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脉搏血氧波形(pulse oximetry plethysmographic waveform,POP)为无创监测方法获得,相比于有创监测技术,其在心肺复苏期间的临床可用性更高。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POP波形获取的三个参数: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PR quality index,CQI)、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与按压分数(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CCF)对心肺复苏质量与患者复苏可能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描述性研究,基于74例心肺复苏病例,以患者是否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将其分为ROSC组与非ROSC组。通过导出与分析临床原始数据,获取以上参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分布与变化,进而研究上述参数对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结果在患者复苏终末期,三个参数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QI对于复苏患者ROSC可能性的评估价值显著高于PI与CCF(P<0.05)。结论通过POP波形获取的CQI、PI与CCF参数在复苏终末期均可对心肺复苏质量与患者ROSC可能性进行评估,其中CQI的评估价值高于PI与CCF。  相似文献   

2.
卢峰 《大医生》2023,(1):117-120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66例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BIS和CQI水平,分析BIS、CQI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BIS和CQI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IS、CQI及GCS评分高是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是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IS、CQI、入院时APACHEⅡ和GCS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管理对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道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常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对照组进行常规气管插管的气道管理,研究组进行喉罩辅助呼吸的气道管理。统计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治疗相关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酸碱度(p H)、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分压(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CQI。结果 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7、5.24、6.37、9.83,P均<0.05),初始期和终末期CQI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6.65、-16.76,P均<0.05)。观察组复苏后1 h和3 h pH、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乳酸(Lac)等指标,探讨TcpCO2评估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5—2018-08期间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85例为对象,对符合条件的患者给予心肺复苏,采用气管插管、有创动脉监测、经皮二氧化碳监测分别于复苏10、20、30min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随访记录患者的存活率,比较恢复自主循环(ROSC)及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间PetCO2、经皮氧分压(TcpO2)、TcpCO2、动脉血乳酸等指标的差异。结果:CPR复苏20、30min时,舒张压(dBP)、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TcpO2、TcpCO2、乳酸在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SC患者在复苏20、30 min时,各生命参数与复苏10min时相比较,dBP、PetCO2、PaO2、TcpO2明显升高,PaCO2、TcpCO2、Lac均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10、20、30min ROSC组的TcpCO2均低于失败组,且TcpCO2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ROSC中存活组复苏20、30min的TcpCO2均明显低于死亡组(t=2.359,P0.05;t=3.103;P0.01),且随复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TcpCO2、PetCO2和Lac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614和0.767,95%CI分别为0.638~0.950、0.420~0.808和0.618~0.917(P=0.005、0.280、0.011)。结论:TcpCO2可动态监测CPR的质量,提高CPR的成功率,且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3-2008-05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0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亚低温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温组与亚低温组,每组各15例。对复苏后患者的平均脑部温度、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值(pH)、平均动脉压(MAP)、意识障碍评分(GCS)等指标进行分析,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定。结果:常温组与亚低温组患者复苏时平均脑部温度分为(36.7±1.3)℃和(33.5±1.1)℃(P<0.05),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值(pH)、平均动脉压(MAP)、意识障碍评分(GCS)等基本相近(P>0.05);3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转归良好率分别为40%和73%(P<0.05),其中亚低温6h内实施者优于6h后实施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in-sufficent,NFI)分别18.7±4.3和14.9±3.7(P<0.05),修改后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别为69.5±3.6和74.4±4.5(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复苏中具有显著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实施降温越早,对脑复苏越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因心跳骤停、经临床心肺复苏抢救后的患者共36例,其中26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患者作为ROSC恢复组,10例经抢救未恢复ROSC的患者作为ROSC未恢复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BNP的水平。结果: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血清中的IL-10水平均较低,ROSC恢复组IL-10的水平均高于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且在1h、5h、10h过程中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血清中的BNP水平均较低,ROSC恢复组BNP的水平均高于ROSC未恢复组、对照组,且在1h、5h、10h过程中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清IL-10水平升高、BNP水平降低可能是复苏成功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及社会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研究56例徒手心肺复苏患者及37例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30min内复苏成功率为23.81%,与徒手组(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0min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成功率为12.50%,显著高于徒手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临床复苏效果与徒手复苏比较,30min以内两者没有差异;而30min以上心肺复苏机临床复苏效果明显优于徒手复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程序化复苏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定CPR程序化操作步骤及用药参考,比较程序化CPR与传统CPR的恢复自主循环(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率及ROSC稳定时间,生存率,复苏即刻及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结果:程序化复苏组与对照组在ROSC率、ROSC稳定2h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ROSC稳定24h率、生存率及24hGCS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CPR与传统CPR比较可提高CPR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人心肺复苏团队在临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328例实施心肺复苏(CPR)的心搏骤停(S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生于院内SCA复苏成功率高于发生于院外者(P<0.05);以急救团队进行复苏者成功率高于非团队复苏者(P<0.05);1医2护的3人心肺复苏团队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的比率高于2人心肺复苏团队(P<0.05),但4人及以上心肺复苏团队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的比率并不优于3人心肺复苏团队(P>0.05)。结论 1医2护配合的3人心肺复苏团队可较高质量完成新指南心肺复苏术操作要领,有利成功CPR,是一种较好的心肺复苏团队组合。  相似文献   

10.
34例复苏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复苏后综合征(PRS)的临床特点及合理化治疗方案。方法 34例PRS患者给予氧疗、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脏器灌注、脱水、氧自由基清除剂减少自由基损害、早期开展肠道内营养、保护肠黏膜屏障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不同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患者的生存率、死亡率及患者器官功能障碍个数。结果 ROSC时间≤10min者比>10min者的病死率明显减少(P<0.05)。本组34例患者存活12例,存活率为35.3%。死亡组人均受累脏器数(3.77±1.23)个,明显高于存活组人均受累脏器数(2.41±0.67)个(P<0.01)。结论 ROSC时间越长、PRS患者的病死率越高、受累器官越多、患者病死率越高。心肺复苏(CPR)术后,必须早期对PRS后的炎性反应失控进行综合性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ROSC)30例患者,经心电监护或心电图证实院内心跳呼吸骤停,即刻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生存≥48 h、年龄≥18岁患者;入选病例排除因各种疾病终末期、晚期肿瘤、自然死亡因素所致心跳呼吸停止者,及发病前一周内伴有各种感染、休克、严重创伤者.随机分为A组(甲泼尼龙组,n=14):复苏后加用甲泼尼龙每日3 mg/kg,分两次静脉滴注,连续3 d;B组(对照组,n=16):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两组患者原发病因基本相仿.ELISA法检测两组心肺复苏即刻、ROSC后24 h、48 h、72 h、7 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资料数据采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各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心肺复苏后SIRS患病率和病死率采用Chi-square test,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心跳骤停至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平均间期[(8.9±4.6)min,(9.6±5.0)min]及心肺复苏即刻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ROSC后24 h、48 h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ROSC后72 h A组血清IL-8水平(114.33±149.72)仍低于B组(332.09±277.45)(P<0.05),ROSC后7 d两组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水平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甲泼尼龙可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释放,对复苏患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钟春  刘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59-1960
临床上进行心肺复苏(CPR)时,通常是患者心搏骤停(CA)后立即进行CPR 20~30 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ROSC),评估脑功能有不可逆的丧失,即宣告终止CP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创伤和非创伤心肺复苏患者的持续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的差异对心肺复苏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急诊科130例心肺复苏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因分为创伤组和非创伤组,对两组患者持续 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创伤患者的持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均很低,且与非创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和持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相关的心肺复苏研究中,如果忽略了创伤和非创伤患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可能因为入选病例的差异而在同一研究中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者对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12~2013-02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院内心肺复苏成功(ROSC 20 min以上)的113例患者,并排除发病时未满18周岁、资料不完全、早期家属放弃抢救以及处于疾病终末期引起心脏骤停等病例.将入选的病例按复苏后是否出现早期心血管衰竭(ROSC后12 h之内收缩压小于80 mm Hg,需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或原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20%)分为早期心血管衰竭组和非心血管衰竭组.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入选病例113例,其中78例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69.02%),死亡率87.18%,其余35例未发生心血管衰竭,死亡率为31.43%.本研究发现,未发生心血管衰竭组中有60%患者发病病因为心脏疾病.初始心律为非除颤心律(心脏停搏+无脉电活动)、抢救时间过长、复苏前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及血糖紊乱是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危险因素,且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患者入室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衰竭组(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过长及复苏前存在SIRS、血糖紊乱是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组研究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中有69.02%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死亡率较未发生心血管衰竭者明显增高,且入室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衰竭组;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过长、复苏前存在SIRS及血糖紊乱是成功复苏后早期出现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患者氧化应激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科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119例,骤停时间≤10min,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按照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干预组在标准心肺复苏基础上静脉注射山莨菪碱,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及复苏后24h存活率;分别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和复苏24h后测定血清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总抗氧化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两组间差别。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24h后,干预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自主循环恢复后及复苏24h后,干预组T-SOD活力和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山莨菪碱可能会减轻心脏骤停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可能有助于提高复苏后24h存活率,但对于短期自主循环的恢复可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ICU心脏骤停并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例131例,分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组与未恢复(Non-ROSC)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ROSC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ROSC 组和Non-ROSC 组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原发病(χ2=11.015,P=0.026)、心脏骤停形式(χ2=7.048,P=0.029)、目击察觉(χ2=15.886,P<0.001),无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性别、年龄及心脏骤停时间点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为心血管疾病(OR=0.129,P=0.003)、脑血管疾病(OR=7.818,P=0.002)、严重多发伤(OR=0.141,P=0.014),心脏骤停形式为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OR=4.573,P=0.006),目击察觉(OR=0.078,P=0.000)是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结论 原发病、心脏骤停形式及目击察觉是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8—2019-08期间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46例IHCA患者的病例资料,据心肺复苏(CPR)后是否恢复自主循环分成ROSC组和复苏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分析IHCA患者ROSC的影响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中P0.3的因素纳入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46例IHCA患者符合准入条件,ROSC率为49.32%(72/146)。单因素分析结果示,ROSC组与复苏无效组两组之间年龄、是否合并脑出血、肾上腺素累积量、CPR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0.951,95%CI:0.919~0.985,P=0.005),肾上腺素累积量(OR=0.628,95%CI:0.540~0.730,P0.01)是IHCA患者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肾上腺素累积量可影响IHCA患者ROS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早期心肺复苏(CPR)中A(气道)、B(呼吸)、C(循环)抢救步骤的价值。方法:收集132例心跳、呼吸骤停行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3例复苏成功病例,按原发疾病进行分类统计以及实施心肺复苏所采取C、CAB及ABC的步骤,比较各组的成功率。结果:心源性疾患所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组复苏成功率为50.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与ABC组比较复苏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及CAB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中有效的抢救步骤。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的结果,探讨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对我院1998年至2002年救治的115例院前心搏骤停者,用Utstein模式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经复苏的104例心搏骤停者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有8例,复苏率为7.69%,其中2例存活至出院;对比呼救-到达现场间期(CRI)>6min和<6 min两组的复苏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目击者是医务工作者和非医务工作者两组的复苏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缩短CRI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途径;公民中普及CPR;提高医院急救技术和改善急救设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复苏最终结果分为3组.复苏失败组25例,患者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OSC)≥72 h,但最终死亡;存活组10例,患者复苏成功,康复出院;死亡组15例, CPR 30 min后无效死亡,或虽复苏成功但ROSC<2 h.于CPR过程中及ROSC 24、48、72 h取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vWF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死亡组CPR过程中PT、APTT、TT、D-二聚体、vWF均高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Fg、PLT、ATⅢ均低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ROSC 24 h起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升高,Fg、PLT、ATⅢ降低,均于ROSC 48 h达峰值或谷值(P<0.05或P<0.01);ROSC 72 h存活组各项指标较ROSC 48 h明显改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则改善不明显(P均>0.05).复苏失败组ROSC 24、48、72 h 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Fg、PLT、ATⅢ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结论 心搏骤停和随后CPR患者存在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内/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纤溶功能紊乱;其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