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理性行为联合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期间择日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9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理性行为联合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模式.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0例乳癌患者分为两组,对实验组提供降低淋巴水肿危险指南的信息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与水肿程度,评估预防淋巴水肿的认知、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04,P〉0.05);实验组的隐痛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52,P〈0.05),两组均体验到肿胀的主观感觉;实验组对淋巴水肿的知识和各预防措施方面知晓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0.559,P〈0.05),且预防行为实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4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P〈0.05);实验组对生活质量的自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0,P〈0.05)。结论护士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淋巴水肿的信息支持,可有利于减轻症状,帮助患者建立更多降低危险的行为,生活质量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有效康复治疗护理方案。 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肢淋巴水肿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 48 例)和对照组( 46 例),干预组给予微波理疗联合空气波压力泵和系统康复运动的复合理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空气波压力泵和系统康复运动的复合理疗方法,分别在干预前 1d 、干预后 2、 4 、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肢周径、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等指标。 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肢周径的组间效应和肩关节外展程度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生活质量的 5 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的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情感状况维度得分的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P<0.05 )。 结论 微波复合理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更加有效,适合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陈玉琴石帅李玲汤佳伟孔双春 《临床护理杂志》2022,(5):45-48
目的 分析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干预。比较两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水肿程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1、4周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不仅可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减轻水肿程度,还可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行心理干预以及空气波治疗仪加压疗法对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128例,分为两组,其中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64例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64例为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心理干预联合加压护理疗法。观察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12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程度,并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试验组在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其程度明显较轻,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试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术后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联合加压护理疗法能够明显的减少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8.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测量和评估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仅会引起患肢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外形改变,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1-6].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或者放疗化疗使淋巴系统受到破坏,致使淋巴液不能及时有效回流,而积聚在组织间隙造成的肢体肿胀[7-9].由于淋巴水肿定义和评估标准不一致,其发生率差异很大,从5%—56%不等[7].准确的测量工具、有效的评估方式是预防淋巴水肿的必要手段[10-12].目前国内关于淋巴水肿测量方法的研究尚少,本文将对目前应用的臂围测量法、水置换法、失血测量计(Perometer)、生物电阻抗光谱技术(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4种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对如何准确定义和评估淋巴水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乳腺癌术后高危淋巴水肿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查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手术后的高危淋巴水肿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40例,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淋巴水肿治疗师主导的延续跟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肩关节内收等速肌力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水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等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等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肩关节内收等速肌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观测2组患侧上肢淋巴流量的变化;在腕横纹上10cm处测量2组双侧上臂周径;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为等速组记录等速肌力测定值。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均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等速组上肢淋巴流量较大(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较小(P<0.05)。治疗后,等速组患者等速肌力测量值(峰力矩、总功率、平均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肩关节内收等速肌力训练可以增加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量,有效减少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2.
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影响发生淋巴水肿的因素及护理方面综述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上肢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双上肢周径差、上肢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功能,扩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BCRL并有效管理极为重要。超声现已逐渐用于临床诊断及评估BCRL。本文对超声技术针对BCRL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症状之一,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该重视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问题,指导患者对淋巴水肿进行管理,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生物电阻抗监测相对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筛选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根治术,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给予受试者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生物电阻抗分析设备(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监测和定点臂围测量,并记录其在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的BIS监测结果及问卷调查、定点臂围测量结果。以患者的健侧与患侧臂围差值作为标准,计算BIS相对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对上肢淋巴水肿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患者的健侧与患侧臂围差值作为参考标准,对88例病例进行分析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诊断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6.1%;BIS监测淋巴水肿的敏感度为97.2%,特异性为80.8%。结果显示BIS监测相对于症状体征评定,诊断淋巴水肿敏感性高,特异性差(P0.05)。结论:BIS监测相对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更易诊断淋巴水肿及发现隐匿性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8.
19.
Breast cancer (BC)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ancer among women. Radiotherapy (RT) is one of the main and primary treatment options for BC, especially in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 B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T experience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in which breast oedema and irritation of the skin take the lion's share. Breast oedema/lymphedema, which is also a prominent side effect after RT should be well determined in earlier settings due to the chronicity of lymphedema.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biophysical parameters of skin on the ipsilateral (IL) and contralateral (CL) sites via Tissue dielectric constant (TDC) and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 methods in terms of oedema and skin barrier function (SBF).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RT were measured: (R1: Pectoralis muscle, R2: Upper breast, R3: Lower breast, R4: Lateral site of the thorax). A total of 24 BC patients (mean age and BMI: 52.78 ± 9.85 years and 28.42 ± 5.64 kg/m2) were evaluated. In the IL site, the SBF was not found significant in R1-R3, whereas significantly lower SBF was observed in R4 after RT (t = −3.361, p = 0.003).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DC was observed in R2 at the 5.0 mm depth (t = −2.500, p = 0.02). We suggest that a longer period of follow-up should be carefully carried out to track changes in terms of SBF and oedema in the irradiated breast. The increased nee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lymphedema can be achievable via noninvasive, safe, cheap, and easily repeatable devic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2例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信念教育模式指导病人术后健康行为。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 Ⅱ)对病人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 HPLP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 HPLP Ⅱ评分总分及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锻炼、人际间关系、压力管理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信念教育模式能提高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