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伴旋股外侧动脉(LCFA)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9月在漳州市中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22例ANFH伴LCFA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先行超选择栓塞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LCFA,尔后对股骨头滋养动脉旋股内侧动脉、LCFA及闭孔动脉的主干和主要分支行超选择经导管动脉灌注(TAI)治疗,7~14 d后再次行TAI。比较手术前后股骨头滋养动脉DSA表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多层螺旋CT(MSCT)影像上股骨头骨质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动静脉畸形瘘口均成功封堵,TAI顺利完成,技术成功率为100%。血管造影显示术后LCFA动静脉畸形消失,股骨头滋养动脉明显增多,侧支循环形成。发生异位栓塞8例,均未产生严重后果。随访3~24个月,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第1次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显示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周围骨质增生、边缘硬化及囊变缩小。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介入治疗ANFH伴LCFA动静脉畸形微创、安全有效,有助于保留股骨头。  相似文献   

2.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 对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将溶栓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直接注入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结果 20例病人在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改善。随访X线平片可见股骨头明显修复。血管造影及DSA显示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基本达到正常。结论 通过介入治疗股骨头血性坏死,是一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对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进行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造影后分别缓慢注入溶拴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结果 35例患在治疗后髋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有效率达97.14%,治疗后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区血管增多,增粗,分布延长,X一线平片随访股骨头骨质明显修复。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坯 煞费苦心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新技术,特别对Ⅰ-Ⅱ期患治疗价值更高,对Ⅲ-Ⅳ期患可减轻疼痛,延缓病程进展。推迟人工股骨头置换时间。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病因复杂。临床病程分为4期,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由于突然发生供血动脉断裂所致的缺血;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最后结果是血管内形成栓塞^[1]。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我院从1998年起开展此顶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护理工作功不可没 ,我们所治疗病人 56例 ,87髋 ,疗效满意 ,就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6例中男性 50例、女性 6例 ,年龄在 2 6~ 68岁 ,其中双侧者 31例 ,单侧者 2 5例 ,有外伤史者 6例 ,长期饮酒史者 30例 ,按Ficat分期Ⅰ期 4 2髋 ,Ⅱ期 2 4髋 ,Ⅲ期 18髋 ,Ⅳ期 3髋。介入治疗 1次者 4 8例 ,2次者 8例 ,全部病例经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 ,多数病例功能恢复正常或达到Ⅰ级。本组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仅有暂时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护理要点一、术前护理本组病人由于患病时间长 ,…  相似文献   

7.
我科对8例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患者经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旋股内外及髂内动脉,造影了解股骨头供血情况。然后注入654—210mg、尿激酶30个单位,复方丹参30—40ml,低分子右旋糖苷40ml,分别一月内分3次或一月1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7例髋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活动行走改善,1例症状无改善。护理要点:(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辅助检查;(2)术后静脉应用扩血管药和溶栓药;(3)观察患肢肤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动脉血栓形成;(4)术后24小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较高,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介入溶栓治疗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效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ANFH)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ANFH组介入治疗前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指导临床治疗 ,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 ANFH组血液流变学测定值高于正常对照组 ,部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 (r =0 .4 75 ,P <0 .0 1)。结论 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成人外伤性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应用导管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灌注治疗外伤性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研究,材料与方法,采用Seldinger‘s穿刺超选择灌注溶通术,对38例成人外伤性肥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灌注溶通药物,结果:介入治疗后38例患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介入插管灌注溶药物法治疗成人外伤性股骨头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37个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Seld ing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高选择性股骨头供血动脉的检查及药物灌注。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率达97.3%,X线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生骨生成。显示治疗后动脉血流增快,静脉血流情况改善。结论介入治疗能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中的特殊方法:导丝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导丝成形术。方法2003-01—2005-12间共有2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375髋)在我院接受了介入治疗,其中26例患者接受了特殊的介入治疗方法———导丝成形术(均为单侧接受此方法治疗,共26髋)。我们对这26例患者导丝成形术治疗前后的DSA影像表现的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用此方法治疗成功的患者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明显的减轻和改善,DSA显示治疗后闭塞中断和/或严重狭窄的血管再通,血供得到不同程度恢复,远端分支血管计数增加。结论导丝成形术对于ANFH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短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作者对9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术后大体标本切片与其术前的MR图像进行了对比研究,阐明了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各种MR信号的病理组织学基础,希望本研究能为临床上对MR信号的正确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内服中药,静脉注射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6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估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46例治疗后旋股内、外动脉血管分支数目较治疗前增多、增粗,7例闭塞的股骨头上动脉再通,但仍较细小,5例股骨头上动脉延长,6例无明显改变。疼痛消失46髋,明显减轻15髋。功能好转。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附1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5,自引:1,他引:84  
本期刊登4篇骨介入性治疗的重点文章,前3篇是有关经皮椎间盘摘除术的,这一篇是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是较常见的疾病,至今尚无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文可贵之处是作了探索性尝试,并且取得了初步临床疗效,但尚需作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开展动物实验、注入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及其病理基础的比较等研究课题。任何一种疗法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最好能应用CT和(或)MRI作追随  相似文献   

18.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1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及影像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 ,评价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1例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内、外动脉 ,注入溶栓、血管扩张药物 ,治疗前后分别行DSA造影。结果 :2 1例患者在治疗后疼痛消失或不同程度缓解 ,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股骨头血供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对早期病变和非外伤性因素 (激素、酗酒 )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对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1例(57个髋)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全部行DSA检查并介入治疗。结果:其中54个髋部疼痛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缓解与改善,X线平片显示21个髋的病变无继续进展,其中12个髋第一次介入治疗后5-7天DSA减影提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结论:DSA与介入治疗是诊断并治疗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同时为以后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所见对应的病理表现. 资料与方法 20例患者的28个坏死股骨头MRI表现与大体切片、组织病理做对照研究. 结果 MRI能准确显示大体标本相对应层面上股骨头坏死区、周围的增生反应区和病灶外正常区,增生反应区包绕坏死区.MRI上28个股骨头坏死区5个为脂样型信号、3个为液样型信号、11个呈纤维型信号、9个呈混杂型信号,坏死区不同的信号对应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结论 MRI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MR信号可反映病变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