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版本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张仲景著作、名称和流传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注释家的移整考订及《伤寒论》作伪之书作了概述。对明·赵开美宋刻《伤寒论》和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作了深入探索,从历代文献记录之《伤寒论》113方与赵刻本之112方分析;从《本草纲目》所引张仲景古本《伤寒论》,及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释音加以研究;从《伤寒论》条文后之原文注释,及《太平圣惠方》所引桂枝汤加以印证等多方面分析,说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更忠于“林校”小字本《伤寒论》。故笔者认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要优于赵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存世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2.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开注释、阐发《伤寒论》一书之先河。对成氏作注的评价,历代贤哲多有宏论,其中可谓褒贬皆有之。如何客观地评价成氏的学术成就,笔者以为不能轻率为之,需在仔细研读了其注释后,方可作出定论。近来,笔者得以览阅了《注解伤寒论》全文,深感其中所蕴学术思想的精深,现撮其吉先片羽,罗列于次,或可窥成氏学术之一斑矣。  相似文献   

3.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解放前指《内经》、《伤寒》、《金匮》和《神农本草经》。解放之初,中医授课,以此四大经典为教材,自中医学院成立后,逐步以《内经》、《伤寒论》、《金匮》及《温病学》为四大经典著作。本草学后世已有较大之发展,《神农本草经》已被后世之中药学所取代,而温病学则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外感发热病学的一大派,在治疗发热性传染性疾病中,其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既有创新性又有经典性,因而成为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古典著作中,若以注家之多来论,当首推张仲景的《伤寒论》。但是,《伤寒论》文简义深,真正做到注解其旨趣的,则亦寥寥可数。许叔微曾说:“读仲景论,不能博通诸医书,以发明其隐奥,专守一书,吾未见能也。”由此可见,注释《伤寒论》则亦非易易。为此,而对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大师——成无已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中医学重要典籍之一,历代注解此书者皆有所发挥。笔者在临床研究登革热期间,反复温习中医经典著作,笔者认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专著,而且是对一类外感病的论述;六经首先是六类病,书中发病天数是写实的;《伤寒论》注重外感病的内伤基础;太阳病篇幅最长有其内在原因;《伤寒论》被奉为经典著作有其必然性,能满足这些必然性的中医学著作也可以成为经典。  相似文献   

6.
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学习和掌握《伤寒论》研究方法,对于《伤寒论》及其他经典著作的挖掘、整理和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最早研究伤寒学的晋代开始,从整体上就《伤寒论》研究方法及今后的设想,谈一家管见,冀求斧正。一、《伤寒论》研究方法的沿革研究《伤寒论》者首倡于晋·王叔和,后此而不断发扬光大,迄今为止,系统注释《伤寒论》者竟达约800家之多。由于社会背景和条件的不同,其研究方法也各有所异。使伤寒之学不断发展。 (一)晋、唐侧重临证的研究方法这一时期研究《伤寒论》多从临证上着眼,阐幽发微,其特点,诚如韩愈所谓“寻堕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脉证研究由晋·王叔和开其先河,他著《脉经》,从脉证角度上绍述伤寒,  相似文献   

7.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约撰于金·皇统三年(1144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文注解本。《伤寒论》经王叔和整理,宋·林亿等人校正,并于元祐三年(1065年)及治平二年(1088年)两次由官方刊行,成无己即据此版本作了全文注释。成氏对仲景书精研密谛,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被誉为"方书之祖",是所有学习中医的学子都必须努力学习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我们环顾在中医学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医家,无不对《伤寒论》有着很深的研究。《伤寒论》在很多方面对中医的临床都有着指导意义,本人对其中的顾护胃气原则尤为折服。"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胃气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中医学术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9.
席军生  王勇 《中医研究》2006,19(6):60-62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笔者对两个版本的《注解伤寒论》的正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阅读,并以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两个版本的条文部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①两个版本的正文内容基本一致;②两个版本正文文字存在一百多处差异,除去重复,共有63处,大多为字词的差异,重要的句段的差异有3处;③两个版本同宋本的差异都很多,学习《注解伤寒论》很有必要参照宋本。  相似文献   

10.
邓森涛 《国医论坛》2010,25(6):10-11
<正>霍乱是以突发性剧烈呕吐下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乃至生命,故《伤寒论》六经病篇后再以专篇论述。其中386条是霍乱病证治的重要条文,既有临床价值,又可反映出仲景的学术特色,惜其内容历来争议较大,特撰文述之。1历代有关医家注释简析《伤寒论》霍乱病篇第386条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纵观历代医家对本条内容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热多"与"寒多"、"欲饮水"与"不用水"方面。金·成无己在其《注解伤寒论》中写道:"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伴之分,邪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系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学习中医者所必读。然因该书文字古奥,症状驳杂疑似,读者每苦难于得其要领。本书作者在著名中医伤寒专家、全国知名老中医袁家玑、李昌源两位教授指导下,择取常见80余个症状逐一分析鉴别,辨其证治之疑似,均引述古今文献之精粹和临床研究资料予以融贯佐证。一册在手,《伤寒论》之迷津顿开,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2.
学习《伤寒论》,应着眼于“用”字,使之落到临床实处,这样才能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日本学者龟井南溟说得好:没有下过围棋的人,写有关围棋的书一样;没有人找他看过病的医生所注解的《伤寒论》,是没有价值而有害的。”浅井贞庵在指导门人时说:“学习《伤寒论》时,要把它看成是病人,病人就是《伤寒论》,把《伤寒论》同病人看成一体来读。日人对《伤寒论》的学习,务求落实在临床,这是非常正确的。由此可知,对《伤寒论》的治学态度,应本着有益于临床者,则取之;无益于临床者,则舍之。本文就如何学习《伤寒论》,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文字古奥,义理精深,要学好它,宜善择注释本。文章从诸多《伤寒论》注解本中,推介了6种版本,对其特点、所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皇汉医学》是日本人汤本求真所著,成书于一九二七年。全书基本上是以我国医圣张仲景所著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为主,首先加以综合性的注释,再分述中医诊断学及治疗法则。后部以方剂为主,分各方的主治证候,及所用药之效能。  相似文献   

15.
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郑声"的注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从孔子《论语》中的"郑声淫"源头考述与《伤寒论》本身"郑声者,重语也"的注释。从对这两方面的考查发现,"郑声"并非指"郑诗"或"郑风",因而"淫"也非淫邪不正之意。"郑声淫"主要侧重于从音乐形式上描述郑声的特点——过度、繁复。这也正与《伤寒论》注释中的"郑重"、"重"之"数"、"频烦"之意相合。因此从这两方面考证可知,《伤寒论》中的"郑声"应指频繁、过度之絮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注解伤寒论》释误之处有失于运用本训、未详脉象名误、不明词义致误、训诂无据及当释未释等几种情况,堪为注释古医籍之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晋  苏博 《光明中医》2012,27(1):34-35
从进入中医学院开始,就逐渐学习中医经典论著,尤其是四大经典,而经典的学习将伴随今后。那么为什么无论哪个层次的学习,都离不开四大经典的学习?众所周知,几乎每一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对经典条文了然在心,对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不仅是序言、条文记忆精准,甚至背诵,更重要的是临床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注解伤寒论》的正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阅读,并以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两个版本的条文部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①两个版本的正文内容基本一致;②两个版本正文文字存在一百多处差异,除去重复,共有六十三处,大多为字词的差异,重要的句段的差异有三处;③两个版本同宋本的差异都很多,学习《注解伤寒论》很有必要参照宋本《伤寒论》。  相似文献   

19.
谷晓红 《新中医》2010,(12):124-124
<正>《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代表,其理论乃中医学之精华,凝聚了无数医家的宝贵经验,不仅是中医学子的必读之著,更是广大中医师临证之指南。然而,中医学经典著作内容丰富,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抵当丸”证条文是:“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不可余药”句,历代注释有两种,现行教材兼收并存。一是不可用其它的药剂,即如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所说“不可余快峻之药也,可与抵当丸,小可下之也”;二是连汤带渣一并服下,不可剩余药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