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程劲 《健康研究》2009,29(1):20-24,F0003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阳性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0例肾活检明确诊断的IgAN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利用足细胞的标记蛋白Podocalyxin(PCX)标记尿液和肾组织足细胞,采集IgAN患者肾活检时临床资料、肾活检光镜结果,其中光镜参照Hass分级,各项病理指标参照Fofi半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分,荧光显微镜观察肾组织足细胞PCX荧光表达程度,电镜观察足细胞足突形态学改变。结果①尿足细胞阳性的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平均动脉压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降低(P〈0.05);②光镜示尿足细胞阳性的IgAN患者肾小球硬化程度、新月体发生率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P〈0.05),而两组比较,系膜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血管硬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组织足细胞PCX抗体荧光表达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和球性硬化处足细胞PCX抗体荧光表达缺失;④电镜观察提示,无论是否伴足细胞尿,其足细胞足突均可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结论足细胞尿是反映肾脏疾病轻重的一个指标,与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IgA对IgA肾病(IgAN)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影响kAN预后的病理和临床因素。方法:分析53例IgAN患者血清IgA以及Katafuchi积分、24小时尿蛋白、年龄及高血压等对IgAN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结果:①IgAN组血清IgA明显高于非IgAN组及对照组,病理损害较重的Ⅳ-V级组血清IgA明显高于病理损害较轻的I-Ⅲ级组;②与病理损害较轻的I-Ⅲ级组相比,病理损害较重的Ⅳ-V级组Katafuchi积分、24小时尿蛋白、年龄及高血压均明显增高。结论:IgA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血清IgA的升高对IgAN的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意义。Katafuchi积分能较满意地判断IgAN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高血压、持续性蛋白尿是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小鼠肾组织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含量及其mRNA表达的特点及益肾汤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联合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法复制小鼠IgAN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益肾汤高浓度治疗组和益肾汤低浓度治疗组。FQ-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PAl-1mRNA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小鼠肾组织PAI-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肾组织PAl-1含量及其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益肾汤低浓度及高浓度组小鼠肾组织PAl-1含量及其mRNA表达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汤低浓度及高浓度组之间PAI-1含量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N肾组织PAl-1含量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益肾汤可显著减少IgAN小鼠肾组织中PAI-1的含量及抑制其mRNA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gA肾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和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激素类药物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火把花根片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血压(BP)、尿红细胞相位计数以及血清肌酐(Scr)四项临床指标方面较治疗前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出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在IgA肾病治疗中所发挥的功效;同时两组患者在肠胃道反应、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IgA肾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同时安全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槐杞黄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槐杞黄对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影响,探讨槐杞黄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槐杞黄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槐杞黄组建立1gA肾病模型,槐杞黄组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应用定量尿沉渣计数法检测尿红细胞个数,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IgA沉积强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nephrin及podoc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皮质nephrinmRNA和podocinmRNA的表达。结果①槐杞黄组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槐杞黄组大鼠肾组织病变,较模型组减轻;③槐杞黄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odocin表达量较模型组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槐杞黄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mRNA及podocin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④槐杞黄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及podocin的不连续斑片状、团块状异常分布,较模型组改善。结论IgA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出现表达变化及分布异常,槐杞黄能降低IgAN大鼠尿蛋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及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的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 ,AnnexinV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和肿瘤MiaPaCa -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中 ,细胞培养液不含FCS时 ,超声波刺激时间为 6min、 11min和 2 0min的剂量组 ,其吸光光度值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性增高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 0 1) ,其细胞增殖峰值在 11min。细胞培养液含 5 %FCS时 ,超声波刺激不同时间的剂量组的吸光光度值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增高 ,并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 0 1)。 (2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肿瘤细胞超过一定时间后 ,少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 ,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增多 ,凋亡程度也逐渐加重。其中超声波刺激时间为 60min、 80min和 10 0min剂量组的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短时间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能促进细胞增殖 ,超过一定时间则会抑制细胞生长 ,甚至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肾炎宁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宁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临床效果颇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IgA肾病血清IgA1 、多聚体IgA1 和单体IgA1 水平 ,探讨IgA肾病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Jacalin亲和层析对IgA肾病患者 (43例 )血清分离 ,得到Jacalin结合蛋白 ,测定总IgA1 浓度 ;将Jacalin结合蛋白用排阻层析法进一步分离 ,测定多聚体IgA1 和单体IgA1 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IgA肾病组血清总IgA1 [(0 .72± 0 .2 0 )mg/ml]、多聚体IgA1 [(0 .0 97± 0 .0 4 2 )mg/ml]和单体IgA1 [(0 .42 4± 0 .1 50 )mg/m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 (P <0 .0 0 1 ) ;多聚体IgA1 与单体IgA1 的比值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中IgA1 的两种形式均有所增加 ,有可能在IgA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JEC)的影响.方法 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氨噻唑蓝(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正常人牙周膜细胞生长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高浓度组JEC细胞数及吸光度 (A)值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各浓度组正常人牙周膜细胞的A值和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见细胞凋亡,各浓度组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JEC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IgAN患者肾组织整合素αvβ3、纤维连接蛋白(F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并与病理和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αvβ3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表达逐渐增强,并在系膜细胞,上皮细胞,部分肾小球新月体表达;Ⅰ-Ⅳ级病变肾小球αvβ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6.18±0.98,19.58±0.99,28.35±1.99,17.72±2.17)%,Ⅲ级达峰值,Ⅳ级反而降低(P〈0.05);表达强度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0.52~0.79,P〈0.05)。Ⅰ-Ⅲ级病变时,肾小球内αvβ3与尿蛋白、肾小球硬化率、肾间质CTGF及小球内Fn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阳性、IgA或Fn毛细血管袢和系膜区沉积组肾小球内αvβ3表达高于、eGFR低于单纯系膜区沉积组(P均〈0.05)。结论整合素αvβ3与IgAN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和肾小球硬化有关,其高表达可能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血管病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活检病例1833例,其中IgA肾病1093例,非IgA肾病740例。采用方差检验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093例IgA肾病中有肾血管病变者426例,占39%,在740例非IgA肾病中存在肾血管病变者为182例占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IgA肾病的肾血管病变中,主要是以肾小动脉内膜增厚、纤维化及管腔狭窄病变为主。IgA肾病各亚型中存在肾血管病变的分布为:轻微病变型22.5%(36/160),局灶节段增生型41%(195/476),系膜增生型39.1%(135/345),硬化型93.1(27/29)。此分布的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gA肾病通常会伴有多种肾间质血管病变,并且血管病变与IgA肾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密切相关,提示肾血管病变是影响IgA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半乳糖水平。方法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20),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18),正常对照组(n=18)。用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亲和ELISA法测定IgA1与VVL的结合力,间接反映IgA1的半乳糖水平,结合力高提示IgA1半乳糖水平低。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患儿血清IgA1分子与VVL结合力[(0.34±0.09)U]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6)U]及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0.28±0.08)U](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呈低半乳糖基化。  相似文献   

13.
An association between celiac disease and IgA nephropathy (IgAN) has been suggested. In celiac disease, in addition to circulating in serum, IgA-class tissue transglutaminase (tTG) autoantibodies are deposited in the small bowel mucosa and extraintestinal organs. In this case series of IgA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celiac disease, we studied whether celiac disease-type IgA-tTG deposits occur in kidney biopsies. The study included nine IgAN patients, four of them with celiac disease. At the time of the diagnostic kidney biopsy serum tTG autoantibodies were measured and colocalization of IgA and tTG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frozen kidney biopsies. Three IgAN patients with celiac disease had IgA-tTG deposits in the kidney even though in two of these the celiac disease diagnosis had been set years later. These deposits were not found in a patient with already diagnosed celiac disease following a gluten-free diet. Of the five non-celiac IgAN patients, three had IgA-tTG deposits in the kidney. We conclude that tTG-targeted IgA deposits can be found in the kidney biopsies of gluten-consuming IgAN patients but their specificity to celiac disease seems limi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半乳糖水平。方法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20),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18),正常对照组(n=18)。用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亲和ELISA法测定IgA1与VVL的结合力,间接反映IgA1的半乳糖水平,结合力高提示IgA1半乳糖水平低。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患儿血清IgA1分子与VVL结合力[(0.34±0.09)U]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6)U]及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0.28±0.08)U](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呈低半乳糖基化。  相似文献   

15.
刘茂林 《健康研究》2012,32(2):147-151
IgA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在肾脏组织局部、血浆及尿液中的含量发生变化.VEGF/VEGFR通过改变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诱导细胞外基质合成、血管生成障碍等机理参与IgA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6.
186例成人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明  张浩  季迎  刘俊  徐果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702-704
目的研究成人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性. 方法将我科于1996年8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成人IgAN186例按照年龄分成2组,根据各年龄组的临床及其组织学特点进行临床与病理分型的分析. 结果 186例成人IgAN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占122例(65.6%),其次是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分别占28例(15.1%)和25例(13.4%).老年组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青壮年组.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占67例(36%),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肾小球肾炎,分别为47例(25.3%)和35例(18.8%). 结论成人IgAN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且有一定特点.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小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IgA肾病(IgAN)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84~2005年6月经皮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小儿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IgAN临床以单纯血尿最常见(36.8%),其次是血尿伴蛋白尿(31.6%);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以肾病综合征最重,其次是血尿伴蛋白尿,易合并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G+IgM型多见,单纯血尿、血尿伴蛋白尿以IgA+IgG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结论:小儿IgAN的临床及病理分级与治疗及其预后有关,只有通过肾活检病理检查才能更好地认识小儿IgAN,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客观的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