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微生物,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和直肠炎等疾病,并且继发不孕不育。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对2 138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患者检测并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ELISA方法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人类眼部和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体.目前,国内对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以直接免疫荧光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主,这两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广大基层医院的应用,使其难以成为一种临床常规检查项目.酶免疫检测法以其快速、简单、经济和可同时检测大量标本而受广大基层医院的欢迎.本文建立的方法将会满足国内广大基层医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4.
723例健康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沙眼衣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沙眼衣原体提供依据。方法 询问受检者生殖道感染症状并采集生殖道粘膜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 在723例受检者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5.4%,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沙眼衣原体阳性受检者中,有自觉症状者占66.7%,无症状者为33.3%。结论 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大部分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可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但相当一部分人不出现感染症状;沙眼衣原体阳性者以青壮年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沙眼衣原体单克隆金标法对4409例女性患者进行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检测阳性率占13.6%(601/4 409),阳性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286例(47.6%),无临床症状的优生体检104例(17.3%).[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存在较多隐性感染,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率较高,且容易引起并发症.因此,临床在治疗女性生殖道疾病时不可忽视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淮北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36 80例高危人群及 1 0 0 0例一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 与一般人群相比 ,高危人群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 1 2 .72 % (χ2 =74 .6 4 ,P <0 .0 0 1 )。其中 ,男性阳性率为 1 5 .1 4 %(χ2 =6 3.1 7,P <0 .0 0 1 ) ,女性阳性率为 8.83% (χ2 =1 5 .6 1 ,P <0 .0 0 1 ) ,且男性高于女性(χ2 =31 .2 4 ,P <0 .0 0 1 )。结论 淮北地区高危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 ,其中年龄为 2 0~ 39a、男性、某些避孕措施、多性伴等可能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澄江县664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用ChlamydiaEIA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沙眼衣原体抗原。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和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5.0%,其中的60.6%属无自觉症状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配偶有生殖道感染症状、有其他阴道炎史、离婚、洗脸洗脚洗下身用具不分开、月经初潮年龄、目前哺乳期闭经、文化程度低及贫困。  相似文献   

8.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过性传播引起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全世界呈迅猛增加的趋势,这种疾病并发症多,后遗症严重,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其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妊娠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并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的人类生殖道感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它与盆腔炎性疾病(PID)和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生都密切相关。据Hiuis等报告在生育妇女中由CT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约占15%。WHO估计全球每年有生殖道CT感染者为19.4%。而在性病患者中,CT感染率高达55.88%,CT感染也可造成流产、不孕、围产期感染和胎儿的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与不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CT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着重其与不孕的关系及引起不孕的机理,以及几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技术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应用.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抗原检测法对怀疑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65例门诊患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阴性符合率为97.73%,阳性符合率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作为一种核酸定量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特点,不仅可以准确诊断,而且其定量技术可指导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沙眼眼衣原体(Chkwtykline trachanatis)感染的流行趋势,沙眼衣原体血清型分布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等进行了综述,沙眼衣原体感染通常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其感染率常因检测方法,检测机构及检测群体的不同而各异,目前已鉴定出19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易感的细胞不同,且与疾病表现及地区分布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同时,一些血清型变异株亦已被鉴定。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年龄,性伴数,性传播疾病(STD)史,机械性避孕,白带异常及社会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也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有衣原体、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疱疹病毒等。但最常见的还是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淋球菌感染,危害极其严重。尤其是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多无明显症状,使感染长期、持续传播蔓延,成为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性传播疾病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已远超过淋球菌感染而居首位,成为严重的危害健康和社会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与避孕方式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用药配合静脉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ichomatis,CT)感染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CT生殖道感染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00例):阿奇霉素0.5静脉点滴Qd连续7d,同时每日阴道深处放置氧氟沙星(0.2)共6d。对照组(100例):阿奇霉素0.5静脉点滴Qd连续10d。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药配合静脉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CT感染具有协同作用,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沙眼农原体抗体。对54例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和对6名无感染的孕妇进行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从26个因素中筛选出8个与感染有联系的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选人模型的有4个因素:婚外性行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史、首次性交年龄及未避孕和宫内避孕。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澄江县664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用ChlamydiaEIA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沙眼衣原体抗原。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和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5.0%,其中的60.6%属无自觉症状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配偶有生殖道感染症状,有其他阴道炎史,离婚、洗脸洗脚洗下身用具不分开,月经初潮年龄、目前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订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福田区2008-2015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福田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2008年为127.96/10万,2015年为193,15/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6.06%.发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81,P<0.o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组,占52.00%,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结论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处于高发病率水平,并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需扩大衣原体筛查范围,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