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PTEN和Beclin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7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45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标本自噬相关基因PTEN和Beclinl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PTEN和Beclin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和43.6%,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的77.8%和73.3%(P<0.05);PTEN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包膜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无关(P>0.05);Beclinl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包膜侵犯程度、性别、年龄无关(P>0.05).PTEN与Beclin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2).结论 自噬相关基因PTEN和Beclin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下调,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组织蛋白酶D(Cath D)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GR5和Cath D在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局部包膜侵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G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42/67)、2.99%(2/67),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5%(47/67)、4.48%(3/67),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包膜侵犯组织中,LGR5、Cath 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无局部侵犯者(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病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与病人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PTEN和VEGFPCNA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TEN和VEGF、PCNA、bcl-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20名正常胃黏膜中PTEN、VEGF、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47%(33/68),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0%(20/20)(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5%(51/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2/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4%(50/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20%(4/20),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4%(37/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5%(1/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PCNA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VEGF、PCNA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4.
陈亮  戴殿禄  崔国忠  李杰  杨猛 《河北医药》2012,34(13):1939-194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及Livin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及40.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Liv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0.0%及58.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表现高表达,而PTEN则表现低表达,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ivin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提示Livin和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能力的重要基因指标。  相似文献   

5.
P63和PTEN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63和PTEN蛋白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NPC、25例癌旁黏膜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P63和PTE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转移的关系。结果在NPC中,P63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0/68)和52%(35/68)。P63蛋白表达与NPC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PTEN蛋白表达与NPC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p63和PTEN基因表达与细胞恶性增殖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研究NPC的发生发展和判断患者预后是一个较可靠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物钟基因CLOC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LOCK基因在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LOCK基因阳性表达分别为68.9%(51/74)和40.5%(30/74)。两类组织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OCK基因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CLOCK基因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重要关系,但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关系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MTA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A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浸润转移及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中MTA1基因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A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MT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MTA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MTA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真  郝小军  陈静 《河北医药》2012,34(7):979-981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MMP-7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与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和MMP-7蛋白在5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食管正常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82%和6.67%;MMP-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食管正常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9.09%和1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MMP-7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2)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MMP-7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r=0.487,P<0.05)。结论β-catenin和MMP-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例组织石蜡标本BRMS1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50例、甲状腺腺瘤50例、正常癌旁组织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50例。结果 BRMS1蛋白表达在正常癌旁组织阳性49例(98%)和甲状腺腺瘤阳性48例(96%),均显著高于癌组织(阳性20例,40%)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阳性10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RMS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表达均显著下降,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下降更为明显。BRMS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转移灶低表达可能与其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PTEN和DNA含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和DNA含量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TEN在78例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癌标本中DNA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TEN蛋白总缺失率为42.3%,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1%和26.7%(P<0.05),其表达缺失率随TNM分期增加而上升,分期越晚表达缺失率越高.PTEN缺失率高者生存时间短.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在1.04~1.93.异倍体肿瘤24例,DI值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肺癌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TEN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将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PTEN蛋白的阳性率为30.00%(12/40),癌旁肺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率为100.00%(40/40)。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χ2=37.48,P〈0.05),其中在中-高分化的癌中PTEN的阳性率为83.33%(15/18),在低分化癌中其阳性率为27.27%(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P=0.00);临床分期,I+II期PTEN的阳性率为70.83%(17/24),在III+IV期阳性率为31.25%(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P=0.01);在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EN的阳性率为80.00%(16/2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其阳性率为35.00%(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5,P=0.00)。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PTEN蛋白的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及80例胃癌组织中PTEN、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TEN阳性率为52.5%(40/80)、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在正常胃黏膜阳性率为10%(2/20),胃癌组织阳性率为53.8%(43/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MVD(P〈0.01),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胃癌PTEN基因失活可能通过增加VEGF的表达来促进血管形成,导致肿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PP1R3mRNA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53例直肠癌癌肿组织、第一枚淋巴结和复发/转移灶中PPP1R3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有62%(33/53)的直肠癌组织中出现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而正常对照结肠壁组织无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依据术后病理所确定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状态,有淋巴结转移者PPP1R3mRNA基因突变率为66%(23/35),比无淋巴结转移者异常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与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肿的形态及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癌肿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转移组织中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更高。结论直肠癌PPP1R3mRNA基因异常与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等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相关,术前可用于判断直肠癌的局部浸润状况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术后用于预测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可能起到一定的判断作用,特别是对Ⅱ期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云春  于秀梅  舒丽莎 《河北医药》2012,34(18):2735-2737
目的探讨VEGF和PTEN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和PTEN的表达。结果 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在恶性肿瘤组中临床Ⅲ/Ⅳ期较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表达增强(P<0.05),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卵巢癌组织中PTEN表达状况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正常卵巢组织中均表达PTEN。在恶性肿瘤组中,VEGF在临床Ⅰ、Ⅱ期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高中分化组明显高于于低分化组(P<0.05),VEGF和PTEN表达呈正相关(r=0.297,P=0.029)。结论 VEGF过表达和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这两种蛋白可能共同促进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5.
WWOX及P53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云昌  曲华  王凤安 《河北医药》2010,32(21):2959-2961
目的探讨WWOX(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基因及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WWOX及P53基因在35例大肠癌组织及14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WWOX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突变型)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WOX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P53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WWOX与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WWOX与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442,P=0.008)。结论 WWOX、P53(野生型)基因同为抑癌基因,且两者之间在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协同作用,联合评价其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自噬基因Beclin1、MAP1LC3B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自噬在胆囊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Beclin1、MAP1LC3B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同期手术切除的胆囊炎性疾病组织为对照;统计Beclin1和MAP1LC3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胆囊癌组和慢性胆囊炎组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和78.3%,MAP1LC3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8%和7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和MAP1LC3B在不同年龄、性别、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周围脏器侵犯情况、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Beclin1和MAP1LC3B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 胆囊癌组织中Beclin1和MAP1LC3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胆囊炎性疾病组织;Beclin1和MAP1LC3B的表达水平与胆囊癌侵袭能力及TNM分期有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提示Beclin1和MAP1LC3B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PI3 K/PTEN/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具有重要的细胞调节功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宫颈鳞癌中该通路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拟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mTOR和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该信号转导途径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7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mTOR和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TOR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组织85.7%(P<0.01)。PTE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0%,显著高于宫颈鳞癌组织70.0%(P<0.01)。mTOR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宫颈鳞癌组织中随着mTOR表达的增强,PTEN表达的阳性率降低。二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 mTOR蛋白的高表达和PTEN蛋白的低表达对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邵建富  王敬瑄  郑宝军  冯俊伟 《河北医药》2012,34(22):3370-3372
目的探讨正常胃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D44v6和ICAM-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在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联合检测CD44v6和IC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CD44v6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ICAM-1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上述两指标,能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准确的判断胃癌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