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人工智能在肾脏病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如识别肾脏组织结构、评估病变程度等方面。肾脏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而组织化学染色是评估肾脏病变的前提, 肾活检需要通过多种染色评估, 包括苏木精-伊红染色(HE)、过碘酸希夫染色(PAS)、马松三色染色(Masson)及免疫染色等, 不同染色方法侧重评估的结构不同。该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肾脏病理尤其是不同组织化学染色处理方面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骨科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医疗设备已经在部分骨科手术中实现了临床应用,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工智能(AI)技术由于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在骨科机器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骨科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智能化。由于AI技术在术前规划的应用中展示出了优势,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AI技术应用到骨科机器人的术中导航。本文概述了将AI技术应用于骨科机器人术中导航的探索研究, 阐述了AI技术在提高精度、降低辐射的研究中发挥的优势, 并根据研究现状展望了将AI技术应用于骨科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黑色素瘤大数据人工智能科研平台, 实现对临床全量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和精准化管理, 提高临床科研效率。方法基于规范化、结构化后的全量集成数据,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7年10月至2020年9月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抽取、整合, 建立黑色素瘤大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疾病特征, 采用数据库自带算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平台提供患者筛选导出、统计分析、追溯原始病例、自动选择数据分析算法与模型等功能, 实现了数据可视化、队列预览、秒级响应和一站式智能自动化提取入库等目标, 可快速完成研究闭环。经筛选核对, 收集到信息完整的患者共152例, 其中, 男性78例, 女性74例;就诊年龄30~97岁, 中位年龄61岁;肿瘤部位最多位于足部(133例), 最少位于腹股沟区(2例)和背部(2例);肿瘤最大直径1~80 mm,平均最大直径23.55 mm, 中位值20 mm;Clark评级集中分布于Ⅳ级(62例);17例患者肿瘤表面伴溃疡形成;10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以肺部为主(5例);超过80%患者的肿瘤组织Breslow厚度<1 mm。对随访满5年且数据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各个行业, 引领产业升级。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分析及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等方面的进步, 正在为整个医学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并正在逐渐渗透进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领域。本文着眼于人工智能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外科诊疗中的应用, 着重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术前评估、术中辅助决策和预测手术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前列。自1992年Kitano等完成世界第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 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亦取得长足进步。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不亚于传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逐步取代开腹手术, 成为胃癌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随着胃癌手术治疗理念持续更新, 新兴微创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机器人手术系统和吲哚菁绿示踪技术等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使胃癌外科更加微创、精准, 并提高胃周淋巴结清扫质量, 国内胃癌外科技术进一步精进。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以胃癌微创外科技术为主题, 回顾归纳近年来最新进展, 旨在系统阐述胃癌外科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相信未来, 我国的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必将更为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 必将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进一步深化胃癌诊断与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一项由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心理学、控制论、决定论等多学科交叉融会而成的前沿技术,它的核心理念是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计算机算法来研究人类大脑的智能,对人类的智力进行模拟、开发和延伸,最终实现计算机的自主智能活动。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已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决策规划以及大数据分析为主的几个宏观技术方向,并广泛应用到骨科领域中,改变了骨科疾病传统的诊疗思路。AI技术应用于骨科不但提高了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荷,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临床保障,给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带来巨大推进。经过文献检索筛查,本文选取了近几年来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在急诊分诊、病情危重度评估、疾病诊断、高危人群风险预测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介绍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AI技术和骨科领域新的深度融合,并为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影像组学是一种新兴的影像数据定量分析手段,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研究中, 推动了疾病诊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发展。在尿石症诊疗领域, 影像组学主要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鉴别诊断、术前对不同结石成分的预测以及各种治疗模式的疗效预测等方面, 本文介绍影像组学的基本流程, 并对其在尿石症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脏手术视频中对肾动脉识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实施的87例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肾脏手术视频资料, 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半尿路切除术。由2名泌尿外科医生筛选出包含肾动脉的视频片段, 经过抽帧、标注、审核、校对后, 用随机数字表法按4∶1比例将标注目标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测试集用于测试不同难度场景下神经网络识别肾动脉的能力, 统一输送至YOLOv3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集根据2名高年资医生意见, 按肾动脉与周围组织的区分度分为高、中、低辨认度。高辨认度即肾动脉干净, 暴露面积大;中辨认度为肾动脉有一定程度浸血, 暴露面积中等;低辨认度为肾动脉暴露面积小, 常位于镜头边缘, 浸血严重, 可能存在镜头模糊。标注人员在手术视频中逐帧标注肾动脉真值框。所有图像经过归一化、预处理后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神经网络输出肾动脉预测框, 与真值框重合的交并比(IOU)高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为预测正确。记录测试集神经网络测试结果, 根据IOU计算敏感性、精确率。结果本研究8...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已成为救治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常规手段。随着肝移植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受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肝移植受者长期管理中出现的代谢病、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免疫抑制剂减量和撤除策略,积极探索新型智能化管理模式,将助力肝移植受者长期管理。  相似文献   

10.
扩展现实(XR)包括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多种可视化技术, 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 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 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虚实结合等特征, 近年来XR技术在医学教育、精准医疗、远程医疗、手术辅助与导航等方面的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 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简述XR概念的提出及其技术发展历程, 重点对XR技术的骨科临床应用进展, 尤其是骨科手术应用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剖析了现存的问题和难点, 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及理解基于XR技术的智能骨科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四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鉴于早期筛查的开展不足以及胃癌发病隐匿且进展迅速的特点, 我国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大部分已进入进展期。目前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胃癌临床诊疗中愈来愈被重视, 其能够降低肿瘤临床分期, 提高手术R0切除率及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近年来, 包括本中心在内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 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相较于单纯化疗, 极大提升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理缓解率, 但目前仍存在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回溯国内外相关研究, 从临床及基础转化两个方向阐述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主动脉瘤(MAAs)是由微生物直接或间接感染主动脉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瘤。该病发病率低, 治疗难度大, 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患者常起病隐匿, 无发热、疼痛等典型临床表现, 需依据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MAAs应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行手术干预, 开放手术和血管腔内手术各有优劣, 目前尚无定论, 需根据实际的医疗条件和技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上睑凹陷是指上睑区眶下缘处的凹陷, 影响眼部美观。临床上对上睑凹陷诊断和治疗在不断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对上睑凹陷研究更加趋向于精确填充、改进手术方法、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从手术入路考虑, 可将矫正上睑凹陷与切提眉术、重睑成形术、眼袋修复术同时进行, 在直视下操作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通过1次手术即可矫正眼周多种缺陷。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患者早期无典型表现, 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晚期。因此, 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对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 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研究领域发展迅速, 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出人工智能的表现可以与专业人员相媲美。在诊断方面可以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筛查, 改善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主观性造成的误差, 提高了结果的可重复性;在预后判断上, 通过算法对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和病死率等疾病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和评估, 从而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和改进治疗方案。本文对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诊治和预后判断上的应用, 以及展望和挑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我国乃至全球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工作压力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 胃癌发病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倾向, 且预后较差, 5年生存率仅为35.1%。通过多种方式使不同种系小鼠主动或被动形成胃癌, 以此建立小鼠胃癌肿瘤模型是目前研究人类胃癌发生发展的主流手段, 然而各研究团队使用小鼠种系复杂, 胃癌模型建立方法繁多, 实验效果难以预测。为此, 笔者通过整理并总结其他各研究团队应用不同种系小鼠建立胃癌肿瘤模型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从多角度探索分析小鼠种系与胃癌形成方式的最优搭配, 以期寻找出小鼠胃癌肿瘤模型建立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新生题录     
本文以平行病历的形式, 记录了医护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后, 患者却因心理问题拒绝治疗, 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 积极接受治疗, 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 更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17.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10期发表的文章"GSTM1表达在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关系", 通信作者单位更正为:1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青岛 266071;2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71。  相似文献   

18.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9期发表的文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第一作者单位更正为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 832008。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虽然手术、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组合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但大多数患者仍然会出现复发和转移, 从而导致预后不良。目前胃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以确定诊断和预后, 因此应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液体活检, 以便在胃癌患者的临床中应用。区别于组织活检, 液体活检分析对象包括血液、脑脊液、唾液、尿液等, 具有迅速、便捷、无创等优势, 本文重点介绍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的临床应用, 并探讨了其在胃癌患者临床需求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的细胞死亡形式, 其特点是细胞内过氧化脂质积累和氧化还原失衡,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篇综述中, 总结了目前铁死亡在胃癌研究中的相关进展, 着重讨论铁死亡相关基因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潜力和利用铁死亡解决胃癌耐药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