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组织化学及放射自显影技术,对豚鼠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后3个月内的不同阶段,皮片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实验表明:表皮颜色的变化与其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密度改变呈明显的同步关系,且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对H-TdR的摄取增加。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增加可能在皮片过度色素沉着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组织化学及放射自显影等研究手段,对豚鼠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后3个月内的不同阶段的皮片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实验表明:皮片颜色的变化与其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密度改变呈明显的同步关系,且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对 ̄3H-TdR的摄取增加。结果提示,多巴阳性黑色素细胞通过其本身的分裂增殖及无活性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化而实现密度的增加;而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增加可能在皮片过度色素沉着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烧伤后色素脱失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微晶磨疤机,磨除色素脱失部位(白斑)的表皮,用2.5倍放大镜观察表皮至均匀出现点状出血为止,再利用电动取皮机切取超薄刃厚皮片,移植于磨削创面,用无菌干纱布包扎。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22处白斑),治疗后随访6~20个月,22处白斑均重新着色,移植表皮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界限不明显,无皮片挛缩及白斑复发,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移植带黑色素细胞的自体表皮,间接实现黑色素细胞的移植,使白斑永久着色。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及黑色素在不同类型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初步认识MC-1R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取颈部自体皮片移植术后1年的皮片(包括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及刃厚皮片),以及原供区、受区周围皮肤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银染-丽春红法检测自体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中MC-1R表达及黑色素含量。结果MC-1R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色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浆;在各类自体移植皮片中均呈阳性表达,皮片愈薄MC-1R表达愈明显;MC-1R在各类移植皮片中的表达与两类正常对照皮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类正常对照皮肤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较两种正常对照皮肤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同类型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片愈薄,黑色素含量愈多;皮片中黑色素含量与MC-1R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自体移植皮片中黑色素含量与MC-1R表达量呈正相关,MC-1R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高表达能使皮片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双氯灭痛对豚鼠皮肤前列腺素E2含量变化及自体全厚皮片表皮内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KC/MC)比值与色素沉着的影响。方法 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动态观察皮片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及双氯灭痛的影响;借助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皮片表皮内KC/MC比值变化。结果 在手术对照组,移植早期PGE2含量升高伴随着KC/MC比值的升高;而实验后期KC与MC的比值(KMR)减小。在双氯灭痛组,早期PGE不升反降,KMR减小;相应的实验后期KMR增大,皮片色泽较浅。结论 在移植早期应用双氯灭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对表皮黑色素单位的损伤,减弱其增殖反应,从而降低KMR,减轻皮片色素沉着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自体皮片移植后的色素沉着对整形手术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直是整形外科颇感棘手的问题之一。回顾近些年有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简称bFGF)的黑色素细胞生物学的有关进展,以及bFGF在创面修复等方面的作用,以期能够找出自体皮片移植中(bFGF)对黑色素细胞代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有助于研究和解决自体皮片移植后的色素沉着问题。1bFGF和黑色素细胞生物学黑色素细胞来源于胚胎时期的神经峙,是唯一能产生和分泌黑色素的高分化细胞,位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内,多突起,与周围的角脉细胞相联系。对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烧伤后色素脱失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微晶磨疤机磨除色素脱失部位(白斑)的表皮,放大2.5倍观察至出现均匀点状出血为止,再利用电动取皮机取下超薄刃厚皮移植于磨削创面,共治疗8例患者,10处白斑。结果:10处白斑的重新着色。移植表皮与周围皮肤颜色配经良好。界限不明显,无皮片挛缩,随访3月~20月,无白斑复发现象,有8处白斑术后获得极为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带黑色素细胞的自体表皮移植从而单位  相似文献   

8.
刺鼠信号蛋白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刺鼠信号蛋白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进一步认识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的原因。方法 建立过度色素沉着的自体移植皮片的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刺鼠信号蛋白作用前后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表达,并与对照治疗组及正常皮肤相比较。结果 酪氨酸酶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色素细胞的胞浆,在大部分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经刺鼠信号蛋白作用后酪氨酸酶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在其他各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刺鼠信号蛋白在自体移植皮片中能竞争性拮抗α-MSH的黑色素合成,使皮片着色能力降低,从而证明皮片移植后表皮细胞中α-MSH的表达上调是皮片呈过度色素沉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微晶磨削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后色素脱失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方法 利用微晶磨疤机,磨除色素脱失部位(白斑)的表皮,用2.5倍放大镜观察表皮至均匀出现点状出血为止,再利用电动取皮机切取超薄刃厚皮片,移植于磨削创面,用无菌干纱布包扎. 结果 本组共18例患者(22处白斑),治疗后随访6~20个月,22处白斑均重新着色,移植表皮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界限不明显,无皮片挛缩及白斑复发,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 采用移植带黑色素细胞的自体表皮,间接实现黑色素细胞的移植,使白斑永久着色,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刺鼠信号蛋白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进一步认识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的原因.方法建立过度色素沉着的自体移植皮片的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刺鼠信号蛋白作用前后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表达,并与对照治疗组及正常皮肤相比较.结果酪氨酸酶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色素细胞的胞浆,在大部分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经刺鼠信号蛋白作用后酪氨酸酶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在其他各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刺鼠信号蛋白在自体移植皮片中能竞争性拮抗α-MSH的黑色素合成,使皮片着色能力降低,从而证明皮片移植后表皮细胞中α-MSH的表达上调是皮片呈过度色素沉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唇裂手术中,将自体唇黏膜固有层移植于皮肤创口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选择年龄为3~5个月的单侧唇裂伴腭裂患儿28例,在下三角瓣法唇裂修复术中,将切下的唇红黏膜制成固有层后,自体移植于患侧鼻槛区的表皮下。结果术后7d,28例患儿的鼻槛区切口无红肿及异常渗出,甲级愈合。术后12~17个月,随访其中的19例患儿,鼻槛区的瘢痕平坦且较窄,肤色与周围皮肤相近;在移植较大固有层的6例患儿中,鼻槛区较丰满、微隆起者4例,较丰满、无隆起者2例。结论在唇裂修复术中,唇黏膜固有层自体移植于皮肤切口内的方法是可行的,并可用于表皮下填充。  相似文献   

12.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mR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探索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颈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术后1年,局部需再次矫正的18例患者。在切取颈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同时于每例移植皮片受区及原供区腹部周围分别切取正常皮肤作对照,切取范围1.0cm×0.5cm。分别利用RT-PCR、银染-丽春红染色法计算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原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α-MSHmRNA电泳条带及表皮的灰度值,测定各组中α-MSHmRNA的半定量表达及黑色素的含量。结果α-MSH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自体正常对照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中厚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表皮中的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与α-MSH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α-MSH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较在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显著增高,致皮片中黑色素含量升高,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混合培养及基因转染表皮细胞培养移植为缩短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时间、促进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黑素细胞密度和功能变化的测定,进一步认识黑素细胞密度变化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自体中厚移植皮片黑素细胞中特异性抗原显示黑素细胞,计算表皮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并与自体正常皮肤对照;利用银染-丽春红法检测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和正常皮肤中黑素含量。结果:自体移植皮片与自体对照正常皮肤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黑色素含量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皮片移植后表皮中黑素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与皮片色素沉着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白癜风的治疗没有特效的药物.近年来人们应用负压吸疱法自体表皮黑色素细胞移植术取得成功,海军四一四医院研制的表皮细胞分离机.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结晶。具有性能稳定、分离面积大并可灵活掌握表皮分离范围.自动化程度高、痛苦少、愈后无疤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自体表皮黑色素细胞移植,不但对白癜风,而且对烧伤后遗留的白斑,外伤后白斑等白斑病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蔡霞  曹谊林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0):797-798
我们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全层皮肤缺损时,除移植自体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外,同时移植自体毛囊,在组织工程化皮肤中增加毛囊成分,使其与正常皮肤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色素沉着的成因。方法 应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黑色素单位 (EpidermalMelaninUnit,EMU)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 ,对黑色素细胞及角朊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形态学及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 48h内表皮黑色素单位处于崩解状态 ;术后 72h后 ,表皮黑色素细胞 (Mel anocyte ,MC)及角朊细胞 (Kerationcyte,KC)功能及协同作用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 ;1个月后 ,KC内 ,尤其是棘层及颗粒层KC内出现大量、呈单个分布的MS。结论 EMU内KC MC协同功能增强及从基底层到颗粒层的KC内出现大量大体积、呈单个形式分布的MS ,是造成过度皮片色素沉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上—黑色素单位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色素沉着的成因。方法:应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黑色素单位(Epidermal Melanin Unit,EMU)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对黑色素细胞及色朊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形态学及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8h内表皮黑色素单位处于崩解状态;术后72h后,表皮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MC)及角朊细胞(Kerationcyte,KC)功能及协同作用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1个月后,KC内,尤其是棘层及颗粒层KC内出现大量、呈单个分布的MS。结论:EMU内KC-MC协同功能增强及从基底层到颗粒层的KC内出现大量大体积、呈单个形式分布的MS,是造成过度皮片色素沉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烧伤后色素脱失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负压发疱法获取自体刃厚表皮,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机对色素脱失区进行磨削后移植自体表皮,共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患者51例。结果:对于小于10cm^2的色素脱失共治疗1—2次基本可以达到痊愈标准,对于面积较大色素脱失分次治疗和补充治疗共4—5次,也可达到明显效果,5次以后无明显效果大多数自动放弃治疗。治疗5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6.2%。结论:通过激光磨削色素脱失区可以有效控制磨削深度,再移植带有黑色素细胞的自体表皮,可以使色素脱失区重新着色,疗效可靠,是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体表皮细胞-纤维蛋白膜移植到大鼠烧伤创面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烧伤皮肤缺损造模组和自体表皮细胞-纤维蛋白膜移植治疗组,治疗后计算表皮细胞在纤维蛋白膜上最佳接种密度,观察移植后的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伤口的收缩比例等。结果:在纤维蛋白膜上接种表皮细胞的最佳密度为5×10^4/cm2,烧伤皮肤缺损造模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平均22.3d,自体表皮细胞-纤维蛋白膜移植治疗组为18.1d,造模组创面收缩率为(70±5)%,移植组为(20±5)%(均P〈0.05)。结论:自体表皮细胞-纤维蛋白膜可用于覆盖大面积烧伤造成的皮肤缺损,预防创面伤口瘢痕化的形成,减轻创面收缩率,加速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