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局部微量泵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方法 32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经内瘘局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50±26)万U治疗;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血管给予尿激酶100万U滴注.观察比较2组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内瘘再通率及局部出血、鼻衄、牙龈出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便潜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微量泵入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尿激酶用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栋  周凤  徐彩 《中国当代医药》2013,(31):162-163
目的 比较两种药物溶栓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进行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单纯尿激酶与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疏血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栓再通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栓再通时间、PT及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不通的情况而转为手术进行取栓治疗.对照组再通率为58.33%,实验组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疏血通综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溶栓效果优于单纯用尿激酶溶栓的效果,再通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动静脉内瘘栓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30例为试验组,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同期患者35例为对照组,单纯给予尿激酶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全面溶栓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栓塞再通率为83.3%(25/30),再次栓塞率为10.0%(3/30);对照组栓塞再通率为51.4%(18/35),再次栓塞率为25.7%(9/35).试验组再通率和再次栓塞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动静脉内瘘栓塞,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药物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疗效的分析,以探讨简单、安全、有效的溶栓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动静脉内瘘血栓25例次,在彩超引导下注射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进行局部血栓溶栓治疗。溶栓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尿激酶注射液25万U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在5 min内推注完成;第二步: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 000U静推,2 min内完成;第三步:用尿激酶注射液25万U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在30 min内泵推完成。结果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成功21例次,失败4例次,成功率84%,无不良反应发生。比较血栓溶栓前后APTT、P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结论使用药物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栓溶栓,操作简单,过程安全,有效率高,减轻患者痛苦,为血液透析患者立即开通血管通路,使透析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静脉内瘘吻合口恒速注射尿激酶溶栓在治疗急性闭塞的疗效方法对11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应用吻合口恒速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及尽早进行相应护理干预。使用7#头皮针在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端或血栓形成远心端2~3cm处(针尖指向内瘘侧)穿刺后按医嘱恒速缓慢注入尿激酶溶液(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50万U),持续2~4小时,每天使用1~2次,连续使用2。3天。溶栓时在距动静脉内瘘吻合口或血栓位置上方约10~15cm处扎止血带,止血带松紧适宜,每60min松开5分钟后重新扎上止血带。结果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患者及时治疗、护理,内瘘24小时后溶通,可成功完成一次有效透析治疗;3例移植血管内瘘多次溶通后再堵塞。结论尿激酶直接注入动静脉内瘘吻合口溶栓,成功率高,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淑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658-2659
目的:观察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溶栓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因动静脉内瘘闭塞住院的20例患者,采用UK溶栓治疗,辅以溶栓后护理,分析闭塞的动静脉内瘘溶栓后再通率及影响因素。结果2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14例再通,6例无效,复通率为70%。再通患者闭塞时间均在12 h以内,血栓形成长度小于30 mm。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血栓形成长度越短,治疗效果越好。溶栓治疗后辅以正确的护理更有助于患者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堵塞时用尿激酶溶栓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方法将21例血透患者在动静脉内瘘堵塞时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按溶栓成功与否分成两组,观察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21例患者共行35例次溶栓治疗,其中28例次溶通,溶通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短于溶栓失败组。溶通组再栓塞的发生率与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糖尿病患者再次栓塞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尿激酶溶栓的常见副作用为皮下出血、鼻衄、牙龈出血,发生率很低,未见消化道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溶栓效果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无附壁血栓及糖尿病有关。溶栓时机应选择在内瘘栓塞24h以内,最多不超过36h。溶栓观察时间应在72h以上。溶通后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可预防溶通后再发栓塞。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一旦闭塞,对患者的精神、身体、生活都会造成创伤,所以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使其再通。2007年1至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尿激酶溶栓技术对5例患者实施动静脉内瘘血栓再通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静脉内瘘因血栓形成闭塞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自体动-静脉内瘘溶栓置管和人造血管内瘘溶栓置管后,每日用25万U的尿激酶+5%GS 250mL由导管的端孔及留置针的另一端持续缓慢滴入内瘘静脉内。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10例次,8例次效果显著,内瘘再通,血流量可达250mL/min,完全可满足血液透析需要,2例次溶栓失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身体器官组织的栓塞现象,皮肤黏膜瘀斑瘀点亦无出现。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内瘘闭塞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溶栓疗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溶栓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用内瘘穿刺针穿刺靠近血栓部位的内瘘静脉端,经内瘘穿刺导管间断注入尿激酶;另选外周静脉缓慢滴注肝素盐水。两者联合治疗血栓形成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本组52例患者,溶栓治疗成功40例,失败12例,成功率76.9%;治疗时间为0.5~4 h,平均治疗时间2h。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降低了患者再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血栓处局部静脉推注尿激酶20万u溶栓,30min后局部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尿激酶30万u,观察再通情况。结果:64例患者成功再通55例,失败9例,再通患者平均再通时间2.2h。结论:应用尿激酶静脉注射进行内瘘阻塞溶栓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周红梅 《安徽医药》2010,14(6):716-717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1例,同期未开展溶栓治疗时的35例为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的46例为溶拴组,溶栓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血管再通指征及再通4周内再闭塞指征。结果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8.63%,4周病死率分别为3.92%,出血发生率为1.96%,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88%,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1.76%,休克发生率为3.92%。溶栓组的冠脉再通率为71.4%,溶栓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对比2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及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2.2%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瑞替普酶组48例,尿激酶组50例,分别以瑞替普酶36mg、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开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注射用瑞替普酶( r-PA)与注射用尿激酶( 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r-PA组(24例)与UK组(26例)。r-PA组患者予以r-PA溶栓治疗,UK组患者予以UK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情况(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UK组,出血发生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于UK,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3例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或200万U治疗,应用临床指标或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评价溶栓再通率,并记录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为62.79%,无并发严重出血.结论:国产尿激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晋江市安海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入院时起病6h内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改良组采用尿激酶50~75万U,30min内静脉滴注,继以尿激酶50~75万U以10~15万U/h微注泵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h、2周和4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观察颅内和其他系统是否有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24h、2周和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溶栓前与溶栓治疗后2周、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89.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16.2%。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减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静脉溶栓方法在AMI(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及PLT(血小板)变化。方法将95例AMI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UK(尿激酶)30万U静推,120万U静滴溶栓治疗AMI;对照组47例,UK静滴溶栓治疗AMI,研究两组治疗后再通率和PLT变化。结果观察组溶栓再通率和PLT聚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栓再通率为64.58%,对照组为51.0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观察组比对照组溶栓再通率高且PLT聚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心绞痛发生,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