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使家长以良好的心态来配合患儿康复训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专人对患儿家长进行一对一访谈,无记名方式填写,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对疾病缺乏医学知识,干预后,疾病医学知识了解率均达到100%。在自己孩子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时,都有明显的心理负性反应,干预前,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外,家长SCL-90其余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3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各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排除了家长的心理障碍,促进了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儿童贪玩且活动量较大,又无安全保护意识,容易发生骨外伤。患儿受伤时,家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几乎与患儿相同,但家长还有一些患儿没有的特定的心理表现。因此,在重视对骨外伤患儿心理护理的同时,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3.
社交障碍又称社交恐怖症,一些研究表明许多人在利用镇静剂时能平静,但离开镇静剂时依然恐惧、害怕,而且可能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笔者应用心理疏导治疗社交障碍,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的方法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影响.方法 对300例12月内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高压氧、药物及水疗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脑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辅以高压氧、药物、水疗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显著降低脑瘫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人的性格、智慧、家庭环境不同形成护生的心态反映不同。大部分护生进入新的环境可以随机调整自己,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但有少数护生却不是这样。他们自我调节能力差,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在自己的心理上往往形成许多矛盾。如果班主任及时处理、不断调解疏导这些护生心理,就会产生班级心理良好效应,否则就会形成个别护生的种种心理障碍。 一是注重调解护生人际关系中的早期矛盾,及时疏导个别护生心理 ,防止形成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笔者班上的一位护生,进校不到两月就形成极紧张的人际关系 (其实是自我错觉,只有一定的紧张 )晚上睡不…  相似文献   

6.
7.
唐英姿   《中国医学工程》2008,(4):317-318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在采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的价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在入院、术前、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结果通过心理干预和疏导,本组36例患者,症状缓解34例,肿瘤缩小30例,生活质量提高33例,生存6个月以上30例。结论心理干预和疏导在治疗肿瘤病人的过程中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格荣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5):12-12,14
目的探讨疏导法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稳定及症状缓解的作用。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18例,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心理体验、需求,以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运用疏导法能使治疗组患者肝功尽快趋于正常,倦怠乏力、肋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结论疏导法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有效性高,稳定病情作用明显,缓解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疏导法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稳定及症状缓解的作用. 方法 选择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18例,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心理体验、需求,以及病情控制情况. 结果 运用疏导法能使治疗组患者肝功尽快趋于正常,倦怠乏力、肋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结论 疏导法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有效性高,稳定病情作用明显,缓解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49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1 9例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 30例 ,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Vojta法治疗 ,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治疗 3个月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 .67%和63 .1 6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7.2 7,P <0 .0 1 )。结论 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现将1例心脏神经症的心理疏导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初中文化,机关干部,丧偶独居半年多。因半年来频繁出现阵发性心悸气短,伴有心前区疼痛,每次发作均需服用速效救心丸方能缓解,尤以夜间为重。曾在我市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住院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方将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乳腺癌手术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心理干预与疏导,通过临床观察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定.结果 实验组手术前的焦虑程度、配合治疗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可有效的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有法结论利于消除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孕妇学校开展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降低产后抑郁发病率找到一种好的干预方式。方法抽取我院孕妇学校中孕龄不足10周的孕妇120名作为观察组,抽取12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参加孕妇学校普通授课的基础上,参加由我院心理科开展的团体心理疏导,对照组只参加孕妇学校普通授课。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后1~5周进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9.48%,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1.4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学校开展团体心理疏导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艳玲 《吉林医学》2013,34(15):3052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实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家长仅进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家长经过心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危机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实施同步的心理疏导干预。在病人刚开始治疗时及治疗后1a,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1a后,组间及组内比较,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前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心理疏导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孟庆凤 《包头医学》2010,34(2):121-122
目的: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方法:找出患者心理反应的主要矛盾,引导患者客观的认识问题.结果:通过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结论: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对吸氧患儿进行心理干预方法:对吸氧患儿家长实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消除家长的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结论: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帮助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