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9例PCNSL-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MTX组、R-CDOP组、BTKi-R-MTX组和RLZT组,计算各组中位总生存(OS)与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MTX组、R-CDOP组、BTKi-R-MTX组和RLZT组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16.5个月、4.5个月、42个月和未达到(P<0.001),中位PFS时间分别为7个月、1.5个月、20个月和5个月(P=0.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表明是否双表达、IESLG评分和治疗方案是PCNSL-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PCNSL-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受治疗方案影响,CD20单抗在PCNSL-DLBCL 治疗中的作用尚有争议,含BTKi的治疗方案有巨大潜力,RLZT方案对于高龄、不耐受大剂量化疗及放疗患者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8例SDRPL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骨髓和脾脏病理、疗效与预后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位年龄54(42~69)岁。确诊时均表现为明显的脾脏肿大,多有淋巴细胞升高,PET/CT显示脾脏代谢不高或轻度增高。临床分期均为Ⅳ期,累及脾脏、外周血和骨髓,未见外周淋巴结受累。肿瘤细胞胞质丰富,易见短毛刺状突起。脾脏病理可见形态均一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脾窦及脾索,白髓萎缩。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多表达CD19、CD20、CD79α等B细胞抗原。中位随访35.5(4~60)个月,脾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免疫化疗可使7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1例伴CCND3 P284A和MYC S146L突变的患者在脾切除术后1个月进展为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在随访16个月时死亡。结论SDRPL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呈惰性病程。患者大多可获得长期生存,但进展为B-PLL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66例双表达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共收集DLBCL患者410例,其中双表达淋巴瘤(DEL)166例(40.5%)。男82例,女84例,中位诊断年龄63.5(21~95)岁。110例(66.3%)患者初诊年龄≥60岁,106例(106/163,65.0%)患者诊断时LDH升高,74例(74/160,46.2%)诊断时β2-微球蛋白(β2-MG)≥3 mg/L,107例(107/163,65.6%)结外受累数目≥2个,65例(65/166,39.2%)有B症状,131例(131/165,79.4%)初诊时分期为Ⅲ、Ⅳ期,41例(41/161,25.5%)初诊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38例(38/161,23.6%)初诊时IPI评分3分,82例(82/161,50.9%)初诊IPI评分4~5分。DEL患者中9例(9/56,16.1%)具有MYD88和CD79B突变。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04)、β2-MG水平升高(P=0.002)、IPI评分高(P=0.003)与较差的总生存(OS)相关,β2-MG水平升高(P=0.031)、LDH水平升高(P=0.017)、分期Ⅲ~Ⅳ期(P=0.001)、IPI评分高(P=0.013)、免疫组化p53突变型(P=0.049)和PIM1突变(P=0.039)与较差的无进展生存(PF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4~5分(HR=2.622,95%CI 1.398~4.917,P=0.003)是影响DE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EL与非DEL患者的P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6%对75.1%,P=0.002),而OS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对83.6%,P=0.226)。在DEL患者中,REPOCH方案的总有效率高于RCHOP或RCHOP样方案(81.5%对63.4%,P=0.004)。结论DEL是一组侵袭性较强的淋巴瘤,具有较差的PFS,采用REPOCH方案化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4.
»  &#x;   ìíü    &#x;  ¬   &#x;    ÿ   Ú    &#x;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4):32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和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确诊的8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法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9例淋巴瘤相关HLH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B细胞淋巴瘤患者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NK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总生存(OS):P=0.041,无进展生存(PFS):P=0.01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OS:P=0.031,PFS:P=0.030),是否行造血干细胞移植(OS:P=0.005,PFS:P=0.040),是否伴淋巴结肿大(OS:P=0.007,PFS:P=0.012),是否伴脾脏肿大(OS:P=0.276,PFS:P=0.324)是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HLH患者OS和PFS的因素。脾脏切除手术能够改善淋巴瘤相关HLH患者的生存,尤其是T细胞淋巴瘤相关HLH。结论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HLH患者临床特点相似,但长期生存率和预后影响因素不同。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HLH不仅需要联合化疗,B细胞淋巴瘤和NK细胞淋巴瘤相关HLH患者需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淋巴瘤相关HLH患者应考虑脾脏切除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非IgM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993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40例LP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为非IgM型LPL组,317例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结果23例非IgM型LPL患者中,2例分泌单克隆性IgA,14例分泌单克隆性IgG,7例不分泌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非IgM型LPL和WM患者中位年龄均为62(35~81)岁。与WM组患者相比,非IgM型LPL组患者女性(56.5%对27.3%,P=0.007)、脾大(60.1%对43.8%,P=0.100)、结外侵犯(21.7%对12.3%,P=0.672)比例更高。非IgM型LPL组18例患者进行了MYD88基因相关检测,阳性率55.6%。非IgM型LPL组17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启动治疗的患者比例与WM组患者相当(94.4%对92.7%,P=0.488)。非IgM型LPL组16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一线治疗总体缓解率87.5%,中位随访时间33.9(3.5~125.1)个月,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1.4%和68.9%。WM组中位PFS、OS时间分别为66.2个月和78.1个月。两组PFS、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40、0.544)。结论非IgM型LPL与WM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相似,但非IgM型LPL组女性、结外受累比例更高。非IgM型LPL患者的生存及预后与WM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IV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21年8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63例HIV相关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生存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63例患者中,男57例(90.5%),中位年龄49(23~87)岁。主要病理类型为生发中心来源(GCB),为47例(74.6%)。29例(46.0%)患者合并淋巴结外病变,17例(27.0%)患者合并大包块(最大直径≥7.5 cm),20例(31.7%)患者伴随B症状。CD4+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03(4~1022)×106/L,49%(25/51)的患者CD4+细胞数<200×106/L,51%(26/51)的患者CD4+细胞数≥200×106/L。43.1%(25/58)的患者IPI评分0~2分,56.9%(33/58)的患者IPI评分 3~5分。78%(46/59)的患者Ann Arbor分期Ⅲ/Ⅳ期。16例(25.4%)患者未接受化疗,14例(22.2%)患者接受小于4个周期的化疗,33例(52.4%)患者接受4个周期及以上的化疗。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61.7%(29/47)的患者采用R-CHOP样方案,38.3%(18/47)的患者采用CHOP样方案。总体患者的1、2、3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0%、53.8%、47.1%和4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PS)评分2~4分(P=0.043)、IPI评分3~5分(P=0.001)、β2-微球蛋白升高(P=0.007)和全身化疗周期数<4(P<0.001)为影响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2.272,95%CI 1.110~4.651,P=0.025)、IPI评分3~5分(HR=3.562,95%CI 1.794~7.074,P<0.001),ECOG-PS评分2~4分(HR=2.675,95%CI 1.162~6.153,P=0.021)和化疗周期数<4(HR=0.290,95%CI 0.176~0.479,P<0.001)为影响OS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HIV相关DLBCL是最常见的HIV相关肿瘤,男性多见,1年内病死率高,化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x;  ¯ í  í Ë     &#x; &#x;  &#x; ࿛  ú   Ü      &#x;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12):1016
目的探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骨髓瘤(CNS-MM)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8例CNS-MM患者在初诊及CNS受累时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按1∶3配对的初诊MM患者(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差异。结果CNS-MM自初诊时的中位发病时间为14.2(0.9~79.6)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0.5个月,累及CNS后的中位OS时间仅3.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CNS-MM患者IgD型多见(P=0.010)、贫血更严重(P=0.014)、骨髓浆细胞比例更高(P=0.013)、髓外病灶多见(P=0.001)、乳酸脱氢酶(LDH)增高(P=0.009)。基于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联合方案的血液学+CNS缓解率优于硼替佐米或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方案(75.0%对16.7%,P=0.019)。同时存在2个高危因素(高LDH、髓外病灶)的初诊患者,接受含免疫调节剂的方案可显著降低CNS-MM发生率(P=0.026)。初诊时高LDH(P=0.008,HR=7.319,95%CI 1.663~32.219)、存在髓外病灶(P=0.006,HR=8.054,95%CI 1.828~35.486)是发生CNS-M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NS-MM患者预后不佳。初诊伴有高LDH或髓外病灶的患者发生CNS-MM的概率增高。基于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可能改善CNS-MM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初诊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的滤泡淋巴瘤(F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方法纳入国内11个医学中心2000−2020年间分级1~3a级、年龄≥18岁初诊FL患者1 845例,筛选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数据,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46例(7.9%)初诊FL患者病理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中位年龄56(25~83)岁,男79例(54.1%)。127例患者病理提示弥漫大B细胞成分比例,依据弥漫大B细胞比例是否≥50%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成分≥50%患者较弥漫大B细胞成分<50%患者有更高的3级比例(94.3%对91.9%,P=0.010)、Ki-67指数≥70%比例(58.5%对32.9%,P=0.013)及PET-CT的SUVmax≥13比例(72.4%对46.3%,P=0.030)。所有患者均接受CHOP或CHOP样±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总反应率(ORR)为88.2%,完全缓解(CR)率为76.4%。在不同比例弥漫大B细胞成分组中,诱导治疗后缓解率及治疗后2年内疾病进展(POD24)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预计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8.9%,5年总生存(OS)率为90.4%,POD24患者的5年OS率较非POD24患者下降(70.3%对98.5%,P<0.001)。与利妥昔单抗不维持治疗相比,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不能使患者的5年PFS率获益(57.7%对58.8%,P=0.543),5年OS率具有获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对87.8%,P=0.082)。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导治疗后未达到CR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而LDH高于正常值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1)。结论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50%的FL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更具侵袭性,CHOP/CHOP样±利妥昔单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不能使患者的PFS和OS获益,诱导治疗后未达到CR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血管内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增加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淋巴结内的血管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IVPTCL,NO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患者,男性,66岁,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活检示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淋巴滤泡部分破坏。高倍镜下显示大量血管弥漫增生、扩张,其内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团局限生长于管腔内,部分浸润大血管壁,细胞中等偏大,胞质中等,核不规则,可见单个或多个核仁,染色质呈凝聚状,部分空亮,核分裂象可见。肿瘤细胞表达CD3、CD43、CD8、GrB、TIA-1及穿孔素等;原位杂交EBV-EBER(−);TCR基因重排检测(+)。予CHOP联合西达本胺方案化疗,患者不足2个月因感染、心肺功能衰竭死亡。检索相关文献,收集到有明确分型的血管内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56例,其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47例(男性27例,女性20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8例(男性3例,女性5例),仅有1例为原发于脑组织的IVPTCL,NOS。本例为第2例报道的IVPTCL,NOS,且为第1例原发于淋巴结内的病例报道。结论血管内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为高度侵袭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此病累及淋巴结的报道少,尚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8个医疗中心确诊的124例成人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axstat算法、X-Tile软件和限制立方样条获取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成人HLH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采用Bootstrap重抽样的方法进行验证,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验证列线图,检查预测精度。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12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18~84)岁,男性61例(49.19%)。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血清铁蛋白增高者110例(88.71%),肝脾肿大者57例(45.97%)。124例患者中77例(62.10%)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0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成人HLH的预后受性别、年龄、纤维蛋白原、血肌酐、ALT和白蛋白的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PLT、白蛋白、ALT和治疗方案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5个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C-index为0.739,校准图显示HLH的观测值和预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成人HLH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性别、PLT、白蛋白、ALT和治疗方案是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为临床医师评估成人HLH预后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病灶>7.5 cm的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患者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的肿瘤局部反应及疗效。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病灶>7.5 cm的32例R/R NHL患者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CAR-T细胞的体内扩增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观察全身不良反应及肿瘤局部反应,分析总有效率(ORR)及总生存(OS)情况。结果① 32例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13例获得完全缓解(CR)(40.63%),10例获得部分缓解(PR)(31.25%),ORR为71.88%。② 23例有效患者均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1~2级13例,3~4级10例;而疾病稳定+疾病进展(SD+PD)组9例患者CRS均为1~2级(P=0.030)。③共15例(46.9%)患者发生肿瘤局部反应,其中CR 9例、PR 5例、SD 1例,肿瘤局部反应包括:浅表肿物直径增大且伴红肿热痛;深部肿物表现为腹痛、腹胀、憋气以及肿瘤局部疼痛、烧灼,瘤体增大或伴局部水肿;肿瘤局部出现渗出性病变,可见于腹腔、胸膜腔等。④有效组CD19 CAR-T细胞峰值高于SD+PD组[16.8%(5.3%~48.2%)对2.9%(1.5%~5.7%),z=−4.297,P<0.001],有效组中出现肿瘤局部反应患者CD19 CAR-T细胞峰值高于未出现肿瘤局部反应患者[22.2%(10.5%~48.2%)对12.6%(5.3%~21.6%),z=−3.213,P=0.001],多发肿块组CD19 CAR-T细胞峰值高于单发肿块组[35.8%(1.5%~48.2%)对16.8%(10.5%~18.5%),z=−2.023,P=0.040]。⑤肿瘤局部反应出现和瘤体缩小时间,均较全身不良反应时间延迟。⑥有效患者中出现肿瘤局部反应者OS率高于未出现肿瘤局部反应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对34.6%,P=0.169)。结论病灶>7.5 cm的R/R NHL患者CD19 CAR-T细胞治疗,近一半出现肿瘤局部反应,发生时间迟于全身不良反应开始的时间。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180001805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携带STAT3基因突变的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9年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的T-LGL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TAT3突变患者与未突变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STAT3未突变组66例,STAT3突变组14例(17.5%),其中Y640F突变发生频率最高(42.9%)。STAT3突变组与STAT3未突变组相比,HGB减低(67.5 g/L对82.5 g/L,P=0.018),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0.665×109/L对1.465×109/L,P<0.001),乳酸脱氢酶升高(229 U/L对198 U/L,P=0.041),铁蛋白升高(402.5 g/L对236.0 g/L,P=0.029),TCR Vβ亚家族表达率升高(89.2%对65.4%,P=0.014),具备治疗指征患者比例升高(100%对74%,P=0.033)。STAT3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一线免疫抑制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8.5%和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STAT3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一线免疫抑制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中位随访63(2~121)个月,两组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结论STAT3基因突变的T-LGLL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肿瘤负荷和治疗需求,一线应用免疫抑制剂疗效良好。STAT3基因突变对T-LGLL患者预后的意义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限于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OAML)患者应用不同初始治疗方案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9例初发OAML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及随访,对初始治疗方案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手术完全切除病灶,73例术后存在残留病灶,其中37例选择观察等待,36例选择治疗,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放疗和系统性治疗(化疗、免疫化疗、放化疗联合等),选择系统性治疗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中位随访时间61(10~142)个月,单眼受累患者5年、10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8.2%和76.0%,双眼受累患者5年、10年PFS率分别为64.4%和23.5%,单眼、双眼受累患者P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残留病灶观察组患者和残留病灶治疗组患者5年PFS率分别为71.4%和90.1%,10年PFS率分别为63.5%和75.1%,两组患者PFS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OAML患者超过5年仍有疾病进展风险。结论双眼受累OAML患者预后差,治疗可以降低复发或进展风险。系统性治疗可作为OAML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OAML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在回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后28 d内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成功接受CAR-T细胞输注的170例血液肿瘤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回输后28 d内发生感染的临床与病原菌特征。使用泊松回归评估基线特征与感染密度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CAR-T细胞回输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170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6例、多发性骨髓瘤(MM)42例,99例患者在28 d内共发生119次感染,累积感染发生率为(58.2±3.8)%;其中细菌感染98次(45.9%),总感染密度为2.01,首次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回输后12(1~18)d。多因素泊松回归显示ALL患者、难治性疾病、既往30 d内感染病史、回输前ANC<0.5×109/L、前期治疗方案≥4种的患者在28 d内与感染密度有更高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显示≥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HR=3.74,95%CI 1.29~5.72,P<0.001)。结论感染是血液病患者CAR-T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同肿瘤的感染发生率与类型有所差异,但均以细菌感染为主。ALL患者、难治性疾病、既往30天内感染病史、回输前ANC<0.5×109/L、前期治疗方案≥4种与感染密度相关;3级以上CRS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IC-17011180、ChiCTR1800018143  相似文献   

15.
 Þ  ­ ¬   &#x;ê  í í&#x;      ¿  &#x; í¯     Þ      » &#x;&#x;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12):1010
目的探索在国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P53蛋白表达状态预测TP53基因突变风险的能力,以及P53表达差异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北京高博博仁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同时进行二代测序(NGS)和IHC检测的DLBCL病例51例,依据P53的IHC染色将P53蛋白表达状态分为缺失(<1%)、弥漫(>80%)和不均一(1%~80%)3组,将缺失及弥漫表达归为TP53突变高风险组;与NGS结果对比分析IHC预测TP53突变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131例,制作组织芯片并通过IHC检测P53表达,评估P53表达差异的预后价值。结果51例同时行IHC和NGS检测的病例中,TP53突变高风险23例(7例缺失,16例弥漫),NGS证实22例存在TP53突变;TP53突变低风险组28例,仅1例证实有TP53突变。IHC预测TP53突变风险敏感性95.7%,特异性96.4%。NGS共检出26个TP53突变位点,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61.57%(13.41%~86.25%),P53弥漫组检出16个错义突变、2个剪切位点突变;缺失组检出6个截短突变、1个剪切位点突变;不均一组检出1个截短突变。纳入预后分析的131例DLBCL患者中,IHC显示29.0%(38/131)为TP53突变高风险(17例弥漫、21例缺失)。多因素分析显示TP53突变高风险(HR=2.612,95% CI 1.145~5.956,P=0.022)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HC检测P53蛋白表达缺失(<1%)或弥漫(>80%)TP53突变风险高,IHC预测TP53突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TP53突变高风险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低T3综合征(LT3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连续收治的236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将其分为LT3S组和非LT3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在236例AML患者中,有62例(26.3%)患者出现LT3S。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白蛋白(r=0.443,P<0.001)、血红蛋白(r=0.187,P=0.005)水平呈正相关,与C反应蛋白(r=−0.406,P<0.001)、乳酸脱氢酶(r=−0.274, P<0.001)水平呈负相关。LT3S组与非LT3S组相比,总生存(OS)期(7.5个月对29.9个月,P<0.001)和无进展生存(PFS)期(2.0个月对24.0个月,P<0.001)明显缩短。使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均衡患者基线资料后显示,LT3S组与非LT3S组相比OS期(9.6个月对30.4个月,P=0.010)和PFS期(3.0个月对30.0个月,P=0.014)仍明显缩短。合并LT3S是影响AML患者OS(HR=2.553,95% CI 1.666~3.912,P<0.001)和PFS(HR=1.701,95% CI 1.114~2.597,P=0.014)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提示,在肥胖、体能状态差或采用标准方案化疗的AML亚组中合并LT3S者预后更差。结论LT3S的发生反映AML患者临床状态差,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LymphGen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验证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资料完整155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包埋肿瘤组织标本,从肿瘤组织中提取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475种基因突变情况,研究LymphGen基因分型在新疆DLBCL人群及不同细胞起源(COO)分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①155患者中 105例(67.7%)能进行基因分型,其中MCD型14例(9.0%),BN2型26例(16.8%),N1型10例(6.5%),EZB型8例(5.2%),A53型27例(17.4%),ST2型20例(12.9%)。②各基因亚型在不同COO分型中分布不同(P=0.021),生发中心型(GCB)组中以ST2为主(28.8%),非生发中心型(non-GCB)组中以A53及MCD型为主(35.8%、17.0%),BN2型在两组中均较多分布(23.1%、26.4%)。③不同基因亚型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05):N1型2年PFS、OS率仅为(21.3±18.4)%,A53型3年PFS、OS率分别为(60.9±11.3)%、(46.8±10.9)%。④MCD型3年PFS、OS率最优,但5年PFS、OS率较差。⑤LymphGen基因分型预测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6,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结论LymphGen基因分型在DLBCL人群中分布与以往报道有差异,LymphGen基因分型对DLBCL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EB病毒病原体所致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IA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48例非EB病毒病原体所致IA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男28例,女20例,中位年龄34.5(2.0~74.0)岁,导致IAHLH的病原体中,病毒16例(33.3%),细菌17例(35.4%),寄生虫13例(27.1%),真菌2例(4.2%),患者发病至确诊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中位时间为40(10~160)d,发病至确诊为IAHLH的中位时间为67(23~270)d。患者起病时临床表现如下:发热48例(100%),脾大34例(70.8%),血细胞减低38例(79.1%),铁蛋白升高45例(93.8%),甘油三酯升高7例(14.6%),纤维蛋白原降低17例(35.4%),NK细胞活性减低26例(59.1%),可溶性CD25升高35例(74.5%)。25例(52.1%)患者起病时伴淋巴结肿大。明确导致HLH的病原体后尽快减停细胞毒药物及激素并应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36例(75.0%)患者获得完全缓解,93.3%(14/15)的寄生虫及真菌所致IAHLH患者获得了病情缓解,细菌及病毒相关IAHLH仅有66.7%(22/33)的缓解率。患者5年预期总生存(OS)率为72.3%(95% CI 50.3%~69.8%),多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大于2倍正常上限(OR=20.0,95% CI 1.1~378.3,P=0.046)及诱发HLH的病原体感染未控制(OR=19.9,95% CI 2.9~134.5,P=0.002)为预后不良因素。结论非EB病毒病原体所致IAHLH预后较好,诊断后应尽快减停细胞毒药物及激素,有效控制病原体感染为关键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1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2017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例伴1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学、荧光原位杂交、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6例患者中男3例,女3例,中位发病年龄33岁。6例患者中3例起病部位为扁桃体,2例为淋巴结,1例为背部肿物。6例患者均采取了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随访至2021年11月,6例患者全部存活。②形态学:5例为弥漫性生长,1例为滤泡性生长,瘤细胞体积均为中等至大,病灶多呈膨胀性生长,5例核分裂象易见,6例均未见“星空现象”。③免疫组化:4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2例为non-GCB型;6例均为CD20、PAX5、MUM1、BCL6阳性,CD5阴性;4例CD10阴性;3例BCL2阳性,2例c-MYC阳性。④荧光原位杂交:6例患者IRF4分离探针检测均呈阳性;5例进行BCL6基因重排检测,2例重排阳性;各有5例进行了BCL2、MYC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⑤二代测序:3例患者应用石蜡组织标本进行了二代测序,可见IRF4、TP53、IGLL5、MYD88等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结论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的罕见的大B细胞淋巴瘤。对该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治疗选择、长期预后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转化(L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 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MDS诊疗中心确诊、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进行LT情况随访的320例初诊的原发性MDS患者,回顾性分析发生LT的MDS患者初诊时临床和分子学特征以及MDS患者发生LT的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13.6(0.4~107.3)个月,随访期间共有75例(23.4%)MDS患者发生LT(LT组)。与未发生LT患者(未发生LT组)相比,LT组患者年龄更大(60岁对48岁,P<0.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更高(7.0%对2.5%,P<0.001)。两组患者中骨髓纤维化(MF-2/3级比例)(13.9%对6.5%,P=0.046)、WHO分型诊断构成比(P<0.001)、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分组(P<0.001)和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时,LT组和未发生LT组患者中位基因突变数目分别为1(1,3)个、1(0,2)个(P=0.003)。LT组TP53(P=0.034)、DNMT3A(P=0.026)、NRAS(P=0.027)、NPM1(P=0.017)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未发生LT组。6例患者初诊和LT时两次二代测序结果比较,LT时患者中位基因突变数目增多[2(0~8)个对0.5(0~4)个],中位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较初诊时明显增加。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以<5%为参照,5%~10%的HR=4.587,95%CI 2.214~9.504,P<0.001;>10%的HR=9.352,95%CI 4.049~21.600,P<0.001],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差和极差(HR=2.603,95%CI 1.229~5.511,P=0.012)、DNMT3A突变(HR=4.507,95%CI 1.889~10.753,P=0.001)、NPM1突变(HR=3.341,95%CI 1.164~9.591,P=0.025)是MDS发生L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差和极差、DNMT3A突变、NPM1突变是MDS发生L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