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为提高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曾采用双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钙化 76例 ,其中腰4~ 5者 4 5例 ,腰5~骶1者 3 1例 ,并经平均 3年 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优66例 ,良 5例 ,可 2例 ,差 3例 ,优良率为 93 4 2 %。结论 :本术式具有创伤小 ,康复快 ,近期及远期效果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尤其适用于青壮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报告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提出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40例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6.2岁。均有腰痛及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病程1-8周。CT示L4-5椎间盘突出27例,L5S113例。旁中央型18例,其中大块突出12例;外侧型22例;均为突出型。40例中仅1例同侧侧隐窝狭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3周。31例行骨盆牵引。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VD2/d,连续7天。结果:40例治疗完后症状完全消失。平均随访3年4个月,治愈37例占92.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初发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突出型不伴侧隐窝狭窄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随着CT和MRI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 ,其诊断率提高。我院自 1991~ 2 0 0 0年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346例 ,所有病例随访均超过 2年。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6 4例 ,女 82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2 5岁。腰 3、4椎间盘突出者 6例 ,腰 4、5椎间盘突出者 170例 ,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者 10 5例 ,腰 4、5骶 1椎间盘突出者 6 5例。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89例 ,旁侧型 2 5 7例 ,其中右侧型 12 7例 ,左侧型 118例 ,双侧型 12例。腰椎间盘突出隆起型者 17…  相似文献   

4.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1 0月 ,我院应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 98例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98例 ,男 6 1例 ,女 37例 ;年龄 1 8~ 6 2岁 ,平均 36 4岁。腰椎间盘突出平面腰3、4 1 2例 ,腰4、55 2例 ,腰5骶134例 ;中央型 2 7例 ,旁中央型 71例 ;单椎间盘 6 9例 ,2个椎间盘 2 1例 ,3个椎间盘 8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 2 9例 ,中央管狭窄 1 9例。病人均因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就诊。伸力、伸趾力弱 76例 ,胫后肌反射消失 5 6例 ,跟腱反射消失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 ,我们采用牵引推拿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 5 2例 ,收到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行 CT或 MRI检查确诊为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 33例中 ,男 15例 ,女18例 ;年龄 2 9~ 5 3岁 ;病程 2个月~ 2年。本组侧方型 7例 ,中央旁型 2 0例 ,中央型 6例 ;单个椎间盘突出 15例 ,2个及3个椎间盘突出 18例。对照组 19例 ,男 9例 ,女 10例 ;年龄31~ 5 0岁 ;病程 3个月~ 2年。本组侧方型 4例 ,中央旁型 11例 ,中央型 4例 ;单个椎间盘突出 8例 ,2个及 3个椎间盘突出 11例。两组比较 ,经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6.
李君文 《云南医药》2000,21(4):349-350
我科于 1991年~ 2 0 0 0年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术66例 ,此组病例经 4个月至 12年的保守治疗无好转 ,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男 38例 ,女 2 8例。年龄 18~ 68岁。纳西族 12例 ,汉族 18例 ,白族 6例。工人 34例 ,农民 2 2例 ,干部 6例 ,营业员 4例。突出部位 ,腰 4~ 5段 56例 ,腰 5骶 1段 4例 ,腰 3~ 4段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 18例 ,突出间盘 ,右侧 2 4例 ,左侧 38例 ,中央型 2例 ,有 2例为极外侧型。病程 4个月~ 12年。年轻患者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即发病 ;壮年患者多为重体力劳动者 ,老年患者外伤史不明显 ,发病形式繁杂…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创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2例 ,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2例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2 7~ 65岁 ,平均 43岁。其中L4~ 5 2 4例 ,L5 ~S18例 ;后外侧型突出 2 7例 ,旁中央型和极外侧型 4例 ,中央型 1例 ;单纯性突出 2 9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 3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术前准确定位标记。病人经椎板局部麻醉 ,俯卧位 ,腹部悬空 ,尽量减少腰前突 ,常规消毒铺巾。1 2 2 以定位点为中心 ,在棘旁做长约 2cm之切口 ,钝性剥离至椎板 ,压迫止血 ,用管状…  相似文献   

8.
张先棠 《淮海医药》2002,20(5):417-418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骨外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术术式 ,此手术方式安全、疗效好。我科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经后路手术治疗 12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由于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早期发现 ,使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控制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现将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2 2例 ,男 81例 ,女 41例 ,病变的部位分别为腰 4~ 5椎间盘 90例 ,腰 5骶 1椎间盘 5 5例 ,其中有 2 1例为腰 4~ 5例合并腰 5骶 1病变 ,2例为腰 3~ 4腰 4~ 5腰 5骶 1的病变。手术方法 :全椎板切除术 2 1例 ,半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治疗前后唾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采用荧光法技术分析治疗前后唾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临床痊愈36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7%;5-HT的含量治疗后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5-HIAA,NE和DA的含量治疗后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牵引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并与唾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下腰骶椎CT 扫描已成为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个重要方法。我院在1986年一年中,共手术治疗下腰骶椎间盘突出113例,其中,经CT 检查69例,结合临床分析作一报道。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和检查方法本组69例中,男性47例,女性22例。22~49岁计46例,50~68岁21例,17~19岁2例。病史最长28年,最短3个月。主要症状是下腰痛伴下肢放射性麻痛。所有病例均采用2060型高分辨率CT 扫描机,扫指参数为120KV,400~600mAs,距阵512×512,扫描孔径12.5cm,层厚0.5cm,扫描范围起自骶上缘止于腰_4椎体。结果左腰_(4~5) 16例,右腰_(4~5) 18例,腰_(4~5)中央型2例;左腰_5骶_115例,右腰_5骶_111例,腰_5骶_1中央型4例,腰_4~骶_1阴性3例,计69例。上述病例均经手术治疗,CT 扫描3例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路钢板固定与髂腰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22例合并骶髂关节损伤的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其中Bl型2例,B2型4例,B3型5例;Cl型5例,C2型5例,C3型1例。合并髋臼骨折6例。对后环损伤中单纯骶髂关节脱位者采用前路钢板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骶骨骨折则采用后路髂腰固定,前环损伤全部行钢板固定。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Mnjeed评分,平均86.5分(51-100分),其中优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5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4例基本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1例发生骶部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在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根据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损伤是单纯脱位,还是合并骶骨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髂腰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截瘫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超  马同敏等 《河北医药》2002,24(2):102-103
目的:分析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引起截瘫的主要原因。评价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1994年以来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受伤节段T12 6例,L1 23例,L2 4例。从硬脊膜前方清除椎体后壁,彻底解除硬脊膜前方的压迫,椎体间植骨,Kaneda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23.3个月(11-35个月)。31例不完全脊髓损伤中,ASIS评分提高1-2级30例,12月完全脊髓损伤中,恢复到C级5例,提高1-2级4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后CT显示,椎管内骨块完全消除,椎管矢状径恢复正常,脊髓减压彻底充分,椎体间植骨融合好,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 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比例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采用自由基清除率(vitE.vitC地塞米松)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急性期行骨盆牵引,卧床制动,稳定期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平均疗程14天。结果:45例病人经6个月到1年随访,优21例46.7%,良好16例35.6%,好转5例11%,无效3例6.7%,优良率82.3%,总有效率93.3%。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我科自1988年~1995年共收治107例,实施手术56例,摘除椎间盘67个,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18~64岁,其中20~45岁47例。突出部位:67个椎间盘中,腰_(3~3)3例,腰_(4~5)39例,腰_5骶_125例。突出类型:按旁侧型和中央型划分,67个椎间盘属旁侧型49例,中央型18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45例中,突出部位:L4-5 23例,L5-S1 19例,L4~5和L5—S1同时发病3例;突出类型:中央型37例,旁中央型5例,椎间孔型3例;并存症:侧隐窝狭窄7例。结论CT能够直观准确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及其伴随情况,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我科近3年来采用小切囗、有限骶棘肌剥离和椎板开窗法微创技术施行腰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其中腰4~552例,腰5骶120例,腰3~44例,腰4~5和腰5骶1双突出8例,腰3~4和腰4~5双突出2例。结果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切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8%。结论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准确的手术定位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了解其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48例年龄在65-93岁,ASAⅠ-Ⅱ级,行下腹部至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先静滴R-L300ml,取L2-3或L3-4椎间隙常规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下腔联合穿刺。腰麻用药为0.5%布比卡因1-3ml(等比重液),腰麻注药速度为每10-20秒注入1ml。退出腰麻针后向硬膜外腔注入0.9%。N.S.10ml,再向头方向置入硬外管备用,必要时可经硬外管追加局麻醉。结果 麻醉效果达优级者47例(占97.9%),良1例(占2.1%),高平面阻滞(≥T4)为5例(占10.4%)。腰麻后20分钟内BP明显下降者5例(占10.4%),HR减慢至55次/分以下者2例(占4.1%),但经用麻黄素或多巴胺或阿托品后都很快恢复正常。头痛发生率为零。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掌握适当药物剂量,适当注药速度,密切观察,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骆旭东  尹培荣 《贵州医药》1999,23(4):310-311
我院1992-1997年共收治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7-67岁,平均51.6岁。其中1例为8岁儿童;20-40岁2例;40-50岁3例;50岁以上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小时一15天。1.2损伤原因:车祸6例;高处坠落伤2例,跌倒伤1例。1.3损伤机制:过伸损伤6例,屈曲损伤2例,不详1例。1.4临床表现:四肢型5例,上肢型4例;伴膀跳功能障碍者2例。1.5影像学检查:全部行X片、gy及MRI检查。无骨折脱位者2例,推前款组织阴影增宽5例,颈椎明显退变者4例。Q、,骨折脱位2例,CS。骨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推拿牵引等保守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因其疗效肯定 ,危险性小 ,痛苦轻 ,并发症少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被广大患者接受。而能否用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直是人们探讨研究的课题。笔者在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 ,探索出了一些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将近 10 a来在稳定性原则指导下治疗的86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就手法治疗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中 ,男 5 2例 ,女 3 4例 ,年龄 2 1~ 5 6岁 ,其中 2 1~ 3 0岁 2 1例 ,3 1~ 4 0岁 ,4 1~ 5 0岁 2 …  相似文献   

20.
王东  王刚  聂远  蒋代国 《中国医药》2013,(11):1610-1611
目的总结在腰椎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技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腰椎间孔镜治疗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4—5间盘突出32例,腰5-骶1间盘突出14例,2个节段突出者2例,无3个以上节段患者。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07±20)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5±2)ml;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6.40±0.15)分,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为(2.25±0.23)分,6个月的VAS评分为(2.45±0.19)分。6个月时2.5分以下45例,5.0分以上3例,疼痛VAS评分小于2.5分患者占93.8%。术后1例患者并发椎间盘炎,经抗炎治疗2周后缓解。1例术后疼痛不缓解患者4个月后在外院行开放手术。术后1例患者腰痛加剧,术后6周再次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结论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对患者整体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