险分层结果显示,高风险组院内MACEs发生率(86.54%)高于低风险组(22.37%)(P0.05)。结论高龄(60岁)、入院时心率(≤67次/min)、Killip分级Ⅱ~Ⅲ级、下壁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总幅度≥1.15 mV是STEMI患者行pPCI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s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助于识别危重患者、及时行pPCI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诊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风险的评分方法。方法收集接受介入治疗的 AMI 患者的无复流相关因素的临床资料,分为评分模型组和验证组,采用二项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研究的方法,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无复流风险评分系统,对发生风险进行分层,并对评分系统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0.587,P =0.019)、心功能 Killip 分级≥2级(OR =3.656, P <0.01)、TIMI 血流分级≤2(OR =0.774,P =0.013)、PCI 术前血栓负荷>4分(OR =2.629,P<0.01)、发病至球囊扩张病变时间>6 h (OR =1.485,P =0.083)为 AMI 患者 PCI 中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分层:评分<2分为低危,2~5分为中危,>5分为高危。模型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16(95%CI:0.671~0.761)。采用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得出:χ2=1.027,P =0.994,提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验证组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 AUC =0.891(95%CI:0.822~0.959)。分别比较验证组 killip 分级、血栓负荷、评分、危险分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无复流评分的 AUC 最大(AUC =0.851,95% CI:0.776~0.927)。结论根据基于 AMI 患者临床和造影特征建立的简单无复流风险评分系统,可用于对 PCI中无复流发生风险进行分层,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预测无复流发生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经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188例经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经PPCI治疗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结果 188例STEMI患者中,87例发生RA设为RA组,未发生RA的101例设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RA组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管开通时间<6 h、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患者占比以及肌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管开通时间<6 h、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是影响STEMI患者PPCI后发生R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采取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管开通时间<6 h、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可增加RA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肌钙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联。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前的超敏肌钙蛋白T(cTnT)水平,探索其对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并对术前不同cTnT水平亚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进行风险预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因急性STEMI至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通过分层分析,明确术前cTnT不同水平与无复流的关联,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前cTnT不同水平亚组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回顾性分析677例符合研究要求的STEMI患者,分为术前cTnT<5倍正常参考值上限(URL)组(n=337)、 cTnT 5-20 URL组(n=141)、cTnT >20 URL组(n=199)。三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即刻TIMI血流0级或1级的比例分别为15.4%,19.1%,18.6%,P=0.49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在术前cTnT <5 URL组,前降支靶血管和年龄>65岁是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术前cTnT=5-20 URL组和术前cTnT >20 URL组,无复流发生分别与近段血管闭塞、就诊时间延误相关。 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术前肌钙蛋白水平不同的STEMI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风险相当。但在不同术前肌钙蛋白水平亚组预测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急诊行PCI的STEMI患者根据PCI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分为慢血流和无复流组27例,血流正常组93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指标。结果慢血流和无复流组患者的IL-17、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血流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是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血清IL-17水平升高与PCI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有关,检测IL-17对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并验证该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及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2017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模型组, 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采用Lasso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采用R 4.1.2软件构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并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模型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65.5%(262/4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60岁、女性、独居、TNM分期(Ⅲ~Ⅳ期)、睡眠较差、抑郁、化疗次数>2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70%、贫血、疼痛及恶心呕吐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 模型组和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为0.861(95%CI:0.843~0.879)、0.887(9...  相似文献   

8.
龚玥  赵素锐  李亚  刘芳  邢军  黄瑞 《临床急诊杂志》2019,20(12):941-945
目的:探讨伴2型糖尿病(T2MD)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因素,并提出建议。方法:对沧州市中心医院2017-01—2019-06期间收治的352例伴T2MD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均实施PCI手术,统计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所选受试者中共有51例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无复流发生率为14.49%;发生者中T2MD病程10年、降糖治疗不依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2.5、Killip分级3/4级、冠脉近端栓塞、肌钙蛋白T(cTnT)峰值2.0 nmol/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上述自变量均为伴T2MD的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6.482、6.567、5.789、5.948、6.141、5.463,均P0.05)。结论:伴T2MD的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风险高,其中T2MD病程10年、降糖治疗不依从等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予以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水平变化规律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3例成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测定血清Tenascin-C水平, 根据血清Tenascin-C水平分为TN-C≥120 μg/L组和TN-C<120 μg/L组, 随访5年, 观察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 分析MACE发生的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C 水平预测STEMI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ACE发生率, 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5年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STEMI患者血清TN-C在发病后第1天内开始升高, 为(46.5±24.8)μg/L, 第3天达到峰值, 为(97.5±41.2)μg/L, 随后逐渐下降。STEMI患者全部完成5年随访, 其中37例发生MACE, 包括心源性死亡4例(3.5%)、心力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85例,根据治疗后TIMI血流情况分为无复流组(TIMIO~2级)及TIMI3级组,记录2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为40%;应激性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敏C反应蛋白〉3mg/L是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复流现象可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率高,无复流现象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水平与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于2018 年12 月~ 2019 年12 月收治的232 例行直接PCI 术的老年STEMI 患者,术后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47 例)和正常血流组(185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RF 和Cys-C 水平及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老年STEMI 患者直接PCI 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RF 和Cys-C 对患者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的血清RF(18.34±7.65 IU/ml vs8.47±4.16 IU/ml),Cys C(1.58±0.54mg/L vs 0.87±0.32mg/L)及支架置入数目(3.15±1.43 个 vs 2.02±1.12 个),多支血管病变比例[30(63.83%) vs 66(35.68%)],糖尿病比例[33(70.21%) vs 77(41.62%)] 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11.954~111.607,均P <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RF 和Cys-C 是老年STEMI 患者直接PCI 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OR=1.893~3.025,均P< 0.05)。RF 和Cys-C 预测行直接PCI 术的老年STEMI 患者术后无复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 和0.821,二者联合检测的AUC 为0.918,高于RF 和Cys-C 任一单项指标。结论 老年STEMI 直接PCI 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RF 和Cys-C 水平升高,且二者均是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无复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灌注21例无复流现象进行探讨,分析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60例我院急诊确诊AMI患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无复流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再灌流患者。无复流患者开始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迟于再灌流患者。结论年龄、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迟是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无复流现象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共计纳入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59例,其中男39例,女20例。于PCI术前采集血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可溶性IL-33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肌无复流(MNR)定义为TIMI血流分级≤2或TIMI(TIMI)3且心肌呈色分级(MBG)≤2。结果共计21例(35.6%)STEMI患者发生MNR,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IL-33水平显著降低(P=0.019),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0.123,95%CI:0.018~0.811,P=0.026)、发病至再灌注时间(OR=0.392,95%CI:0.314~1.106,P=0.025)、血栓负荷评分(OR=0.078,95%CI:0.007~0.913,P=0.040)、hs-CRP(OR=1.441,95%CI:1.162~1.793,P<0.001)、IL-33水平(OR=0.624,95%CI:0.436~0.877,P=0.014)是MN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IL-33在MNR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降低可能是MN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均相免疫法检测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该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00例STEMI患者的血清sdLDL-C水平,根据入院时sdLDL-C水平中位数分为低值组(≤1.45mmol/L,n=50)和高值组(1.45mmol/L,n=50),并选择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dLDL-C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TEMI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高值组血清sdLDL-C水平明显高于低值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的Killip心功能分级≥Ⅱ级比例,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及高脂血症史,Killip心功能分级≥Ⅱ级均可为影响STEMI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86,P0.001);但与Killip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及hs-CRP呈正相关(r=0.586,P0.001;r=0.465,P=0.002;r=0.695,P=0.001)。高值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8.00%)明显高于低值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1.45mmol/L是STEMI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dLDL-C水平升高的STEMI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血清sdLDL-C水平有望成为预测STEMI近期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灌注21例无复流现象进行探讨,分析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60例我院急诊确诊AMI患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无复流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再灌流患者.无复流患者开始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迟于再灌流患者.结论 年龄、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迟是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无复流现象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支架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无复流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评估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69名AMI行急诊PCI支架术的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评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对无复流的意义.结果 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心梗部位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入院时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无复流的发生率17.2%.结论 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与cTnI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CI后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和救治结果.方法 分析解放军第306医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共503例STEMI行PPCI后并发迟发性心脏压塞3例(0.6%)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结果 3例迟发性心脏压塞发生在STEMI后18 ~54 h内,PPCI术后14~46 h.梗死部位均为前壁,靶血管均为前降支.其中2例首发症状为血压突然降低,1例表现为与呼吸有关的胸痛,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3例均在床旁超声引导下经心包穿刺引流,并保留引流管2~3d,均痊愈出院.结论 PPCI治疗STEMI后迟发性心脏压塞最易发生在术后3d内,故需强化早期识别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而急诊床旁心脏超声检查是快速诊断的关键,及时行心包穿刺引流,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 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的92例恶性淋巴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营养风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合并症以及感染发生情况、感染治疗时间和预后, 分析老年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及列线图, 进行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ADL评分、营养筛查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是老年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老年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模型, 即Z=0.983×CCI评分+1.075×营养筛查评分+0.645×ADL评分-5.115;预测模型列线图C-index为0.785 (95%CI:0.692~0.879), 区分度良好;经Bootstrap内部验证校正曲线显示, 列线图模型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28, 一致性良好。结论针对ADL评分、营养筛查评分、CCI评分这些易于获取和评价的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药物支架置入后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在发病后12 h内成功行急诊药物支架置入的1413例STEMI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分为无复流组和复流正常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在1413例患者中,297例发生无复流(2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再灌注时间>6h、侧支血流≤1级、入院血糖(admission plasma glucose,APG)>13.0 mmol/L、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血栓评分≥4分和PCI前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无复流发生率随着独立预测因素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结论 STEMI患者急诊药物支架置入后无复流预测模型由6个因素组成:年龄> 65岁、再灌注时间>6h、侧支血流≤1级、APG> 13.0 mmol/L、PCI前血栓评分≥4分和PCI前IABP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IRA)给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NT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重度血栓负荷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急诊冠脉造影后提示靶血管为重度血栓负荷的患者86例,按编号单双数随机分为A、B两组各43例。其中A组血栓抽吸联合IRA内给予NTP(200μg)和替罗非班(10μg/kg); B组血栓抽吸联合IRA内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ST段完全回落(STR)比例、PPCI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2~3级的比例以及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月后其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术后大出血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TIMI3级血流更优,STR较高,TMPG 2~3级的比例较高,术后1周LVEF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重度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进行PPCI时,血栓抽吸联合IRA内给予替罗非班及NTP(200μg)与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可以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增加心肌灌注,改善心脏功能,且不增加MACE事件及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