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筛选并培训各阶段老师;制定教学指南及进行多维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结果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外科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结论此系列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筛选并培训各阶段老师;制定教学指南及进行多维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结果 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外科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结论 此系列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筛选并培训各阶段老师;制定教学指南及进行多维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结果 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外科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结论 此系列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 5 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 ,对 4 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 95 %护生及 90 %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 ,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与临床护士分层次护理方式相适应的新的实习带教方法。方法制定分阶段带教目标(包括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态度性目标),将实习过程分为辅助护士、执行护士和责任护士3个阶段,由带教老师对673名实习学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结果学生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高,病人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方法与临床护士分层次护理方式相适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5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对4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5%护生及如%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护生行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行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实习周期完成后,由带教老师制定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考核标准分别对2组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均理论考核成绩得分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进而提高护生的实习成绩,更好的满足护生实习需求。  相似文献   

8.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 ,临床带教质量 ,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怎样培养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50 2 ] 。目前 ,临床带教模式多采用一带一的带教模式 ,我院自 2 0 0 1年 11月对临床的带教模式进行改革 ,在内科、外科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 ,取得一定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1.1 组织架构 护理部教学主任 (护理部教学组 )、内科片及外科片片长、各科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病区主管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护生。由上至下层层质控 …  相似文献   

9.
分层次带教分阶段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分层次带教分阶段实习模式的教学质量。方法 设专人负责和专本记录,落实“交接班”制度;加强对各层次带教老师的系统培训;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完善教学质控体系。结果 学生对教学质量及各层次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学生喜欢新带教模式的百分率、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较实施对策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有效可行的临床教学对策,能进一步提升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实习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临床教学管理又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和实习效果。随着整体护理的推行和按职上岗的实施 ,临床传统的“一带一”带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为此 ,我院于 1998年开始实行“分阶段、多层次、阶梯式”的新带教模式 ,并实行总带教老师负责制 ,即安排一位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教学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1 新带教模式1 1 分阶段带教 学生实习八周 ,分三个阶段进行带教。1 1 1 第一阶段 :为期一周 ,重点进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由总带教老师组织护生进行各项基…  相似文献   

11.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分层次护理模式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分层次护理模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实习分阶段进行并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层层质控等系列改革。结果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喜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模式的改革,使教学规范化、目标化,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按职上岗模式下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方法。方法对在外科实习的5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并制订各阶段护生能力学习的具体要求及质控等方法;对4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的带教方法。结果护生的护理程序综合成绩、自评及老师评价护生临床工作能力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按职上岗模式下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并制订各阶段护生能力学习的具体要求及质控等方法能循序渐进地、全面地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肿瘤科澳门护理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澳门学生15名,选择综合素质强的带教老师,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做好入科导航,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临床实习过程始终围绕个案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实施专科化的带教模式。结果抽查50名患者发现对学生所管床的满意度达99.3%;实习结束前,学生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平均90分;专科技能考核平均92.5分;学生组织的教学查房平均90分;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达100%。结论带教老师能胜任澳门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巩固及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专科理论水平,强化了临床教学中的先进理念、学生人文关怀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方法编写《临床护理教学手册》,制订分阶段目标教学计划,将实习分为基础护理阶段、专科护理阶段和整体护理阶段.由带教老师对274名实习学生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带教。结果学生临床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较好(P〈0.01)。结论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1年10月— 2 0 0 2年 6月在外科实习的 99级大专护生 5 9人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 (实验组 ) ,并与 2 0 0 0年 10月—2 0 0 1年 6月在外科实习的98级大专护生 42人按传统模式实习 (对照组 )者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综合技能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可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院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方式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科实习的全日制护理实习生共133名作为研究对象,按年度分为试验组65名和对照组68名,试验组采用“学生病区”的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0组采用常规的“一对一”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的个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试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学生病区”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优势,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在相同环境里完成各自的实习任务及目标,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来院临床实习的208名护生,随机分成观察组108名和对照组100名.观察组根据护生的学历层次采用分层次带教法,制定不同层次临床实习的总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专科目标,实行一对一联合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即护生进入医院进行统一的一对一带教.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次带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推动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护生在临床实习后走向护理岗位时具有全面的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普外科126名护理实习生实行“外科病种”带教模式,提出管理对策,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沟通方式,优化带教程序,有效利用临床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性反馈模式应用于护生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在大外科实习护生共294人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在大外科实习护生共270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动态性反馈模式。出科时采取自行设计的护生评教评学评价表和教学质量评分表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护生出科评价及带教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性反馈模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带教积极性,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专科层次医学教育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方法对2006-2007年在27所医院实习的268名专科层次医学毕业实习学生和106名带教老师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对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依次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教老师的职业素质、带教意识和带教方法,学生的“三基”水平,教学医院的管理水平,实习操作机会,学校管理及院校沟通,学生择业就业,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医患关系,教学医院环境条件。结论专科层次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实习医院、学校和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基”水平,其次是医院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