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行CT检查,1例行MRI扫描.结果 6例SFT中,肾脏、前列腺、睾丸、子宫、阴道及尿道各1例,均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5例边界清楚,1例边界欠清,大小约1.0 cm ×0.9 cm~ 15.2 cm×14.1 cm,平均约8.3 cm×7.1 cm.CT平扫3例呈等稍低均匀密度,3例呈不均匀等密度,伴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延迟期肿块进一步持续强化,3例内见坏死无强化区;4例肿块内或表面可见粗大供血血管.MRI 1例T1WI呈等稍低信号,T2 WI呈等稍低信号,其内见小斑片状高信号及粗大的流空血管.结论 CT或MRI表现为孤立性、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肿块进一步持续强化,尤其看到肿块内粗大的供血血管时,应考虑SFT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盆腔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征象,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腹盆腔SFT患者[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41~71(53.0±10.6)岁]的影像学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18例患者中,13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大小(最大径)、形态、密度或信号、动态增强特点、动脉期肿瘤体内血管及肿瘤周围有无血管等情况。采用卡方精确检验分析肿瘤大小、边界及形态与良恶性肿瘤的关系;Fisher检验比较三者在良恶性肿瘤中表现的差异性。 结果 ① CT影像学表现:13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为(10.53±6.21) cm,最大直径为2.7~23.4 cm。12例患者肿瘤的病灶边界清晰;8例呈分叶状,7例出现囊变,1例有钙化。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有11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8例病灶内出现延迟强化区,2例表现为轻中度强化;10例动脉期病灶内显示强化血管;8例病灶周围出现迂曲血管。② MRI影像学表现:5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为(11.93±3.21) cm,最大直径为10.0~13.4 cm。5例患者的病灶边界均清晰;4例病灶呈分叶状;T2加权成像显示有3例出现囊变,4例病灶内见瘢痕状及片状低信号区,1例均匀等高信号;5例出现流空血管影。4例病灶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病灶内出现延迟强化区;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5例动脉期在病灶内显示强化血管。③病理结果显示:18例SFT患者中,7例为恶性、11例为良性。7例恶性SFT患者中,有5例病灶最大直径超过平均直径[(10.88±5.62) cm],而良性SFT患者中仅有2例最大直径超过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39)。 结论 腹盆腔SFT的CT及MRI表现呈多样性,当腹腔内出现丰富的血供伴瘢痕状、片状延迟强化肿瘤,同时瘤体周围出现迂曲血管及瘤体内出现点、条状动脉期强化血管的表现有助于诊断,且MRI中T2加权成像出现低信号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SFT的CT和MRI表现,21例均行CT扫描,其中8例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及强化方式。结果:SFT最大径线3.0~22.6cm(平均9.8cm)。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CT平扫肿块呈等密度19例,呈高密度2例,增强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延迟期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均强化不均,16例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坏死区,3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可见病灶周围水肿表现,2例侵犯邻近骨质。MRI上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中等、高信号或不均匀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CT能够很好地显示SFT病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的信号变化能够反映病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对于SFT病灶的早期发现、诊断与鉴别、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罕见颅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例SFT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左顶部及小脑分叶状肿块各1例,CT平扫与脑灰质等密度,左顶部肿块周边见大片水肿。MRI平扫,T1WI与灰质等信号为主;左顶部肿块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见多发蚯蚓状稍长T1、长T2信号,边缘见不完整的长T1、长T2信号环;左小脑肿块T2WI呈等、低信号,其内可见留空血管,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左顶部肿块内可见蚯蚓状强化更明显条状影,其边缘环形异常信号未见强化,近大脑镰处可见脑膜尾征。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或波纹状分布,瘤细胞间夹杂丰富的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波形纤维蛋白(Vim)(+),CD34(-)或(+)。结论颅内SF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胸部SFT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其CT影像特征。结果:本组10例均为原发灶,9例单发,1例多发。1例多发病灶位于左侧胸膜、胸壁;9例单发病灶中2例位于胸腔内(肺内),6例位于胸膜下,1例位于纵隔内主动脉弓旁;4例位于右肺,5例位于左肺。10例肿块边缘均光整,无毛刺,2例有分叶,3例伴胸腔积液。肿瘤长径1.0~15.6 cm,平均(7.4±5.4)cm。7例行CT平扫,2例密度不均,2例伴低密度区,余3例呈软组织密度肿块。10例均行增强扫描,4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血管影,呈"肿瘤包绕血管征",其中2例伴低密度区及边缘强化,低密度区轻度强化;边缘明显强化;余6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胸部SFT的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可有分叶但无毛刺征,不侵犯周围组织;增强扫描较大肿块(直径10 cm)呈不均匀强化,可呈"肿瘤包绕血管征",同时伴轻度强化的低密度区与边缘强化区,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发病率较低,多发生于胸部,胸膜外如颅内、鼻腔、腹腔等部位的报道较少,术前诊断正确较困难。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10例ISFT患者的CT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CT平扫.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均误诊为脑膜瘤,5例位于幕上、4例位于幕下、1例同时生长于幕上及幕下.所有病变均起源于颅内硬脑膜,8例肿瘤边缘可见明显分叶或浅分叶.4例CT检查均呈稍高密度,1例压迫颅底骨质致骨质吸收.仅1例可见包膜点样钙化,所有病灶实质内均未见钙化.T1WI以等、稍高信号为主,4例病灶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T2WI 2例病灶呈均匀等信号及低信号,4例表现为等、稍高或低信号相间,2例合并囊变,2例可见稍高T2信号及低T2信号两部分,呈所谓“阴阳征”.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8例强化不均匀,低T2信号区域可见明显强化,4例出现“脑膜尾征”.结论 ISF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当脑外肿瘤明显分叶,T2WI信号不均,存在低T2信号区域并明显强化,“脑膜尾征”较少或轻,无颅骨增厚等征象时有助诊断,典型“阴阳征”提示孤立性纤维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泉桦  黎军强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67-1169
目的:探讨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ESFT的CT和MRI表现度病理学表现.结果:本组ESFT的主要CT表现为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主要MRI表现为T1WI上肿瘤呈低信号~稍高信号,T2 WI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示早期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 19例的CT和MR表现。结果共19例,其中头部3例,眼眶1例,颞下窝1例,胸部7例,腹盆部7例,其中多发2例,6例恶性。肿瘤直径1.5~25cm,瘤体呈类圆形或轻度分叶,11例有包膜。病灶小者密度均匀,等或稍高于肌肉,较大者中间可变性坏死、囊变,1例钙化。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信号变化较大,多呈等低信号。增强表现多样,5例轻中度强化,11例显著强化,其中4例渐进延迟强化,呈"地图样"改变。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的富血供肿瘤。影像学上病灶孤立,体积较大,境界清楚,T1WI等低类似肌肉信号,T2WI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显著强化或渐进延迟强化,应考虑到该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10.
11.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ESFT的CT和MR表现. 结果 发生在眼眶和腹膜后各2例,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盆腔和睾丸各1例.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4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区均明显强化. 结论 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楚、T2WI有低信号区提示本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1例SFT的CT及MRI表现.13例行CT检查,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7例行MRI检查,4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结果 21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肿瘤位于胸部10例,腹部4例,颈面部3例,颅内2例,椎管内1例,眼眶1例.肿瘤最大径1.5~30.0 cm,平均9.9 cm.体积较小者呈椭圆形或圆形,体积较大者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CT表现:肿瘤实质呈与肌肉相似的等密度,8例内见斑片状囊变坏死区,1例肿瘤内见条状钙化,3例伴出血;MRI表现:肿瘤实质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3例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4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高混杂信号,4例肿瘤内见囊变.增强表现:10例呈不均匀性强化,其中7例强化呈“地图”样;7例肿瘤内或周边可见明显强化的迂曲血管.结论 SFT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术前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RI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2例SFTs患者的MSCT/MRI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胸部6例,腹盆部12例,颅内1例,面部1例,椎管内1例,大腿1例.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MSCT/MRI平扫显示肿块大小、形态多变,肿块最大径1.2~25.0 cm,平均(7.6±6.9)cm;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17例,呈分叶状2例,不规则形3例.MSCT平扫5例密度不均匀,MRI平扫3例信号混杂;16例行MSCT和/或MRI对比增强后4例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增强血管.病理学检查提示恶性SFTs 5例,良性17例.镜下显示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式多变,间质内见大量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Desmin(-)21例,CD34(+)21例,Bcl 2(+)19例,CD99(+)9例;良性SFTs Ki-67≤5%,恶性SETs Ki-67≥10%.结论 SFTs患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SFTs的定位及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SFT的MRI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左肾7例,右肾5例,其中6例位于肾门压迫肾盂,4例位于肾被膜下突入肾周脂肪囊,2例位于肾实质内。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反相位信号无减低;抑脂T2WI8例呈稍高信号伴线状、管状低信号,4例呈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D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肾皮质期8例呈不均匀中度强化,4例轻度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均较皮质期升高,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其中8例皮质期线状无强化区域呈中度强化;肾盂肾盏期所有病灶均持续强化,呈高信号,边界清晰。结论:SFT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平扫信号及强化方式与SFT细胞的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胶原纤维及供血血管多寡、有无玻璃样变或黏液变密切相关,MRI检查是诊断SF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内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内SFT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3例均行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ting,MPR),1例行MRI平扫;结合文献探讨胸内SF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3例胸内SFT分别位于肺内、斜裂胸膜、后胸壁脏层胸膜,肿块均为孤立肿块。1例左下叶背段外周肿块CT平扫为界限清楚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见"簇"状、"线"状强化小血管影,延时扫描肿块呈非均匀强化,部分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MR T1WI上肿块呈稍短T1信号,T2WI上呈"地图"样高低混杂信号,以短T2信号为主;1例斜裂肿块平扫表现为"卵圆"形边缘光滑均质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1例后胸壁脏层胸膜肿块CT平扫为非均质肿块,增强后肿块呈轻度类环状强化,内部见大片非强化坏死区,邻近见"贴边血管征"。3例均未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手术病理结果示肿块界限清楚,有包膜或假包膜。镜下肿瘤细胞为长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细胞密集区与疏松区交替出现,可见粗大的"瘢痕"样玻璃变性的胶原纤维相间,部分视野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1例左下叶背段病变示陷入的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34或CD99、癌基因(Bcl-2)、波形蛋白(Vimentin)均呈强阳性。结论胸内SFT少见,其影像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 结果 9例中发生于鼻腔和鼻窦3例,口咽、腮腺、眼眶、腋窝、腹腔和髂窝各1例.发生于鼻腔和鼻窦者占据整个鼻腔和窦腔,窦壁和/或窦内间隔可破坏.发生于其他部位者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均匀或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后实质部分较明显强化,但未能显示包膜存在.病理学检查除发生于鼻腔和鼻窦者均可见包膜,镜下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胞浆红染,核圆形、卵圆形,无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细胞排列呈束状、编织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检查:Vimentin阳性率100%(5/5),CD99阳性率100%(7/7),CD34阳性率85.7%(6/7),Bcl-2阳性率83.3%(5/6),SMA阳性率37.5%(3/8),S-100阳性率16.7%(1/6). 结论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见于全身多个部位,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病理结合镜下表现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肾脏SFI的临床、CT影像表现.结果 6例均为单发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长径3.2~12.4 cm.6例三期增强扫描,5例肿瘤密度均低于周围正常肾皮质,1例前两期强化后等于或高于肾皮质,最高强化在排泄期或实质期各3例.4例三期强化密度均匀,3例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分别呈轻、中、重度强化,呈“渐进持续”型强化;1例呈“快进快退”型强化,表现皮质期显著强化,实质期强化密度迅速增高,排泄期强化骤降.2例不均匀强化,呈“慢进慢出”型强化,表现为皮质期至实质期强化缓慢增高,排泄期缓慢下降,低密度囊变区始终未见强化.5例动脉期肿块内见点、条状小血管影.4例密度及强化均匀者病理为良性,2例密度及强化不均匀或多发点状钙化者病理为恶性.结论 肾SFF三期强化后肿瘤密度大多数低于周围正常肾皮质,最高强化在排泄期或实质期,强化方式多种多样,在CT上较具有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软骨瘤的CT和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5例均行头颅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中肿瘤位于颅底者4例,大脑镰区者1例。CT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5例伴明显钙化,瘤周无水肿,4例邻近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强化。MRI上肿块信号不均,实质部分T1Wl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高或高低混杂信号,钙化部分T1Wl及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5例均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呈"石榴籽征"。结论颅内软骨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