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足跟痛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足跟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进行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术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AOFAS-AH)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及AOFAS-A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评分及AOFAS-A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足跟痛患者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足部功能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振动疗法治疗运动员膝前痛(AKP)的疗效。方法 2020年6—9月在重庆市范围内招募患有AKP的2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运动员分为研究组(n=15)与对照组(n=14)。对照组运动员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假振动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运动员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振动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中、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伸肌肌力对2组运动员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运动员治疗前、中、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员治疗中、后VAS评分分别低于治疗前、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员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员治疗前、中、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员治疗中、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高于治疗前、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员治疗中、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员治疗前、中、后膝关节伸肌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员治疗中、后膝关节伸肌肌力分别大于治疗前、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员治疗中、后膝关节伸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振动疗法可以缓解AKP运动员的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高伸肌肌力,但在提高伸肌肌力方面的效果并不优于单一使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骼肌肉疼痛体外冲击波术治疗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 60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镇痛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骼肌肉疼痛体外冲击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 <0.05)。结论 骨骼肌肉疼痛体外冲击波术治疗肌筋膜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足底筋膜炎诊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1 Hz; B组:5 Hz; C组:10 Hz; D组:15 Hz,每组20例。四组均采用瑞士E.M.S.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探头15 mm,冲击波次数2000次,治疗次数3次,治疗周期7 d,手持压力中-高,根据足跟部内外两侧压痛点选择治疗部位。治疗前和3次治疗后1周,分别用:(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2) GAT步态分析系统分析患者足底压力差的变化情况;(3)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定四组患者的足踝功能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足底压力差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高,B组和C组效果优于A组和D组(P0.05),A组效果优于D组(P0.05)。结论不同频率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5~10 Hz冲击波短期内改善效果明显,并且没有发生副作用,频率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足底筋膜炎的恢复甚至会造成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1例症状性二分髌骨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有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腔积液等临床表现。本研究利用肌筋膜触发点原理,采用直接针刺膝关节周围的肌筋膜触发点,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右膝膝关节活动度(ROM)、髌中点围度、髌上5 cm围度等情况。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下降;髌中点围度、髌上5 cm围度减小;右膝ROM增加。这提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可应用于症状性二分髌骨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和针刀疗法(NKT)在慢性跖筋膜炎(CP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C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患者意向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然后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NKT组(26例)和ESWT组(22例)。ESWT组采用激痛点治疗模式,NKT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模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足跟静息痛和活动痛程度,应用压痛评分评定足跟压痛程度。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2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的组间比较及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随访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后1周(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压痛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KT组患者治疗后3个...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外侧踝关节扭伤占踝关节损伤的75%以上。本研究主要从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前距腓韧带与跟腓韧带在踝跖屈位时起主要稳定作用,后距腓韧带起辅助作用;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在踝跖屈时会前移、内旋;外踝失稳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踝背屈活动受限、跟骨内翻、内外踝肌肉力量失衡、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等均是影响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建议患者采用踝关节平衡稳定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和利用关节松动技术、肌内效贴以及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等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以增强踝关节整体力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外侧踝关节扭伤占踝关节损伤的75%以上。本研究主要从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前距腓韧带与跟腓韧带在踝跖屈位时起主要稳定作用,后距腓韧带起辅助作用;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在踝跖屈时会前移、内旋;外踝失稳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踝背屈活动受限、跟骨内翻、内外踝肌肉力量失衡、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等均是影响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建议患者采用踝关节平衡稳定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和利用关节松动技术、肌内效贴以及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等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以增强踝关节整体力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李懿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5):176-17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肌肉筋膜损伤的炎性粘连,形成肌筋膜疼痛,有压痛点和痛触发点。病因有(一)损伤(二)风寒湿(三)感染灶(四)肌肉痉挛。自2008年1月2008年4月以来,我们用健骨注射液为导入药物,在病灶部位使用直流电离子导入(型号:LHJ-V,数码型多功能治疗仪)的方法治疗肌筋疼痛综合征,共收集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治疗部位选择。方法3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用体外冲击波冲击足跟内、外侧压痛点和足底部,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治疗组选择足跟部内外两侧压痛点进行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后治疗组的VAS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76·47%)明显高于对照组(42·11%)(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时应根据足跟部内外两侧压痛点选择治疗部位。  相似文献   

11.
何淑英 《现代医院》2004,4(7):30-31
目的 观察汽化药疗复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肌肉松药对腰背部肌筋膜痛近期疗效分析。方法  10 0例腰背部肌筋膜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采用汽化药疗 +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肌肉松药 ,配方为 :奥丁尼 0 2qd、妙纳 5 0mgBid、弥可保 5 0 0ugBid ;Ⅱ组为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肉松药 :奥丁尼 0 2qd、妙纳 5 0mgBid、弥可保 5 0 0ugBid。结果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法评估疼痛程度和疼痛治疗效果 ,Ⅰ、Ⅱ组治疗后VAS明显下降 (P <0 0 5 ) ,Ⅰ组临床改善程度优于Ⅱ组 ,治疗前后的显效率 (临床治愈 +显效 )分布为 88 7%和 6 7 5 %。结论 汽化药疗复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肌肉松药综合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痛近期疗效明显 ,能阻断引起腰背部肌筋膜痛的病理过程中的恶性循环 ,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手法针刺颈部筋结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相关肱桡肌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MPS相关肱桡肌疼痛患者220例,根据手法和取穴不同分为苍龟探穴组(31例)和常规组(189例)。对治疗前患者基本信息的基准水平进行倾向评分匹配,苍龟探穴组27例、常规组67例完成匹配。观察匹配后两组患者治疗5、10 d后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的变化,对疗效作出客观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苍龟探穴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NRS评分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苍龟探穴手法针刺颈部筋结点,对缓解MPS相关肱桡肌疼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朱丽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56-1457
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的针刺治疗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0年9月到我科室进行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和护理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和护理之后,有88例患者治愈,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结论采用针刺治疗之后,需要分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办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整个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共选取50例跖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磁疗、中频电疗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时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周,对2组患者疼痛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体外冲击波治疗组疗效显著,症状改善率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能迅速缓解局部疼痛及改善功能,疗效稳定持久且优于物理因子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石氏推揉手法在底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12月就诊于新泰市人民医院骨科确诊为足底筋膜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石氏推揉组与冲击波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为3 d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次,5次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晨起第一步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踝-后足功能(AHS)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AHS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石氏推揉组VAS评分低于冲击波组,AHS评分高于冲击波组(P <0.05)。石氏推揉组满意度占92.5%,比冲击波组(62.5%)高(P <0.05)。石氏推揉组总有效率高于冲击波组(97.50%vs. 85.00%,P <0.05)。结论 石氏推揉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部队官兵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的足底筋膜炎军人患者19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用中药足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和3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1.71±1.37)分vs.(2.56±1.22)分、(1.01±0.89)分vs.(2.13±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95.83%vs. 91.67%),且长期疗效优于对照组(100%vs. 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足浴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减轻明显,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疗效持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配合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踝跖屈内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佩戴踝足矫形器结合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ENS.治疗前后均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下肢痉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22.55±3.10)分比(18.56±1.5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3.82±5.20)分比(67.66±4.15)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11.78±1.08)分比(3.01±0.56)分;下肢痉挛评分:(7.88±1.08)分比(6.15±1.33)分](P<0.05).结论 TENS配合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应岚  吴锦杭 《智慧健康》2022,(14):126-128
目的 针刺治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中医疗法,有舒经通络、改善气血运行的治疗作用,核心肌群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偏瘫或许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本文研究核心肌群训练结合针刺治疗CIS偏瘫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2020年1月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的46例CIS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核心肌群训练,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肢痉挛情况、下肢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65.21%)(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踝、膝、腕、肘屈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心肌群训练结合针刺治疗CIS偏瘫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颈椎病疼痛疗效稳定持久的最佳波形。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9月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疏密波电针组、连续波电针组,每组30例。选穴处方均取颈椎阳性反应平面双侧夹脊穴(取上、下2对)、双侧肩中俞、大椎、双侧中渚,单纯针刺组针刺后不加电针治疗,疏密波电针组及连续波电针组采用针刺后加不同波形的电针治疗。结果 3组患者治疗结束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NPQ,VAS及SF-36评分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但疏密波电针组患者的NPQ,VAS及SF-36评分均优于同期其他2组患者。结论针灸对颈椎病颈痛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疏密波电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针刺及连续波电针治疗,验证了"疏密波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首选波形"。  相似文献   

20.
李超 《健康研究》2016,(4):413-415
目的 探讨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早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早期合并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对患侧上肢进行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病例纳入时)、疗程结束时(病例纳入后30天)与疗程结束后1个月(病例纳入后60天),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估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较自身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时较自身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早期应用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在短期内未显示有明显效果,但具有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