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经》的学术特色初探长沙市第一医院(410005)张海燕长沙市中医院(410002)彭如惠主题词《脉经》,书评我国脉学发源很早,在《内经》、《难经》等秦汉以前的著作里就有记载,而以全书作专题讨论的,则以晋代大医令王叔和《脉经》为首创。1勤搜广采集前...  相似文献   

2.
据目前所知,敦煌脉书约有七部,即《玄感脉经》、《平脉略例》、《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青乌子脉诀》、《七表八里脉三部脉》、《亡名氏脉经第一种》、《亡名氏脉经第二种》等。《玄感脉经》,卷子高27厘米,存69行文字,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P-3477。  相似文献   

3.
<正>魏晋间医学家王叔和,名熙。其着述见梁七录有《论病》一卷;隋书经籍志有《脉经》十卷;唐书艺文志有《脉经》十卷、《仲景药方》十五卷、《伤寒卒病论》十卷;宋史艺文志有《脉经》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金匮玉函经》八卷、《脉诀机要》三卷;民间行本有《脉经》十卷、《金匮玉函经》八卷。上书十一种,去复四种,凡七种。均系西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叔和一代名医,去汉未远,故有深知灼见,能传仲景道脉。他曾说过:"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他摭集古经名论,撰《脉经》九十七篇。仲景伤寒金匮之文十载八九,当成于三阴三阳篇之先。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一直重视脏腑相关问题,本文从中医发展之初对脏腑问题的两种视角(联系视角与解剖视角)开始思考,基于《脉经》前后的经典文献梳理《脉经》文本,得出《脉经》脏腑讨论的初步认识,即王叔和讨论了传统藏象视角认识下的脏腑生理、病理、诊断与经脉腧穴的联系,而各种古代文献的重组、编排、归纳则提示藏象理论的系统构建在此时发生,并且已经纳入经脉的相关内容;《脉经》卷六集中体现了王叔和对“脏腑-经脉一体化”的理论构建和临床观察,《脉经》对于脏腑病候进行了仔细梳理,并注重病候、诊脉、脏腑与腧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论《脉经》对妇科的学术贡献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薛益明周晓虹关键词脉经妇科学术探讨《脉经》为晋代太医令王叔和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其在诊断学上的贡献早已为医学界所公认,而对有关妇科的学术贡献则显得挖掘不够。现就这方面内容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婷 《北京中医》2009,(3):201-203
王叔和《脉经》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晋前经典医籍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是一部汇集魏晋前医籍之大成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该书的研究,或著于目,或版于世,或撰于文。本文从书目著录、影刻复刻、论文阐述三个方面,对《脉经》一书历代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旨在对今后《脉经》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寸口脉求真     
罗化云 《陕西中医》2009,30(6):764-765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脉诊,自从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问世以来,该书被奉为脉学圣典,一直沿用至今。但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来讲,传统的诊脉法有一定的误差,主要表现在关于寸脉的诊断方面。  相似文献   

8.
晋·王叔和所撰《脉经》引前代医家著作,不仅对脉学影响颇深,对后世文献研究亦大有裨益。对《脉经》和《金匮要略方论》的共有条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文字出入较大者50余条,分别从症状和方剂对其进行讨论,有《脉经》症状、方剂多于《金匮要略方论》者,有《金匮要略方论》症状、方剂多于《脉经》者,同时也有文字出入较大者。王叔和在书中保留了大量古医书原文,为现阶段研究经文提供了良好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从《脉经》看《金匮要略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经》卷八、卷九保存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两书中的相关内容,发现:《金匮》中“脏腑经络先后病”及“五脏风寒积聚病”的许多内容在《脉经》中没有反映;《金匮》中的许多方证原文《脉经》未记载;妇人病的内容,《脉经》明显比《金匮》多;《脉经》原文有助于对《金匮》的理解。认为:造成两书内容差异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脉经》对《金匮》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脉经》10卷,西晋·王叔和撰.王叔和,名熙,叔和为其字.高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一说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代不详,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  相似文献   

11.
月经过少首见于晋代王叔和《脉经》,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两天,经最少于正常,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笔者于2000年1月-2006年1月采用自拟理血汤治疗月经过少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仲景对脉学真正的贡献不只是在于书中所保留的各种详细脉诊法则与实例,而是承上启下地将中医脉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仲景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简便准确的特点,虽然尚有三部诊脉法,但是在书中主要以寸口脉诊法为主,这为后世"独取寸口"的脉诊诊法奠定了主基调。其次,仲景之后的王叔和对于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王叔和在整理过程中必然对于《伤寒论》特色—脉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叔和的《脉经》也引用了很多《伤寒论·平脉法》和《伤寒论·辨脉法》的内容,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亦是足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徐莺  段永强  牟德海 《新中医》2017,49(5):171-172
<正>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平胃丸本为晋·王叔和《脉经》的古医方,而在敦煌遗书《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全篇内容(以下称"敦煌古医方平胃丸")与王叔和《脉经》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敦煌古医方平胃丸的组成、用法、方证可以补缺王叔和《脉经》方剂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和临床价值。已有研究显示敦煌平胃丸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书目著录、影刻复刻和论文阐述三个方面,对《脉经》一书的主要文献研究进行梳理。1、通过对书目著录的分析,有以下发现。卷数有异:《脉经》大都为十卷本,然清代《天一阁藏书总目》、《带经堂书目》、《季沧苇藏书目》分别著录为“六卷”、“七卷”,疑此三本为叔和十卷本之残本。按时代划分,《脉经》版本有宋版、元版、明版、清版之分。  相似文献   

15.
《脉经》由西晋时期的王叔和所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对中医理论及临床都有重要意义。译者杨守忠的《脉经》英译本The Pulse Classic:A Translation of the Mai Jing是迄今为止首部全译本,在海外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但目前关于《脉经》英译的相关研究较少。深度翻译是一种提供原文本历史文化语境的补偿性翻译策略,而副文本是实现深度翻译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在深度翻译视角下分析杨译本《脉经》的副文本内容,并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杨译本《脉经》中包括丰富的副文本内容,使用了深度翻译策略,深度翻译有使译者显现、提升译本深度和丰富译本文化形象和体现中医药文化异质性等作用。研究认为深度翻译适合翻译中医药典籍这种兼具学术与文化信息的文本,译者应为读者补充理解文本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提高译本的接受程度,尽量消弭历史距离和语言文化差异给读者造成的理解障碍,从而传递中医药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16.
《脉经》引用古佚医书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为晋代王叔和编撰。在这部重要的医学著作中,不仅汇集了魏晋以前各家有关脉学的理论,并全面系统地加以阐述,为脉学理论自成体系作出了贡献,还由于引用了诸多现已不传于世的古佚医书,在文献研究以及古医籍辑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脉经》成书于魏晋,距《素问》成书时间较近。《脉经》中引用大量《素问》内容,可借以校勘现存《素问》版本中因流传久远而出现的诸多错误。本文利用《脉经》校勘《素问》,指出《素问》中存在的误字、脱文、倒错的情况,表明《脉经》在校勘《素问》中所发挥的作用,强调他校对恢复古籍原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据《脉经·自序》:“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可知,《脉经》一书保存了大量魏以前医学文献.文章对《脉经》与其所引现存世古医籍《素问》《针经》(《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脉经》文字之56%与这五部医籍的记载相合,除此之外出典不明之条文,多数是汉以前古医籍之遗文,或是上述五部医书之脱文.该文为揭示《脉经》一书的成书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脉经》魏·王叔和撰.全书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今考《脉经》,其中有22篇内容引用了《难经》条文,涉及《难经》20难.本文将《脉经》与《难经》共有条文进行了比较研究.文字几乎相同者仅见1篇;文字出入较大者仅见2篇;除前两种情况,其余19篇,文字略有出入,但并不影响对经文的正确理解.此外,叔和在撰集《脉经》时,亦对《难经》条文进行了组合与离析.这是《脉经》“类例相从”之体例所决定的.这一比较研究,不仅对《脉经》一书的成书基础及其本质的探析有所裨益,对《难经》一书的校勘与整理亦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登岭  赵红霞 《河南中医》2012,32(3):296-296
对《中医杂志》2000年9月第41卷第9期“脉弦滑质疑”一文的有关论点提出商榷意见,认为脉弦滑在《脉经》中有鲜明论述,这种(脉象的)组合是可以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