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18-1122
目的:探讨三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患者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康复训练组,联合治疗组采用三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共治疗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4周、8周,及第10周、12周、16周后随访时,运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记录每个时间点的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MSE评分,从第8周起,每个时间点联合治疗组评分均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分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且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BI评分,在第4周及第16周时联合治疗组较康复训练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BI评分分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均P0.05);联合治疗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复训练组除第12周和第16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自理能力,较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疗效更好,且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康复治疗组起效更快,远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和头针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识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针刺五脏俞和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配合单纯康复训练,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MMSE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CFI)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最后可发展成血管性痴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此,我们对82例脑卒中伴CFI患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了对比研究,观察头针疗法及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CFI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单纯头针、头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218例,脱落18例)、单纯头针组(220例,脱落20例)和头针+认知训练组(222例,脱落22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运动康复训练,互动式头针组在认知训练的同时于顶中线,患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分析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理,再进行临床实践验证,以探索出有效的头针治疗方案。认为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并且临床验证确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头穴留针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2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均有效;2组治疗后临床整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留针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较单纯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孙祥龙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92-1093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疗效。结果: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P〉0.05)。结论:头针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伯清  周平  祝玉朴 《中国针灸》2005,25(4):240-242
目的:寻找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方案.方法:将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体针组(62例)、头针组(60例)、体针组(61例)进行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头体针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头针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24例,无效7例;体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9例,无效3例.头体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方氏头针联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轻中度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1例,剔除1例)。两组患者均予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予方氏头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9周后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和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的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MMSE、MoCA、ADL和SS-QOL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周后,两组MMSE、MoCA、ADL和SS-QOL评分均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认知功能训练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铜陵市中医医院康复科病房收治的94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3例脱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4例,所有病例均给予个性化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对比2组的ERP、EEP、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2组均可引出P300波。观察组Fz、Cz、Pz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波幅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EEG异常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治疗前认知功能MMSE总分、时间空间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能力等各项目评分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MMSE总分、时间空间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能力等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72%,对照组为56.80%,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I指数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与认知康复训练可以相互补充,增强对脑组织的刺激,增加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平均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进行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给予尼莫地平口服,20 mg/次,每日3次,治疗8周,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头针、项针、体针联合治疗,每天1次。14 d后休息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的差异,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尼膜同组,每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韦氏记忆量表(Wechesler Memory Scale,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尼膜同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尼膜同组,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WM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尼膜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尼膜同组,每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 in i-M ental State Exam 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韦氏记忆量表(W echeslerM emory Scale,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尼膜同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尼膜同组,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WM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尼膜同。  相似文献   

15.
头针结合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降纤酶为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采用头针结合降纤酶为主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30d后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结合降纤酶为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组(观察组)与认知训练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电鍉丛针刺激额区及右侧颞区,同时进行认知训练。对照组30例采取单纯的认知训练。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每日1次,每周6天,休息1天,连续观察8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率67.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克服了针刺疼痛及有创伤的问题,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共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蒙利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ement,MOCA)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 index,MBI)评估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OCA、MMSE评定总分组间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BI组间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值得仅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认知功能训练法和普通头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基础疗法、常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基础上采用头针带针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CGRP和5-HT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有效率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CGRP和5-H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CGRP和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H-FABP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IGF-1和H-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40/50)(P <0.05)。结论:头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控认知相关神经递质,减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韩冰  张建博  华桦 《陕西中医》2014,(3):353-354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记忆训练对脑血管病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185例脑血管病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训练组、计算机辅助训练(CAT)组和头针结合CAT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和药物治疗,人工训练组给予人工认知康复训练,CAT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头针CAT组是在CAT组的基础上,增加头针治疗,每周训练5d,2次/d(头针1次/d),30min/次,训练时间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LOTCA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LOTCA项目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提高(P<0.05),三组比较,头针CAT组LOTCA大部分指标前后差值变化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本法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病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计算机辅助训练或人工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认知训练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百会、神门穴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静息态核磁共振扫描(rs-fMRI)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