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姜兆俊教授系山东省中医院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治疗乳腺疾病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介绍如下。1整体观念,明确诊断乳腺疾病属于中医外科疾病,外科疾病大都发于体表,既有局部症状又有全身表现,其发病多与经络、气血、脏腑息息相关。依据疾病所在部位经络,可辨析疾病与所属脏腑的关系。《外科理例前序》说:然外科必本诸内,知乎内,以求乎其外,其如视诸掌乎……有诸中,然后诸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1]。根  相似文献   

2.
黄霖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华 《中医杂志》2004,45(3):180-181
1 乳腺增生病的根本是肾阳虚 乳房是性激素的靶器官,乳房的增生和复旧直接受性激素水平波动的影响.中医理论认为,肾虚冲任不调是乳腺增生病产生的根本.我院黄霖主任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乳腺增生病患者多有肾虚表现,如月经失调、腰膝酸痛、痛经、面部色斑、脉迟弱等.虽然不一定有明显的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但在处方用药中适当使用补肾阳药物后,不少患者的月经失调、痛经、腰痛等症状也得到改善.黄主任认为,补肾阳中药对于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乳腺、子宫等性激素的靶器官对激素的反应有一定作用,印证了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黄主任常用的补肾阳药物有:鹿角霜、补骨脂等.其自拟经验方"健乳灵"也包含上两味药物.  相似文献   

3.
唐汉钧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腺增生病,以乳房胀痛、乳腺肿块为主症。肿块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呈扁平状、云斑片状、米粒状等多种形态;疼痛多在月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时明显。唐汉钧教授临诊中医外科疾病30余年,尤对本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兹简介如下。1病因病机与治大法唐师以为本病之因当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盖乳房阳明胃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肝脉络于胸胁。肝主疏泄,“百病皆生于气”,现代生活快节奏及工作压力使人精神紧张,有所愿不得志者,常积想在心,思虑忧郁伤肝,肝气滞而乳络失其通畅,故每遇情绪不适则倍感不舒;脾…  相似文献   

4.
姜兆俊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为临床疑难病之一。姜兆俊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从医40载,学验俱丰,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以肝郁肾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标祖国医学认为:乳房通过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之间的纵横联系,和机体内部脏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得以秉先天之精气、受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津液之濡养,其生长、发育和分泌功能与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与经、带、胎、…  相似文献   

5.
银赟 《河南中医》2011,31(5):468-469
欧之洋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病与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肾的藏精功能等关系最大,同样其发生发展过程也与肝、肾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临床将其分为7型:肝气郁滞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之;肝郁化火型,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之;肝郁脾虚型,予逍遥散加减治之;肝郁痰凝型,予清肝解郁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治之;肾气(阳)虚...  相似文献   

6.
黄霖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可伴有月经不调、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等症状,易反复发作,难以痊愈,甚至发生癌变,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黄霖教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对本病的辨证及治疗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车志英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医案,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车师治疗乳腺增生病,以虚实辨证为纲,认为其实责之于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其虚责之于脾肾两虚、冲任失调;治以疏肝解郁、化痰祛瘀,调补脾肾、冲任之法,疗效显著.结论:车师经验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黄素英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病与肝有关,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则乳房胀痛,病情日久可变结块,引起月经紊乱.其治疗特色在于以月经周期为主线,经前气血聚于冲任,经脉壅阻则乳痛加重,治疗以疏肝理气,调理冲任为主线;经后血海壅阻减轻,乳痛稍减,血脉凝滞结块不消,运用软坚散结,调理冲任为治疗方法.肿块较大者,可用中药外敷,增强破坚积,消瘀块之力.  相似文献   

9.
林毅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生活调养三方面论述了林毅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强调中西相参、辨证辨病、中医药周期治疗、内外合治、重视调护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姜兆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兆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1994年级研究生(250014)宿广锋山东中医药大学1993年级研究生(250014)叶林关键词姜兆俊,乳腺增生病,治疗经验姜兆俊主任医师专攻中医外科,尤擅治疗乳房疾病,在辨证方面有独特见解,立法方药亦颇具特...  相似文献   

11.
邢栋  李娟娟 《中医研究》2007,20(1):48-49
刘兴国教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河南外科医师协会常委,硕士生导师。30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普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刘师承先贤理法,秉中西学术。诊病治疗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刘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老认为乳腺增生病实质上包括乳腺小叶增生及乳房囊性增生病,其发病原因为肝气郁结及冲任失调,治疗之大法为疏肝理气及调摄冲任,但决不可将其两法断然分开,以免使效学者误入歧途。服药时间,王老主张待症状减轻后自排卵期服至月经干净止为好。  相似文献   

13.
陆德铭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德铭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上海中医药大学阙华发(200032)关键词:陆德铭,乳腺增生病,冲任失调陆德铭教授专攻中医外科,尤擅治疗乳房疾病。本文就其研治乳腺增生病经验作一介绍。冲任失调发病之机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圣济总录》最早论述了冲...  相似文献   

14.
15.
马振  杨国春  黄晓莉  张素清 《陕西中医》2011,32(10):1359-1360
目的:介绍张素清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学术专长。结果:张素清教授紧扣"气血不和"病机,注重调理气血,兼顾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张教授治疗临床多例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陆德铭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阙华发 《新中医》1994,26(11):7-8
陆德铭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简介阙华发主题词乳腺纤维性囊肿病/中医药疗法,陆德铭陆德铭,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陆师宗《内经》、《外科正宗》、《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等诸家之说,积数十年临证经验,治疗乳...  相似文献   

17.
陆德铭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拾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锴  辛红 《山西中医》2004,20(2):9-10
陆德铭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上海市名中医。陆师宗《内经》、《外科正宗》等各家之说,并结合数十年临证经验,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余曾侍诊于陆师左右,现将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铭 《陕西中医》2006,27(6):703-704
我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德珍老师,学识广博,经验丰富,多年来,他运用补肾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笔者将其治疗经验整理总结如下。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的范畴。李师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冲任失调,气血郁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王兰英教授应用生理周期汤剂内服、自拟芙蓉膏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李廷冠诊治乳腺增生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小勤  梁少华 《中医杂志》2007,48(2):112-113
李廷冠教授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对乳腺增生病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我们有幸得到李教授指导,并随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李教授诊治乳腺增生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