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穿刺股动脉,行脾动脉造影后行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6例。 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左上腹不同程度胀痛,术后均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 ℃,5例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6例患者术后均未再出现出血,保脾成功,顺利出院。 结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止血效果确切,有效保留脾脏免疫功能,且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蒋登金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4):F0002-F0002
随着对脾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脏不仅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而且具有内分泌、调节周围血循环量等多种功能,是维持患者高质量生存的重要器官。因此,脾修补、脾部分切除、脾切除后脾组织自体移植、脾动脉缩扎、结扎等保脾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由于微创外科手术的兴起及影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8月至1998年5月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肝癌19例。经6~36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6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A、B两组.A组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为实验组,30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脾部分栓塞术.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血凝四项、肝功能、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CT扫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外周血象、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间比较无显著地差异性(P<0.05),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减少状况,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力,且术后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总结1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选择性胃动脉灌注化疗的结果,包括胃动脉造影表现,临床疗效,介入治疗后反应以及双对比检查等。结果 15例病人一年生存率为21.6%,有效率42%。腹痛、消瘦、贫血、黑便症状基本得到控制。而3年生存率为12%左右。结论 选择性胃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是一种行之有效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和探讨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价值。方法 26例中晚期大肠癌,按Seldinger法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灌注与栓塞治疗。结果 灌注栓塞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不完全梗阻症状消失,近期疗效明显。结论 采用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对已有肝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转移瘤的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通过部分阻塞脾动脉减少脾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同时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因此更适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我院感染科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20例患者,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周围大动脉栓塞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人口老化而逐年增高。 1996~1998年我院共治疗24例周围大动脉栓塞患者。在进行动脉拉栓术与动脉局部灌注法治疗期间,由于加强了护理方面的动态观察及护理,护理评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的各种临床影响。方法112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2-3岁。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肾功能、门静脉内径等。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d后,外周血白细胞由(3.63±1.82)×10^9/L明显增高至(7.67±4.20)×10^9/L(P〈0.05),血小板由(62.03±36.55)×109/L明显升高至(125.71±98.18)×10^9/L(P〈0.05),凝血酶原时间由(17.68±3.44)s明显缩短至(16.68±2.92)s(P〈0.05)。肾功能中血尿素氮明显变化。血肌酐由(83.82±20.66)μmol/L明显升高至(90.54±19.15)μmol/L(P〈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由(1.33±0.16)cm缩小至(1.16±0.16)cm(P〈0.05),门静脉血液流速由(721.97±230.09)mL/min缩小至(492.30±174.67)mL/min(P〈0.05)。肝功能中观察了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不仅有缓解脾功能亢进,且能降低门静脉压,预防出血,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转化治疗是目前将不可切除晚期肝癌降期转化为可切除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可为患者提供肝移植的机会。然而,疼痛为肝癌TACE和HAIC治疗的主要并发症,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率为19.3%~71.2%,HAIC治疗过程中近64.6%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期。目前,TACE和HAIC引起疼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栓塞剂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后局部肝组织肿胀、肝组织被膜压力增高或肿块包膜被牵拉、栓塞剂与抗肿瘤药物对肝动脉的化学刺激、邻近正常脏器的误栓及肠管缺血所致的内脏痛觉敏化有关。疼痛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多卡因、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干预措施;另一种是腕踝针、中药汤剂等其他干预措施,但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文就肝癌TACE及HAIC治疗所致疼痛情况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的救治中实施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PSAE)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修补组(n=43)和栓塞组(n=43),修补组实施脾修补术,栓塞组实施PSAE。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栓塞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修补组(P=0.002、0.012、0.007),术中出血量少于修补组(P=0.000);治疗14 d后栓塞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修补组(P=0.023、0.018、0.011),CD8+水平低于修补组(P=0.015)。栓塞组共有3例患者(6.98%)发生并发症,而修补组有10例(23.26%)发生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E应用于急诊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至康复所需时间,同时起到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部分脾栓塞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动脉分支在部分脾栓塞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2例部分脾栓塞术临床病例资料,观察16例脾动脉铸型标本,探讨脾动脉分支在部分脾栓塞术中的临床意义。结果:①栓塞程度为45%~70%,有3例出现急性胰腺炎。②脾内不小于1mm内径动脉支数为22(18~31)支,来自上、下脾叶动脉的分支支数大致相等。脾上、下叶之间存在无血管区。胰尾动脉1~2支,大多数发自脾动脉下叶支,起始内径为(1.14±0.10)mm,与其他动脉的吻合支细、少。结论:超选择性插管可将脾栓塞程度控制在50%左右。超选择性插管和选用2mm×2mm×2mm明胶颗粒,可避免误栓胰尾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部分性脾栓塞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例脾动脉铸型标本,观察脾动脉的脾支和胰尾动脉。结果:(1)脾内径1 mm的动脉支数为20(18-33)支,源自上、下脾叶动脉的支数大致相等,其比例为9:9-16:17,上、下叶间存在无血管区; (2)胰尾动脉大多发自下叶支,起始处内径为1.14(1.12-1.22)mm。结论:在超选择性插管基础上实施部分性脾栓塞术,可将脾栓塞程度控制在50%左右。超选择性插管和使用2 mm×2mm×2 mm明胶颗粒可避免误栓胰尾动脉。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至脾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脾动脉的部分小分支血管,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9例。结果:栓塞范围为30%~70%,术后患外周血象明显改善,上消化道再出血间期延长。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子宫肌瘤患者 ,年龄为 2 8~ 5 4岁 ,平均 4 5 .4岁。其中浆膜下肌瘤 2例 ,肌壁间肌瘤 10例 ,粘膜下肌瘤 3例。肌瘤最大 12cm ,最小 3.2cm ,多发性肌瘤 6例。1 2 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 ,穿刺股动脉成功后用 5FCo bra导管 ,选择对侧髂内动脉 ,用质量分数为 30 %的泛影葡胺行血管造影 ,了解子宫动脉的位置及走行 ,肌瘤的供血血管及血管分布。然后用超滑导丝引导导管至子宫动脉远侧 ,确认后 ,经导管缓慢推注质量分数为 1%的利多卡因 1ml,选用真丝线段制成的 2~ 3mm微粒同造影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purpura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R-ITP)合并脑出血的临床应有价值。方法:对3例R-ITP合并脑出血患者进化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例均显效,随访至今无复发。并发症:3例均出现发热及穿刺处瘀斑,2例出现脾区疼痛及消化道反应。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R-ITP合并脑出血的重症患者疗效明显,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  相似文献   

18.
子宫动脉栓塞灌注是目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上亦正在开展。我院从2002~2003年治疗了两例病人,通过积极的医护配合,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巨块型肝癌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5~79岁,平均52.3岁。都经临床、USG、CT、AFP、MRI及DSA检查确诊,肿瘤直径12~20 cm,肿瘤均为孤立性,无门脉癌栓,也无腹水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外伤术后胆道出血的体会。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于右股动脉穿刺将5F的RH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地插和病灶区的肝动脉分支内,经DSA造影证实插管无误后,将明绞海绵微粒注入,进行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 本组病例经1次栓塞达到了止血目的,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不需麻醉,对患者影响小,随着DSA和DTA的应用,插管更准确,栓塞止血效果更确切,并发症少,有效地挽救了那些不能耐受再次手术的患者的生命,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肝外伤术后胆道出血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