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70-470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感染科门诊收集的38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行微生物检验后作针对性治疗的观察组和未经微生物检验,根据经验评估后直接用药的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重度感染和中度感染例数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微生物检验确定病因和传播渠道,有助于降低感染率。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能在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病原菌、预测传播途径以及对易感人群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微生物检验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建议加强微生物检验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控制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帮助减少医院感染率,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方法尿路感染者200例,共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200株。按照入院顺序进行1~200号的编号,由患者自行抽取,奇数归为对照组,偶数自动分为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实验,观察组则接受微生物检验,观察和记录下两组患者的菌株感染控制状况,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轻度感染者69例,中度感染者25例,重度感染者6例;对照组中轻度感染者34例,中度感染者49例,重度感染者17例。观察组的感染程度要明显轻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作用与价值。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其尿液培养分离出200株菌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株。观察组患者菌株实施微生物检验,分析感染产生原因,并研究其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宜在临床上推广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方案,它对控制患者疾病恶化,阻断医院感染源方面有其积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3月2日,将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检验,将两组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感染程度与对照组感染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实施微生物检验,将其应用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利于发现传染源,将传播途径切断,从而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病例5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则不予以检验,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感染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长葛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6例,按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定期微生物检验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的轻重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的轻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患者5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合理监控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10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8.57%,研究组中有2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29%;研究组治疗及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病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感染,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应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患者病例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展开积极的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对照组不予预防处理。对比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肺部感染者1例,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并发肺部感染者12例,发生率为27.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值得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相关的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以及相应的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特点,为婴幼儿腹泻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患者1000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通过对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了解婴幼儿腹泻患者的致病细菌类型的相关特性以及分布特点。结果由于菌痢所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有400例(40.00%),且阳性率为13.34%。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有600例(60.00%),阳性率为67.88%。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及时的进行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有利于很好的对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比较危重监护病房的440例使用普通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和420例使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抗感染组)各自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86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中,发生感染为34例,其中对照组为:18例,抗感染组为6例。相关感染发生率抗感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2)。结论临床使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明显减少导管相关感染,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术且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术后无切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肛查或阴道检查的次数、手术时间、备皮时间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单人房与抗生素应用例数、血红蛋白浓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对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陈君 《首都医药》2014,(12):42-44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为预防PADBS的发生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对2006年3月~2013年11月天津市静海县医院脑外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颅脑外伤患者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伤后发生PADBS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另外90例未发生PADBS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相关因素有无差别,分析PADBS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发生PADBS19例,整体发生率为17.4%。单因素卡方检验显示病例组中受伤至治疗时间大于4小时(χ^2=5.89,P=0.02)、受伤后发生休克(χ^2=4.47,P=0.03)和原发性脑干损伤(χ^2=3.89,P=0.04)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伤至治疗时间延长、伤后发生休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可能是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强化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308例,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54例与对照组154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患者感染。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感染率与感染病情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染病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生物检验应用于临床控制感染中,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管理,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院内感染监控管理中落实微生物检验工作利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接受尿培养检查和微生物检验,检验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尿培养检查结果实施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根据微生物检查实施针对性治疗,分析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无效感染度等。结果 微生物检查准确率93.75%(75/80),尿培养检查准确率85.00%(68/8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将尿培养作为检查金标准,微生物检查敏感性为95.59%(65/68),特异性为83.33%(10/12);比较治疗疗效(95.00%vs. 75.00%),观察组更高(P <0.05);观察组治疗无效患者病情轻度率100%高于对照组90%,中度率0%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在预防诊治尿路感染时,可考虑使用微生物检验方式,能提升检查准确性和治疗疗效,及时判断患者有无伴高危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效果等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600例临床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00例,A组病人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再利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患者的感染现象进行监控.并且对两组病患在住院治疗的全部过程中出现感染现象的详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300例患者中有122例病患被感染,感染率为40.6%,而B组300例患者中仅有29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率仅为9.6%,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122例感染病患中,其中感染病情严重的有21例,中度感染的患者有79例,轻度感染的病患有22例,而B组29例出现感染情况的患者中,其中感染病情严重的有2例,中度感染的患者有12例,轻度感染的病患有15例,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病情明显轻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预防医院感染现象,对住院的病患采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感染情况,预防和监控感染情况的发生,使病人免于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健康,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广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并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未进行检验,仅由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及患者症状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微生物检验,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且有助于确定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15.24±2.2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1.29±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3±2.93)分、(31.45±2.95)分(P <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观察组为5.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感染时间(15.87±2.24)d、导管留置时间为(9.75±2.14)d,观察组分别为(3.98±0.76)d、(3.29±0.5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38%,观察组为9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中心联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感染患者中,抽取2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观察两组医院感染轻重程度以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Ⅰ、Ⅱ、Ⅲ级感染均低于对照组,且医院感染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感染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感染的轻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