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 :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 36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1组 )、血液稀释降压组 (2组 )及术野血液回输组 (3组 ) ,比较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结果 :1、3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 (1180± 2 30 )ml,2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 (10 6 0± 115 )ml,比 1、3组出血量减少 11.3% ;2、3组病人自体血液回输后 ,平均输库血量 (30 5± 87)ml,与 1组平均输库血 (75 3± 186 )ml相比 ,减少了 130 %左右 ;2组血液稀释后 ,MAP虽有下降 ,但与 1、3组相比 ,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后 ,MAP比 1、3组下降 15~ 2 0mmHg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三组病人术后虽然仍有轻度贫血 ,但均在安全水平以上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 (2 )控制性降压能减少出血 ,并使术野清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3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内窥镜下诊治过程。结果 30例有明确出血点,其中嗅裂20例(67%)、下鼻道后穹隆5例(17%)、中鼻道后下部4例(13%)、后鼻孔上方1例(3%),经手术治疗后治愈。4例患者未发现明确出血点,其中2例经鼻内镜下凡士林纱条填塞后未再出血,2例因术后再次出血经第二次手术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出血的有效方法,治疗的关键是寻找到出血点。  相似文献   

3.
黄永德 《医学文选》2002,21(2):255-256
1 病历简介  患者 ,男性 ,1 9岁学生 ,以呕吐鲜血及膜状物 1条伴胸骨后疼痛 2小时于 1 999年 7月 1 9日入院。患者在运动后因口渴而急饮用开水 ,并吞食整块梨子后 ,出现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 ,初吐出刚进食的梨子块 ,后吐鲜血约 1 0 0 ml随之吐出一条膜状物 ,之后无再吐血 ,感觉胸骨后烧灼痛 ,尤以进吞口水时更明显。入院查体 :体温、脉博正常 ,神志清楚 ,急性病容 ,口腔检查未见溃疡及出血点 ,咽部无出血 ,间接喉镜检查见双梨状窝少许血丝 ,无积液 ,胸骨后稍有压痛 ,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急诊胃镜示食管中下段有一长约 1 0 cm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腭裂患者共110例,所选患者均实施腭裂手术修复,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根据腭裂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做好术后处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喉头水肿、创面出血、局部感染糜烂、复裂、穿孔、呼吸道梗阻等。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中,91例获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5例术后出现呕吐,发生率为4.5%;2例出现喉头水肿,发生率为1.8%;4例出现创面出血,发生率为3.6%;2例发生局部感染导致糜烂发生,发生率为1.8%,但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感染消失愈合;1例发生复裂,发生率为0.9%;3例发生穿孔,发生率为2.7%;2例发生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为1.8%。结论: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做好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有助于降低腭裂术后近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术后出血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 ,甲状腺术后出血发生率已明显减少 ,但作为甲状腺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之一 ,术中严格止血是预防术后出血的根本。我们总结我院 10a间 ,甲状腺术后出血病例 9例 ,加以分析 ,认为除术中严格止血外 ,术中憋气、冲洗及引流物的放置 ,与出血的发生亦有直接关系。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4年至 2 0 0 3年 ,行甲状腺各类手术共 1837例 ,其中发生术后出血 9例 ,占全组的 0 .4 9%。 9例病人年龄2 0岁 5 4岁 ,平均 38岁 ,出血时间发生在术后 6h4 2h ,平均 18h ,均二次手术证实 ,系小动静脉出血 7例 ,创面渗血 1例 ,甲状腺上静脉结扎…  相似文献   

6.
手术及术后化疗对乳腺癌血液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发生规律以及手术和术后化疗对血液微转移影响。方法 以 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分期分为 3组 ( 0~Ⅰ期、Ⅱ期、Ⅲ期 ) ,运用RT PCR技术 ,以CK 19mRNA为标志物 ,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第 2天、术后第 1疗程化疗后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①术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2 2 5 0 %( 9/4 0 ) ,其中 0~Ⅰ期 0 %( 0 /6)、Ⅱ期 16 0 0 %( 4 /2 5 )、Ⅲ期 5 5 5 6%( 5 /9) ,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阳性率分别为 2 3 0 8%和 3 3 3 3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术后第 2天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3 7 5 0 %( 15 /4 0 ) ,手术前后血液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③术后首次化疗结束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2 5 0 %( 1/4 0 ) ,化疗前后血液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临床分期越晚 ,出现微转移可能性越大。血液微转移与病理类型无关。术后化疗能降低血液中微转移阳性率 ,是减少术后转移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术中出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决血源紧张及异体输血的危害 ,探讨应用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行术中出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自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 ,对 5 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了术中出血回输方法 ,同期选择 5 0例类似患者采用术中输异体血作为对照。结果 :自体输血组显著减少输异体血量 ,但是 4 6 %患者仍然需要补充异体血。光镜观察回收处理后红细胞形态正常、无碎片。回收血培养均呈阴性。手术后第 1天患者红细胞、Hb、HCT均明显低于手术前 ,但是未见明显失血反应表现 ,术后 1周恢复正常。电解质术前、术后无异常。异体输血患者有 8例发生输血反应。结论 :骨科手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值得推广 ,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麻醉术后吗啡镇痛 ,方法简便 ,效果确切 ,但存在着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我们采用恩旦西酮(安美舒 )术中及硬膜外注射吗啡后静脉滴注预防恶心、呕吐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 4 0例 ,男2 5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50岁。ASA均为Ⅰ~Ⅱ级 ,近期无恶心、呕吐史。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0 5mg ,苯巴比妥 0 1g。1 2 方法 随机分恩旦西酮组 ( 2 0例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 2 0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构成均无显著差异。常规硬膜外神经阻滞术 ,术中 2 %利多卡因维持麻醉 ,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扁桃体周脓肿患者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扁桃体周脓肿患者152例,在脓肿期进行手术的有74例,择期手术的有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感染率。结果:脓肿期手术组患者术中单侧出血量为(11.4±4.12)ml,择期手术组患者术中单侧出血量为(23.1±5.21)ml;脓肿期术中出血率为5.40%,择期手术组术中出血率为16.67%;脓肿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的术后创面感染率分别为6.75%、19.23%,脓肿期手术时间为(10.98±3.24)min,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43±5.68)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23±4.41)d、(16.56±5.22)d。两组患者均无全身感染发生。两组患者在术中单侧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创面感染率、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扁桃体周脓肿患者在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能够降低单侧出血量和术中出血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感染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我们使用微波治疗儿童鼻出血 6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鼻出血 6 0例中男 36例 ,女 2 4例 ,4~ 8岁。病程 5个月~ 4年 ,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出血部位均在 L it-tle′s区。1.2 治疗方法 使用珠海和佳公司产 EBH- 型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 ,频率 145 0 MHz,先以 1%麻黄素棉片及 1%丁卡因棉片分别作鼻粘膜收敛和麻醉。用针状探头接触出血点 ,每次 1s,功率 30 W,分 2~ 3次 ,以粘膜发白为度。若为活动性出血 ,用麻黄素棉片压迫片刻后再止血。术毕用金霉素眼膏涂创面保护。术后一…  相似文献   

11.
术中创面渗血颇为常见 ,通常采用纱布压迫即能止血。术中广泛创面渗血—“冒汗”样出血 ,出血量既大 ,持续时间又长 ,常用止血方法及止血效果不佳 ,临床所见不多。从1997年 1月~ 1999年 9月 ,我们经治 3例术中 ,术后创面持续大量渗血患者 ,每例出血总量为 30 0 0~ 10 0 0 0ml不等。其中 2例用血液制剂止血成功 ,1例失败。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男 ,73岁 ,195 8年因右上肺结核性空洞曾行右上胸膜外塑料球填充术。 1987年因异物反应又行右胸膜外填球清除及胸廓成形术。其中有 2枚塑料球残留体内。 10年后 ,右上胸壁出现肿块并…  相似文献   

12.
冯斌  刘颖 《吉林医学》2013,34(11):2095
目的:总结双极射频止血方法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双极射频探头对68例(117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中需要切除的组织、病变组织、术中出血点进行控制性凝固消融,减少术中创面出血量。结果:46例(67.6%)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1.36 ml,全部46例术后鼻腔无填塞。结论:双极射频止血方法在鼻科手术中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永德 《微创医学》2002,21(2):255-256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19岁学生,以呕吐鲜血及膜状物1条伴胸骨后疼痛2小时于1999年7月19日入院.患者在运动后因口渴而急饮用开水,并吞食整块梨子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初吐出刚进食的梨子块,后吐鲜血约100ml随之吐出一条膜状物,之后无再吐血,感觉胸骨后烧灼痛,尤以进吞口水时更明显.入院查体:体温、脉博正常,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口腔检查未见溃疡及出血点,咽部无出血,间接喉镜检查见双梨状窝少许血丝,无积液,胸骨后稍有压痛,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拔牙后因血友病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孙××,男,20岁。于1985年8月8日局麻下拔除8阻生齿,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拔牙后遵医嘱吐出压迫纱卷,24小时内未进热食物。自拔牙当天至术后6天内,反复无诱因地自拔牙创出血,每次量约20毫升左右,曾多次在门诊清理拔牙创,均可见拔牙创内有活跃出血。拔牙后第三天查血红蛋白:14.3克/100毫升血液,出血时间:2分钟,凝血时问:1分30秒,血小板计数:145,000/立方毫米血液。术后第五天再查血红蛋白:11.1克/100毫升血液,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4分钟,血小板计数:150,000/立方毫米血液。病人无有关遗传病史,否认血液系统疾患,无肝脏疾患。于拔牙后第6天,以“拔牙后出血原因待查”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5岁,农民,哈萨克族。患者于1995年7月30日19时进食热牛奶后,突感胸骨后疼痛,吞咽时有异物感,并即出现恶心、呕吐。先吐出少量胃内容物,继之呕鲜红色血液约150ml,随血吐出1条白色管状软膜样组织,自咽部延至口外,裸露口外22cm,牵拉与咽部相连,稍有弹性,急诊入院。我们将其吐出物从咽部剪断,送病理学检查。患者病前体健,无饮酒,暴饮暴食及手术外伤史。查体:体温36.4℃,脉搏84次/分,血压16/9kPa。发育营养正常。口腔粘膜无出血。心肺正常。腹软,剑突下轻度  相似文献   

16.
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肝癌切除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急性中度等容血液稀释和输入 6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2 0 0 0 5 ,HES)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Ⅱ级行肝癌切除术患者 31例 ,年龄 (48± 9)岁。全麻后采血并输入 6 % ,HES行中度等容血液稀释 (ANH)。测定术前、采血 (血液稀释 )后、术中和回输自身血后的血小板计数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的改变。结果 :采血后和术中PLC、FIB显著下降 (P <0 0 1) ,PT、APTT显著延长 (P <0 0 1) ,但仍在生理范围内。回输自身血后上述指标明显恢复 (P <0 0 5或 <0 0 1)。手术野和切口无异常出血。结论 :急性中度血液稀释和输入较大量 6 %HES对PLT和部分凝血因子有一定干扰作用 ,但仍在生理范围 ,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术后出血的措施.[方法]对286例腭咽成形术术后出血从手术操作、术后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windfuhr及M.SeeHafer出血分度法分为5组.[结果]腭咽成形术术后出血33例,发生率11.54%.其中原发性出血1度出血1例,2度出血2例,3度、4度、5度出血0例;继发性出血1度出血8例,2度出血11例,3度出血11例,4度及5度为0例.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咳嗽、创面感染、创面白膜脱落.[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以继发性出血为主.应注意术中彻底止血,并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Lugol′s碘染色确定病灶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病灶并送检。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及短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纳入统计。结果:32例共33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治疗,30例共31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9%(31/33)。2例患者病灶局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不良且难以剥离转行手术治疗。ESD手术时间(自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病变)55~125 min(平均85 min)。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少量出血;2例食管黏膜内肿瘤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6.3%(2/32)。1例食管黏膜内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胸痛,抗感染治疗后6天恢复正常。成功实施ESD手术的30例患者平均住院8天,人均住院费用1.45万元人民币,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3例术后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术后1个月就发生食管狭窄,经过平均2次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是治疗食管黏膜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和全麻组(G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前(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停止后30min(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6个时点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第3天行下肢彩色B超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GE组T1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低于T0(P<0.05),其他各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T0无显著差异(P>0.05);G组T2、T3、T4和T5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与T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显著高于GE组(P<0.05)。GE组和G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和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可致血液粘滞,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镇痛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动力系统与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比较4 6例动力系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与37例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中期疗效,术后痂皮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动力系统下手术出血量多,手术时间短,近期疗效好(术后2周总有效率为73.9% ) ;半导体激光下手术出血少,患者痛苦轻,但术后痂皮多,近期效果不好(术后2周总有效率只有18.9% ) ,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 =2 9.5 2 ,P <0 .0 1) ,中期效果两者相仿(术后半年动力系统组总有效率为93.5 % ,半导体激光组总有效率为94 .6 % ,差异无显著性(χ2 =0 .0 6 ,P >0 .0 5 ) ,动力系统组与激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 .7%和8.7% ,差异亦无显著性(χ2 =0 .85 ,P >0 .0 5 )。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中期疗效两者相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