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设为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机梗死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18例进行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病情的观察,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心肌严重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一旦确诊,护理人员必须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我科2009-01~2010-01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0例,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30例加强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而两者同时发生时,病人的死亡率就更高。因此,应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病人的监护,使病人在严密的监测和护理下,得到有效的治疗;通过观察监测指标的变化,提供有关治疗反应,结合临床观察,判断病情发展,对预后作出评估。及时作出护理诊断和计划,将计划落实为具体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分别给予相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1例病人溶栓成功,4例无效。结论及时准确的遵医嘱给药,敏锐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可提高静脉溶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也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 ,而两者同时发生时 ,病人的死亡率就更高〔1〕。因此 ,应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病人的监护 ,使病人在严密的监测和护理下 ,得到有效的治疗 ;通过观察监测指标的变化 ,提供有关治疗反应 ,结合临床观察 ,判断病情发展 ,对预后作出评估。及时作出护理诊断和计划 ,将计划落实为具体的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1 临床资料我院从 1995~ 2 0 0 2年共收 3 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患者 ,男 2 3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糖代谢异常病人预后情况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心内科于2009-11~2010-11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死病人,按照糖代谢紊乱存在与否以及糖代谢异常类型对90例病人进行分组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比各组间的预后情况。结果甲组10例病人的严重临床表现发生率高达90.0%,明显高于丙组20.9%,差异显著(χ2=15.34,P<0.01),并且乙组13例患者的严重临床表现发生率也高于丙组,差异显著(χ2=5.88,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死亡率高达10.0%,丙组仅为1.5%,但2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乙组病死率(15.4%)也明显高于丙组死亡率(1.5%),但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糖代谢异常病人可同时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脏病,因此,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糖代谢异常病人的血糖的监控及护理可以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病,疼痛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常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灼烧样,病人有恐惧及濒死感。所以此病在对症控制的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近两年来我院共收治心肌梗死病人128例,在药物积极治疗及一般护理的同时采取了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心肌梗死患者的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并对该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 经治疗护理后37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等全面精心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作一对比分析。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和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特点:无痛型多见,症状、体征多样化,并发症多。泵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调查2001—01~2007—06曾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期望为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院外的护理干预提供更科学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288例临床观察与急救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症,具有病情急、伤势重、病死率高的特点,也是护理工作的难点.我们自2003~2007-12共收治288例各种不同类型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就本组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急救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均在入院后及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医患依从性情。结果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18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具有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我科自2002—02~2004—02共收治18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通过仔细观察,耐心护理.取,导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有机磷急性中毒时常伴发精神障碍,因病情危重,如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当,其后果严重,甚至死亡。因此,加强对该类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对1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梗死后综合征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10%[1].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通常在心肌梗死后1~8周出现,临床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发热、胸痛等症状.我科自2006-01~2008-10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6例出现梗死后综合征,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近年来,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科收治4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8-03—2014-05收治急性脑卒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0~76岁,平均68.5岁;35例患者有原发疾病,其中高血压14例,  相似文献   

18.
整体化护理的根本目的是让病人得到实惠,以病人和病人的需要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生命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最具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但目前多数基层医院所谓的开展整体化护理,仅限于写写护理病历,实际上是流于形式。本文意在探讨整体化护理在基层的开展落到实处,使病人真正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延髓性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因延髓性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易致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本文观察我科自2003-02始急性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加强呼吸道康复护理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与未采用呼吸道康复护理的急性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对有焦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有焦虑症状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可能引起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AS评分评定患者焦虑程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有睡眠质量差、长期卧床、生理功能降低、对医生的信任度缺乏、社会支持不足等。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