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部肌群牵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以颈部肌群牵伸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颈部肌群牵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的观察组36例,运用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晕率观察组91.7%,对照组为75.0%,2组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即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的即时镇晕疗效与咔哒声响之间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上颈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青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康复训练(McKenzie疗法),对照组仅用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眩晕评分的改善情况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改善明显;远期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颈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青年人颈性眩晕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被动治疗与主动训练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结合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颈性眩晕的患者经龙氏三步定位诊断明确环枢关节错位所致者,且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分别采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对照组)和正骨手法结合宣蛰人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治疗组)。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椎动脉平均搏动指数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结论正骨手法能整复环枢关节错位、压痛点强刺激推拿能解除椎管外软组织炎症反应,两者结合,"筋骨并重",能比较彻底地解除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的受到的牵拉、压迫、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优势。方法在150例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的双侧齿突间隙均减小,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小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眩晕及头颈痛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针灸牵引推拿治疗颈性头痛眩晕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牵引及手法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颈性头痛眩晕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28例,治疗组用针灸+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的针灸牵引并推拿治疗,较单纯推拿治疗在改善颈性头痛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椎舒筋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眩晕症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颈椎舒筋整复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程度、颈部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效率为92.11%,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舒筋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眩晕程度和颈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腰腿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116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与观察组(58例,雷火灸+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与运动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富格·迈耶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FMA评分均有所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FM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远高于对照组8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可减轻腰腿痛患者疼痛、提升下肢运动功能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用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用电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25%、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推拿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颈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相关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与治疗前后眩晕、心悸、胸闷、颈痛等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症状、体征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推拿手法治疗该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疗法,对照组36例采用电针颈夹脊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TCD检测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治愈率为58.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7.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两组组内比较分值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检测指标,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推拿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颈椎牵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维乐生等,比较分析两组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差值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眩晕采用推拿手段可明显改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予以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单以推拿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20.6%和1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颈椎微调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予以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单以推拿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20.6%和1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颈椎微调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手法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症状积分与脑组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丹东弘信医院的184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持续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液D-二聚体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头痛、颈肩痛、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手法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D-二聚体含量及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日。治疗前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价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ESCV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7%和87.8%,对照组相应为35.0%和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早期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枕下缘针刀松解与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6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松解组(186例)和推拿手法组(180例)。排除脱落病例,最后针刀松解组183例、推拿手法组176例纳入统计。针刀松解组采用针刀松解风池、枕下缘的阿是穴及枕下项线中外1/3的枕下缘处,每3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推拿手法组采用揉、捏、按、弹拨等传统的推拿手法,每2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6、12个月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针刀松解组总有效率为92.3%(169/183),优于推拿手法组的85.2%(150/17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时点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的改善指数针刀松解组均优于推拿手法组(均P0.05),治疗后12个月DHI改善指数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随访针刀松解组复发率为10.3%(12/117),推拿手法组复发率为10.7%(11/1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下缘针刀松解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短期疗效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刃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刚  毛世洲  陈庆亮  李传健 《新中医》2018,50(5):169-173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体征、DR检查变化、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脱落2例,2组均纳入统计34例。愈显率治疗组79.4%,明显高于对照组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均能得到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头部旋颈试验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理曲度异常方面改善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椎间隙狭窄、椎体失稳方面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刃针、针刺推拿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与临床常用的针刺结合推拿方法治疗CSA相比,刃针结合推拿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等长收缩后拉伸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等长收缩后拉伸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7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等长收缩后拉伸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