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应用鼻咽镜,语图仪与计算机技术,对45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保守治疗前后的语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戴阻塞器并行语音训练2.5-3年,腭咽闭合不全改善率达33.33%,语图仪分析示语图谱纹较前清晰着色加深,共振峰值接近正常,噪音起始时间负值极少出现,提示腭咽闭合功能良好,口腔不良习惯改正。  相似文献   

2.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协调异常的训练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协调异常患者以闭合不全(VPI)表现为主,仅靠主要判听或某一项检查骓以确诊,其治疗原则也不同。本文采用主客观检查方法对术后有VPI表现者进行综合检查评价,并对其中确诊的12例腭咽闭合协调异常患者进行针对性腭咽闭合协调功能训练,1-6个月后,所有患者腭咽闭合功能均达到说话时所需水平,配合发音技巧训练后,语音清晰度均提高到80%以上,说明对腭裂术后有类似VPI表现者应进行综合评价,对腭  相似文献   

3.
联合应用鼻咽镜、语图仪与计算机技术,对45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保守治疗前后的语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戴阻塞器并行语音训练2.5~3年,腭咽闭合不全改善率(IRVPI)达33.33%,语图仪分析示语图谱纹较前清晰,着色加深,共振峰值(F2,F3)接近正常,嗓音起始时间(VOT)负值极少出现,提示腭咽闭合功能良好,口腔不良习惯改正。鼻咽镜、语图仪与计算机分析技术用于腭裂病理性语音分析,评价矫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提高对腭裂语音的矫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腭裂患者声门爆破音临床特点及其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声门爆破音对腭裂术后患者各辅音及语音的影响及其特点,探讨声门爆破音矫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主观判断与语图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2例腭裂术后或二期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正常并确定有声门爆破音的患者进汉语辅音及音节发音分析,对伴有声门爆破音的辅音归类及统计分析。采用以汉语发音为基础的矫治方法对其中12例患者进行系统性矫治训练,并对训练前后语音及辅音清晰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声门爆破音在腭裂患者普通话中主要影响不送气性塞音、塞擦音;其次是送气性塞音、塞擦音;然后是擦音,鼻辅音不受 其影响。对12例患者进行系统训练治疗后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平均32%提高到训练后的85.5%,辅音清晰度从平均41.2%提高到85.1%。语音效果恢复良好。结论:声门爆破音主要影响辅音尤其塞音、塞擦音等的清晰度进而影响语音清晰度。采用本课题设制的以汉语发音为基础的矫治方法可有效矫治声门爆破音习惯,提高语音清晰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语音训练在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恢复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计算机语音信号分析系统对经语音训练的26例腭裂术后患者进行单元音头三个共振峰频率测试,语音训练重点对唇的协调性,舌的灵活性及下颌运动的准确性训练、结果表明,腭咽闭合完全者经语音训练代偿性不良习惯已基本矫正,语音清晰度显著提高。本文指出腭裂术后患者必须在腭咽闭合的基础上,语音训练才能打破异常的神经─肌肉模式,矫正代偿性不良发音习惯,获得清晰准确的语音。  相似文献   

6.
鼻咽纤维镜生物反馈治疗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鼻咽纤维镜生物反馈治疗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鼻咽纤维镜在直视监控下让患者按规定语音材料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发音练习,通过视一听反馈调节机制使患者自行调节腭咽部肌肉等结构功能以形成完全、持续的腭咽闭合,同时配合常规语音训练改善发音技能。结果共有8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5例患者腭咽闭合恢复正常,2例咽后壁瓣术后患者一侧孔闭合,另一侧孔仍为闭合不全状态,1例患者训练2次后中途退出治疗。结论鼻咽纤维镜能使病人在视一听反馈状态下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腭咽闭合功能,但主要适用于具有腭咽闭合潜能的患者,如边缘性腭咽闭合或腭咽闭合不连续等腭咽闭合协调异常等患者。  相似文献   

7.
语音训练在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恢复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语音训练在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恢复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计算机语音信号分析系统对经语音训练的26例腭裂术后患者进行单元音头三个共振峰频率测试,语音训练重点对唇的协调性,舌的灵活性及下颌运动的准确性训练。结果表明,腭咽闭合完全者经语音训练代偿性不良习惯已基本矫正,语音清晰度显著提高。本文提出腭裂术后患者必须在腭咽闭合的基础上,语音训练才能打破异常的神经-肌肉模式,矫正代偿性不良发音习惯、获得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8.
腭裂术后功能性语音不清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腭裂修复术后恢复了正常腭咽闭合功能,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语音障碍,需行语音训练治疗,而语音治疗的方法需根据发音器官存在的不同问题来决定。我们对110例腭裂术后语音不清患者进行腭咽功能等主客观检查评价,选出其中50例腭咽功能正常,语音清晰度在70%以下患者进行汉语发音语音学、语音病理学分析研究,并将其分为三类发音异常,即I类:发音部位异常,占50例患者的20%;II类:发音方式异常,占24%;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异常语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5例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8~25岁,平均17.6岁。采用行为疗法及有效的语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语语音清晰度检测和吹气试验。结果:经过12~20周的治疗,汉语语音清晰度和吹气试验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异常语音患者只要通过系列行为疗法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并配合有效的语音训练,就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和语音改善。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量UPPP手术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UPPP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我科自行建立的上呼吸道测量、分析系统.进行阻塞部位和程度检查;同时摄发/i/音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腭咽闭合点,按一定的比例切除多余的软腭。对18例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PSG监测和头影测量分析及语音评价,检验本法的效果。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8.89%.18例患者术后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质量和睡眠低氧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头影测量分析显示:18例患者腭咽闭合功能良好,患者术后进食无呛咳。语音检测显示:18例患者手术前后语音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UPPP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精确计算软腭切除量。计算机辅助的定量UPPP,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Hogan法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治疗大龄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3例腭裂术后VPI患者,年龄10~35岁,平均年龄20.4岁。所有患者均行Hogan法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定法评估患者语音情况,鼻咽纤维镜(NPF)评估腭咽闭合程度,并进行分级。平均随访时间13.3个月。结果 33例患者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术后语音清晰度明显提高,鼻漏气及高鼻音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F检查示,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明显改善,30例(91%)患者腭咽闭合率达到Ⅰ级,3例(9%)患者达到Ⅱ级。结论 Hogan法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可显著改善大龄VPI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减少鼻漏气和高鼻音。  相似文献   

12.
强化性语音训练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采用强化性针对性语音训练以期缩短音训练治疗时间。方法:采用发音部位及发音方式异常针对性语音训练方法,声门停顿音矫治训练方法对患者进行每天1~2次训练,以能发对所有汉语辅音、音节、词组及短句为标准决定训练完成时间。结果:16名患者经过平均25d的强化训练后,语音清晰度从平均49.9%提高到平均88.2%。平均提高38.5%。统计学检查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结论:强化性针对性语音训练确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提高语音清晰度,改善语音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的语音功能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20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术后半年以上患者进行语音评价,通过鼻咽纤维镜检查腭咽闭合、软腭动度、软腭对称、过高鼻音和鼻漏气,并行语音清晰度检查,分析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腭咽闭合不全,所有患者的软腭均对称,动度良好,平均语音清晰度为98.4%。结论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能重建口腔发音器官的完整性,并维持软腭功能,较好地恢复了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是上颌骨重建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腭裂术后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语音治疗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15例腭裂术后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的语音障碍患者,针对其腭咽闭合的情况和具体语音问题,进行个体化语音训练.结果 每位患者的辅音都能准确发出,语音清晰度由平均49.53%提高至95.38%.结论 腭裂术后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的语音障碍患者,通过针...  相似文献   

15.
腭裂咽成形术后患者语音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腭咽成形术后存在语音障碍的患者进行语音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语音清晰度比较,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咽成形术后患者82例,年龄4~31岁。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语音清晰度检测,根据代偿性发音特点进行系统化语音训练:①腭咽闭合功能锻炼;②音素→音节→词组→短句→短文、会话。训练时按发音部位由前→后,按发音方法由易→难、送气音→不送气音、塞音→擦音→塞擦音。训练周期1.5~12个月,平均3.83个月。结果:以腭咽闭合不全型为特点的代偿性语音患者共71例;其中声门塞音患者语音清晰度由治疗前的46.27%提高到治疗后的97.16%;咽摩擦音患者由治疗前的57.19%提高到治疗后的97.72%。以腭咽闭合良好型为特点的代偿性语音共11例,腭化、侧化音患者语音清晰度由治疗前的71.10%提高到治疗后的98.55%;3组经t检验,P均<0.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型的代偿性发音,首先加强腭咽闭合功能,再建立正确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对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良好型的代偿性发音,可直接建立正确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腭裂术后腭咽闭合状态的可靠性,为非直观检测腭咽闭合功能声学仪器间接评价腭咽闭合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鼻咽纤维镜对唇腭裂修复术后82例患者进行11个语音样本的腭咽闭合状态检查,由3名有多年治疗唇腭裂临床经验的专家在无声状态下对腭咽闭合状态进行分级定性及视觉模拟量表评价,对选取语音样本VAS值与分级定性评价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选取语音样本中10个非鼻辅音语音样本按照腭咽闭合程度分级定性评价分类,计算定性评价不同类型腭咽闭合的VAS值范围.结果 定性评价不同类型腭咽闭合状态VAS值明显不同,重度腭咽闭合不全VAS值最小(28.4137),完全性腭咽闭合VAS值最大(96.0568),而且正常值范围相互交叉范围较大,通过VAS值界定腭咽闭合状态有效性>70%.结论 腭咽闭合程度VAS评价能够正确反映腭咽闭合定性评价的结果,VAS值对腭咽闭合形态是可靠的,提出VAS值评价腭咽闭合状态的标准进一步细化了腭咽闭合功能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语音清晰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方法  10 0例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 ,其中 15例为腭裂 ,2 1例为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 ,5 6例为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 ,8例为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 ,对照组为 32名健康人。 3名语音专业人员共同评价汉语语音清晰度 ,并且分析语音障碍和语音清晰度的关系。结果 健康组的语音清晰度为 99 0 %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组为35 5 % ,其中未手术腭裂组为 19 9% ,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为 32 8%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为4 0 3% ,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为 35 2 % ,统计分析显示健康组和病例组各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①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异常语音的语音清晰度差 ,并伴过度鼻音 ;②腭咽闭合不全异常语音中 ,腭裂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最低 ,其余依次为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和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18.
腭裂术后语音训练方法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提高腭裂术后患者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系统语音训练,包括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测试、吹气训练及序列语音训练(单音→音节→词组→短句→短文)。结果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平均48.1%提高到训练后的平均97.1%,平均提高了49%,经t经验,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1);小年龄组训练平均周期比大年龄组平均周期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语音训练能纠正腭裂术后患者的代偿性发音习惯,使语音清晰度提高到与正常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个体化治疗方式.方法 对48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病史回顾、查体、鼻咽纤维镜检查以及语音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型.A型:腭咽闭合率在80%以上,软腭后缘距离咽后壁6 mm以内.B型:腭咽闭合率在80%以下,软腭短,咽侧壁动度较差.C型:腭咽闭合率在80%以下,软腭短,咽侧壁动度较好.对这3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48例患者经个体化手术治疗后,腭咽闭合率以及语音效果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 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应在详细检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施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边缘性腭咽闭合的语音声学特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边缘性腭咽闭合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方法应用USSA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对17例边缘性腭咽闭合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28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和18例腭咽闭合完全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边缘性腭咽闭合患者语句中压力性辅音的语图模式可存在异常或偶见正常,塞音和塞擦音语图上冲直条、空白间隙特征性表现可消失,送气辅音语图的低频区可出现噪音能量,语句元音频谱的低频区可出现额外峰,但单元音的频谱无异常表现。结论声学分析技术对边缘性腭咽闭合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强调利用声学分析技术来评价腭咽闭合功能时,应同时分析多个元、辅音的声学特点,单音和语句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