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全股骨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8月-2006年6月,收治3例股骨干ⅡB期肿瘤患儿。男2例,女1例;年龄12~15岁。骨肉瘤2例,尤文肉瘤1例。MRI检查示肿瘤侵袭范围超过股骨全长2,3。采用全股骨切除后人工全股骨假体置换保肢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2例进行定期化疗。结果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按照国际保肢协会标准评估肢体功能,髋关节和膝关节功能为优,生活基本自理。2例采用非可延长型假体置换的患儿患肢分别短缩1.5cm和2.5cm;1例采用Stanmore型螺杆驱动式可延长假体置换的患儿,术后延长假体4次,共延长6.0cm,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对于股骨受到肿瘤广泛破坏的患者,应用人工全股骨假体修复重建全股骨切除后的骨关节缺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广泛切除肿瘤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7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38~65岁,平均52.6岁。病程3~485d,中位时间18d。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骨转移性肿瘤3例,骨巨细胞瘤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囊肿2例,骨囊肿复发1例。肿瘤大小范围为4cm×3cm~8cm×4cm。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138min;术中输血量600~1500mL,平均923mL;住院时间14~22d,平均16.5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脱位、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60个月,平均47.4个月。3例骨转移性肿瘤、1例骨肉瘤于出院后11~37个月因肿瘤肝、肺转移死亡。术后1年存活的16例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关节功能:获优5例,良8例,中2例,差1例。X线片均未见肿瘤复发、髋臼磨损、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与假体周围骨折。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早期疗效满意,可以重建髋关节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的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2月~2002年11月,对11例股骨近端瘤性病变行股骨近端切除、带部分股骨假体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7例,女4例。年龄40~69岁。左侧9例,右侧2例。其中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7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畸形性骨炎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6例,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结果术后9例获随访1~5年,2例失访。1例术后创面渗血、股部近端连续加压包扎5d后股四头肌功能丧失,股前部感觉消失;术后5年随访股四头肌肌力0级,股前部感觉减退,绳肌及小腿伸屈肌群肌力3级,跛行,需扶拐行走。5例股四头肌肌力3级,其中2例感觉股部近端阵发性疼痛,尤以久站及行走后疼痛明显,均为双极杯股骨头假体置换者;3例股四头肌力4级。8例髋关节外展10~27°,髋关节屈曲,平均74°。采用Harris标准评定,良(80~89分)3例,中(70~79分)5例,差(70分以下)1例。术后无感染,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及假体松动。结论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术后股四头肌无力发生率较高,与股四头肌上部附着处丢失有关。术中将股四头肌,特别是其附着的内、外、后肌间隔贯穿固定于假体体部,可望有效改善股四头肌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定制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38.5岁,股骨上端5例,股骨远端14例,胫骨上端7例,股骨下端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包括综合性治疗及定制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置换后1年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显示股骨远端患者(15.5-28.0)分,平均23.5分;股骨上端0.5-29.0分,平均23.5分;胫骨近端10.5-29.0分,平均22.4分。其中优9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18个月后肺转移死亡,1例在术后13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现象而截肢,1例在术后8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单纯行瘤体切除。在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人工假体断裂、松动现象。结论在骨肿瘤患者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性治疗,在对肢体功能加以保留,与其他重建方法相比,具有肢体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快、使用期长的优点,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是骨肿瘤保肢治疗的较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儿童股骨近端骨肿瘤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37例14岁以下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7.2个月。结果:病变刮除、瘤壁残留肿瘤组织灭活、植骨术仍是目前治疗良性病变常用的手术方法,应避免损伤股骨头骨骺。对病灶范围较大伴有髋内翻畸形的良性病变,行病变部分刮除、外翻截骨及内固定后可维持正常的颈干角和髋关节功能。瘤段切除、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修复股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早期恢复肢体功能、并发症少、材料来源充足等优势。结论:儿童股骨近端骨肿瘤的手术治疗应考虑到病变的性质、侵袭范围、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及儿童骨骺未闭合等特点,采用适当的术式,多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股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特制人工假体置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特制人工假体置换疗效。方法18例股骨近端骨肿瘤均采用瘤段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结果1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4例于术后1年左右死亡。生存的14例关节获平均2年9个月随访,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4-5分10例,3分3例,1分1例。结论根据股骨近端肿瘤类型采用合理的肿瘤边缘完整切除手术,选择适当假体和治疗方式,能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并达到保肢目的。  相似文献   

7.
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髋部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髋部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髋关节部位恶性肿瘤14例.其中股骨上端假体置换12例.半骨盆假体置换2例。结果 获随访11例,随访时间14~86个月,平均44个月。股骨假体置换12例中失访3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例,无假体松动、术后感染病例;前骨盆置换2例中.术后发生松动.髋关节脱位1例,术后感染1例。术后1年内死亡2例,2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亡2例;余4例髋关节功能良好.其中3例能不借助拐杖行走,1例需扶拐行走。结论股骨近端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瘤并发骨折.人工假体置换术可立刻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及关节功能,效果良好;髋臼部恶性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置换并发症较多,临床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定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4例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患者行瘤段骨切除和定制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肾功能正常患者术后2周开始二膦酸盐类药物口服,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局部影像学、疼痛情况及患侧肢体术后功能进行观察评定。结果术后患髋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满意,可满足日常行走和负重需要。14例均获随访,时间6~38个月。随访期内无假体松动、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发生,手术局部肿瘤无复发。术后3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优4例,良9例,可1例。结论对股骨近段转移性肿瘤采用定制人工股骨头重建,可有效缓解疼痛,保留肢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组配型假体置换治疗肢体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肢体骨肿瘤行瘤段切除、组配型假体置换术。术后6个月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93(MSTS93)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37个月。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患者MSTS93评分为24. 57分±3. 53分,肢体功能优2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92. 1%。结论组配型假体置换是治疗肢体骨肿瘤的有效方法,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人工假体置换在膝关节周围侵袭性骨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原发侵袭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膝关节周围原发侵袭性骨肿瘤患者 42例。其中股骨远端 24例, 胫骨近端 16例, 腓骨上端 2例。病理类型: 骨肉瘤 21例, 骨巨细胞瘤 (Ⅱ~Ⅲ级) 16例, 软骨肉瘤 4例, 滑膜肉瘤 1例。行骨肿瘤的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 采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 对骨肉瘤患者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访 12~72个月, 其中 30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12例出现复发。膝关节活动范围: 伸 0°, 屈 85 ~120°。按Enneking法评定功能, ≥23分 22例, 15~22分 17例, <15分 3例, 优良率达到 86%。结论: 人工假体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较好的保肢方法, 能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髋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髋关节肿瘤假体治疗24例股骨近端转移瘤患者,并对其治疗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Karnofsky评分:术前平均为(36.25±17.98)分,术后6个月为(51.25 ±16.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P<0.05),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按照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肢功能,平均(24.04 ±3.02)分,优良率79.17%.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及断裂事件发生.结论 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成人肱骨上端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例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个体化人工肱骨假体实施置换。结果经8—51个月随访,6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2例早期发现骨关节囊有松弛倾向,术后经过6个月功能锻炼得以稳固。结论成人肱骨上端骨肿瘤,特制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能达到保留肢体,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近端转移癌切除重建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股骨病变破坏范围、患者一般状况以及围手术期风险是最值得关注的。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转移癌患者接受髓内针/接骨板内固定和假体置换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早期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完整),年龄15~87岁,中位年龄58岁。患者平均预期生存期10.26个月。按手术重建方式分为髓内针/接骨板内固定组33例;假体置换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早期功能。结果:随访时间为1~44个月,平均8.74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0.173)、围手术期并发症(χ2=0.014,P=0.905)和术后早期功能(P=0.777)等围手术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髓内针/接骨板内固定组1例于术后3周死于多器官衰竭,假体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髓内针/接骨板内固定组(P=0.043)。结论:假体置换和髓内针/接骨板内固定均为股骨近端转移癌的重要手术方式,两种重建方法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早期功能无统计学差异,但鉴于髓内针/接骨板内固定的远期失败率较高,对预期生存期较长的患者来说,假体置换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人工补片肩关节囊重建防治肿瘤型人工肱骨头假体脱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型肱骨头假体置换采用人工补片行肩关节囊重建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例肱骨近端肿瘤患者中,初次置换4例,假体脱位翻修2例,置换时将Prolene网状补片一端固定在肩胛盂边缘关节囊上,包绕肱骨头后,另一端固定在肿瘤假体为重建肩袖预制的槽孔内,重建肩关节囊,稳定肩关节.结果 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21 2±64)个月,假体无脱位.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分±0 8分降至术后平均3 1分±1 1分.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平均68 9°±14 7°,后伸平均27 5°±8°,外展平均72 7°±16 6°,肱骨旋转活动度平均22 5°±94°.结论 人工补片肩关节囊重建能帮助稳定肩关节,其网状结构还便于术中肩袖及肱骨驱动肌肉的重建,并使肿瘤型肱骨头假体保留良好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The outcome of proximal femur reconstruction after res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was studied in 45 patients.Clinical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score, were rated good to excellent in 56% of patients. Patients with primary tumors survived an average of 44.5 months and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tumors for 32 months, with a 5-year survival rate of 20%. Aseptic loosening and tumor recurrences were not a problem for these patients. Most complications were related to material and stability. The major problem after reconstruction was lack of strength of the gluteal muscles which resulted, in part, in joint instability and impaired function. Of all re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abductor mechanism, metal armed fixation devices (ie, screws, hooked plate) were found to be the best in terms of strength and overall function, and are recommended for this type of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的中期肿瘤学预后,评估患肢功能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行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术的54例中获得随访的37例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14~65岁,平均31.0岁。术后随访肿瘤学预后、患肢功能及两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功能评分采用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并对功能评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比较。结果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49.4个月。随访中存活26例(70.3%),其中无瘤生存24例(64.9%),带瘤生存2例(5.4%);局部复发4例(10.8%),截肢3例(8.1%)。其中18例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为66.7%(12/18),其五年、七年生存率均为59.83%;24例ⅡB期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为58.3%(14/24),其五年、七年生存率均为50.97%;24例ⅡB期肿瘤患者的中期肿瘤学预后较非ⅡB期肿瘤患者差(P=0.0215)。24例存活且未截肢患者的MSTS得分为(26.3±3.0)分,功能优秀率为87.5%;股骨下段恶性肿瘤患者中无病理性骨折患者保肢术后功能得分为(27.1±2.4)分,优于有病理性骨折患者的(23.8±3.5)分(P=0.027)。结论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假体保肢术具有较好的肿瘤学预后和术后功能;影响股骨肿瘤膝关节保肢术肿瘤学预后的重要因素是肿瘤的Enneking分期及肿瘤对化疗的敏感程度;导致股骨肿瘤膝关节MSTS功能评分的危险因素是术前病理性骨折,患者年龄、股骨截骨长度和肿瘤假体类型对术后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根据健侧X线片骨骼长度,定制人工关节假体,对13例膝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人工假体置换.结果 13例均获随访,时间4~36(16±3)个月,术后3个月HSS评分73~92分;关节功能优8例,良5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能减少复发,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和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植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 2000~2010年本科共收治并随访股骨近端巨细胞瘤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7 ~44岁,平均28.9岁.Campanacci's分级: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他患者均行肿瘤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松质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髋关节疼痛均完全消退,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巨细胞瘤.术后随访时间24 ~ 72个月,平均42个月.随访期间1例Campanacci'sⅡ级的患者在术后24个月时肿瘤复发,未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往往缺少典型的偏心性和膨胀性改变,穿刺活检成功率也不高,诊断具有一定难度.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松质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近端巨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术式.术中用高频电刀反复烧灼残腔骨壁有助于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而移植的松质骨愈合后可提供良好的远期功能学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