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评价该诊断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腔检查,13例(50%)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34.6%)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3.9%);慢性炎症3例(11.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总的确诊率为88.5%。结论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安全的检查,可作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行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病例28例,分析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的诊断效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2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经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后,25例(89%)最终确诊,其中肺癌胸膜转移1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卵巢癌胸膜转移1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3例未能明确诊断.28例患者在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奥林巴司BF1T60纤维支气管镜及自制外经10 mm胸腔穿刺器,对21例临床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直视下胸腔镜检查,实施胸腔积液吸引术、纤维网状分隔钳夹术及胸膜活检.结果 胸膜间皮瘤、转移癌、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不同.12例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4例诊断为胸膜转移癌,2例诊断为胸膜间皮瘤,1例诊断为类风湿性胸腔积液,2例未能明确诊断,考虑为非特异性胸膜炎.诊断准确率达90.5%.结论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也是胸腔积液的治疗和缓解临床症状的重要手段,操作简便、安全,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煤工尘肺并发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不明原因的煤工尘肺并发胸腔积液患者30例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镜下分别有灰白色粟粒样结节,多发结节状突起,胸膜局灶不规则增厚,胸膜充血、水肿,纤维粘连等.胸腔镜检查确诊率为93.3%.确诊病例中结核性胸膜炎13例,癌性胸腔积液11例,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4例以及不明原因胸腔积液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煤工尘肺并发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视胸腔镜对103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胸膜固定术.结果 100例得到病理结果,其中恶性胸腔积液93例,胸膜结核4例,炎性反应3例.未找到病理学证据者3例,其中2例为肺癌肺不张,1例为肝癌肝功能差,均为漏出液.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3-14 d,均顺利拔除引流管.经3-6个月的随访,除3例漏出液患者外余未见胸腔积液复发.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可以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同时胸膜同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滑石粉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膜固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内科胸腔镜对106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结果 102例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肺癌胸膜转移2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9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3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胸膜炎性反应16例,结节病1例,未能确诊4例,内科胸腔镜下未见异常4例.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易操作的方法,可在直视下取到理想的胸膜组织,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杨柳 《中国卫生产业》2011,(10):103-103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评价该诊断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腔检查,13例(50%)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34.6%)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3.9%);慢性炎症3倒(11.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总的确诊率为88.5%。结论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安全的检查,可作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对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人、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分别统计胸腔积液的确诊率及气胸的治愈率,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及病人的顺应性。结果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人中,确诊75例,占98.7%,病理结果分别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56.6%),恶性肿瘤31例(40.8%),炎症1例(1.3%),不明原因1例(1.3%)。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中发现肺大泡1例,胸膜粘连2例,经处理肺大泡或钳断粘连带后,气胸全部治愈。所有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技术的介入,使胸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方法对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人、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分别统计胸腔积液的确诊率及气胸的治愈率,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及病人的顺应性. 结果 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人中,确诊75例,占98.7%,病理结果分别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56.6%),恶性肿瘤31例(40.8%),炎症1例(1.3%),不明原因1例(1.3%).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中发现肺大泡1例,胸膜粘连2例,经处理肺大泡或钳断粘连带后,气胸全部治愈.所有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内科胸腔镜技术的介入,使胸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电子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98例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胸腔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98例胸腔积液患者,肺癌胸膜转移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膜转移1例,乳腺癌胸膜转移l例,卵巢癌胸膜转移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结核性胸膜炎34例,非特异性炎性反应5例,未确诊9例,确诊率为90.82%(89/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部麻醉下行电子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具有创伤小、诊断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