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我院自2007年至今采用经病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后外侧植骨6钉3椎内固定治疗20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随访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58~75岁,骨折节段:T12骨折6例,L1骨折9例,L2骨折2例,L3骨折2例,L4骨折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5~7)d,均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系统6钉3椎体内固定,(均采用GSS系统)手术未做任何减压17例,经一侧椎板减压3例。术中2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新鲜胸椎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方法 对25例1个节段骨折13例,2个节段骨折7例,3个节段骨折5例.选择一侧或两侧椎弓根相对完整的伤椎.且根据椎体骨折块的方向,植入椎弓根螺钉,在伤椎上下端复位的同时,通过直接撑开或挤压伤椎椎弓根钉,使得塌陷的椎体高度恢复,恢复解剖序列.结果 所有25例随访18~24个月,均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后路伤椎固定无一例椎弓根钉松动及断裂.伤椎复位后无高度丢失.结论 伤椎置钉技术对新鲜胸椎骨折的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正>从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应用AF、G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胸腰椎骨折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22~76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6例,车祸伤11例,重物砸伤5例;受伤部位:T51例,T102例,T115例,T1212例,L116例,L24例,L32例;Denis骨折分型:压缩性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57-135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另一侧置钉固定在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5例应用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一侧植骨对侧置钉为实验组,44例行跨伤椎后路内固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变化。结果:术后随访16~38个月,平均28.6个月。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改善和Cobb角恢复相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椎体内植入另一侧置钉,能即刻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外形,重建脊柱的生理结构,是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功  张井泉  耿春辉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13-1513,1566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posterolateral fusion,PL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价值。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1例,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6例,其他5例。按照Denis分型:单纯压缩骨折11例,爆裂骨折21例。骨折共累及椎体32椎,T102椎,T113椎,T128椎,L1 10椎,L25椎,L34椎。均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评价内容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2min,平均失血量420ml,供骨区并发症发生率25%。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术后3月内固定椎弓根钉断裂1例,供骨区疼痛或不适8例,发生率25%。结论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的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U形可折断椎弓根螺钉利用椎旁肌间隙通过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共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22~60岁。T11骨折4例,T12骨折13例,L1骨折17例,L2骨折6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均为爆裂型骨折,椎管占位小于1/3。依据AO分型,均为A型或B1型损伤。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微创组)20例采用U形可折断椎弓根钉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手术方法于伤椎上下一个节段植入椎弓根钉;B组(开放手术组)20例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开放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VAS评分、X线暴露时间、远期随访结果。结果: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早期缓解疼痛等方面较开放手术组有显著优势,在X线暴露时间和远期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U形可折断椎弓根螺钉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好,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无需特殊器械,不增加X线暴露。  相似文献   

7.
胡豇  刘仲前  王跃  万仑  唐六一  张耀明 《四川医学》2012,33(9):1557-1559
目的探讨经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6月,采用经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腰椎爆裂骨折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3~67岁;L118例,L212例,L39例,L43例,均为新鲜单节椎骨折。结果随访1~7年,平均3.6年,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术前平均36.3%(13%~50%)和平均77.2%(31%~86%),术后恢复至平均93.2%(91%~96%)和平均96.5%(91%~98%)。术前Cobb角平均22°(12°~37°),术后平均5°(0°~9°)。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按ASIA标准均恢复1.5级以上。结论经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恢复腰椎序列及椎管容积,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来固定脊椎 ,是脊椎固定方法的一个飞跃 [1 ] ,AF椎弓根螺钉又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一个明显进展。我院 1995年 3月~ 1998年 3月 ,应用 A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10 7例 ,共计 112个伤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7例 ,男 74例 ,女 33例。年龄 16~ 72岁 ,平均 39岁 ;损伤节段 :T1 1 10例、T1 2 3 0例、L1 41例、L2 16例、L36例、L44例。骨折按 Denis分型 [2 ] : 度以上屈曲压缩型骨折 8例、爆裂骨折 5 3例、安全带型骨折 14例、骨折脱位32例 ,其中并发脊髓神经损伤 5 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 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正常的骨小梁结构,恢复伤椎的生物力学强度;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承载应力,达到脊柱稳定的目的 ;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2年3月~2007年9月选用AF、Uss、Gss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70例,经6~24月随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坠落伤50例,交通伤16例,砸压伤4例。损伤节段T1210例,L142例,L218例。骨折类型: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后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及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11例典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螺旋CT对脊柱T8~L4节段进行扫描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随后进行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上伤组(后路上位伤椎6钉2棒固定)、右伤...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33-43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年2月~2013年12月41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8例;年龄22~56岁,平均(38.5±11.5)岁;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23例,重物砸伤4例。骨折部位:T11骨折2例,T12骨折5例,L1骨折14例,L2骨折14例,L3骨折2例,L4骨折4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对内固定术前、内固定术后、拆除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价,摄胸腰椎正侧位片计算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见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2个月,平均(20.6±5.4)个月。与内固定术前比较,内固定术后、拆除内固定前、拆除内固定后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改善(P<0.05),伤椎前后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明显减小(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良好,在严格掌握相关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个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辛宏力 《中国现代医生》2012,(29):155-156,158
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2月~2011年2月共对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治疗,年龄20~72岁,平均39.6岁,男51例,女9例。其中跨伤椎固定38例,经伤椎固定置钉22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通过对两种手术方法术前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后凸Cobb角比较,显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后,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后凸畸形效果好于跨伤椎组(P<0.01)。经伤椎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跨伤椎组发生断钉1例,松动1例。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较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有较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我院应用脊柱后路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5例,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14例;年龄21~54岁,平均37.3岁;骨折部位:T112例、T1216例、L123例、L29例、L35例;受伤原因:塌方压伤27例、交通伤17例  相似文献   

15.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2008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的42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双侧或一侧椎弓根完整,椎体下半部或下终板无爆裂的患者,采用后路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前、术后随访摄片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物有无松动。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术后对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恢复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增强了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能有效预防术后远期发生椎体塌陷,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后路内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后路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T113例,T1221例,L123例,L29例。结果56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椎管占位25%-75%(平均37%),椎体压缩40%-70%(平均56%),cobb角21.5°-42.3°(平均29°)。术后椎管内占位5%-20%(平均13.6%),椎体高度65%-98%(平均82.5%),cobb角3.1°-9.3°(平均5.6°)。长期随访术后cobb角丢失〈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 mm。结论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方法,与单纯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年开始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31例已平均随访9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胸腰椎骨折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7~58岁,平均39岁.损伤节段:L121例,L28例,T126例,L34例,T114例,L43例.高处坠落伤36例,交通伤6例,其他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松质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植骨方式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伤椎 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术后疼痛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伤椎 Cobb 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改善,并且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缓解(P <0.01),但术后15个月时因内固定物已取出,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从而再次引发腰背痛。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伤椎椎板融合增加了伤椎后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但内固定取出后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导致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临床应考虑多种植骨方式结合来治疗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9.
刁天华  周富道  张敬标 《海南医学》2014,(12):1818-1820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腰椎骨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伤椎植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同时随访两组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随访时,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不仅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而且可提高伤椎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腰椎岬部裂腰椎滑脱、腰椎肿瘤、及腰间盘突出等32例,部分椎弓根钉出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24~65岁,平均40岁;胸腰椎外伤平均手术时间为3天,胸腰椎爆裂骨折16例,其中T12骨折4例,L1骨折7例,L2骨折5例.伤椎术前Cobb角20~35°,平均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