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青  郑昆 《中国骨伤》2006,19(11):677-678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21例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15~47岁,平均25岁。损伤部位胸脊髓15例,腰脊髓5例,颈脊髓1例。术前ASIA分级A级8例,B级5例,C级6例,D级2例。6例伤口内有异物存留。21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根据损伤具体情况,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异物取出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占4.8%),椎管感染1例(占4.8%),发生脑脊液漏2例(占9.5%)。1例术后脊髓损伤程度加重,2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9例,B级4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结论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需在充分地术前准备下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应了解是否有异物存留,手术探查可以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保留后结构环状减压手术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痪的病例进行椎管内骨块复位,环状的脊髓及神经根减压,保留棘突、棘间韧带、小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随访31例,时间10~42个月,平均16个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3级者5例,2级者24例,1级者2例.结论对于急性脊柱脊髓务的病例,应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内固定的方法,是兼顾脊髓减压的彻底性和保持脊柱稳定性较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痪的病例进行椎管内骨块复位,环状的脊髓及神经根减压,保留棘突、棘间韧带、小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随访31例,时间10~42个月,平均16个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3级5例,2级24例,1级2例。结论:对于急性脊柱脊髓务的病例,应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内固定的方法,是兼顾脊髓减压的彻底性和保持脊柱稳定性较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柱脊髓锐器伤合并异物存留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王春庆  刘钢  肖正亮  邓进  李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263-264,286,I0003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锐器伤合并异物存留的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了1995年1月~2005年11月本科收治的128例脊柱脊髓锐器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9例合并有异物存留患者的诊治、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术后死亡1例(5.3%),椎管内感染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14例合并有脊髓损伤患者中,13例术后经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害程度ASIA评分较手术前提高(P〈0.05)。[结论] 脊柱脊髓锐器伤合并异物存留时需在充分地术前准备下急诊手术治疗,必要的术前检查,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后路减压AF固定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行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22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个月,均得到满意的脊柱畸形矫正和椎管减压,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17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4例大部分恢复,1例差。结论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脊柱矫形和坚强的固定,良好的椎管减压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机制和临床特点以及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00例脊柱外科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52例的诊断治疗。52例神经损伤中,术前椎管造影3例(椎管内肿瘤造影剂注入量大),术前不适当牵引及搬动2例(脊柱骨折),手术损伤38例(手术器械直接损伤,神经牵拉伤),术后并发症9例(术后血肿压迫)。结果随访10~34个月,平均14个月。24例脊髓损伤恢复情况,按ASIA分级A级4例,B级3例,C级4例,D级5例,E级8例。28例神经根损伤18例完全恢复,10例残留不同程度感觉、运动障碍。结论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发生主要跟医生的责任心、临床经验、手术时精力集中程度有关,同时病情的特殊性、复杂性也增加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上述患者行AF、RF或DSS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1(5-25)个月,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4.5°恢复到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1.5%恢复到93.2%。31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改善1-2级。结论后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3例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并发脊髓硬膜外血肿、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的临床资料,予再次急诊手术探查并行血肿清除减压术.结果 术后患者出现的首发症状均是神经症状的加重,肌力进行性下降.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后6个月神经症状仅1例完全恢复.结论 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相对少见,但后果严重.一旦发现脊髓压迫症状较术前加重,应尽早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9.
以椎间盘坏死突出为主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上以椎间盘坏死突出为主的胸腰椎脊柱结核的致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结核病灶局限于椎间盘组织的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及选择性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并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5年,平均3.8年。21例结核病灶清除彻底,结核治愈无复发。合并不全瘫6例中,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4例中恢复至E级3例,1例无变化,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恢复正常。结论结核性椎间盘坏死及突出时对脊髓造成压迫和损伤,来自结核病灶的机械性直接压迫和结核炎性刺激所致的脊髓硬膜组织变性两个方面,早期手术可有效减轻脊髓进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后方入路钻压法行椎管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21例;其中T12骨折7例,L1骨折12例,T12并L1骨折2例。术后经1-3年随访,平均随 访时间24个月。结果:21例中功能有20例分别较术前改善Ⅰ~Ⅱ级(按Frankel分级标准)。结论:此改良手术创伤小,脊柱稳定性破坏小,减压充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16例横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横窦损伤中治愈1 5例,死亡1例,治愈病例术后随访一年无异常.结论:及时清除血肿,正确处理损伤的横窦,止血及适当的引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并不全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急诊行颈椎前路手术,对损伤节段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和固定;术后予营养神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ASIA分级:B级8例恢复至C级2例、D级4例,2例无恢复;C级23例恢复至D级5例、E级18例;D级14例均恢复至E级。2例术后3 d出现坠积性肺炎,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减压融合和固定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髂部火器伤并椎管内枪弹异物存留的诊治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例髂部火器伤并椎管内枪弹异物存留患者行急诊腰椎管内金属异物摘除术,并随访疗效。结果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经3年随访,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感觉均恢复正常。结论 火器伤所致的脊髓损伤致残率高,伤后宜急诊手术解除弹丸对脊髓的压迫,利于损伤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椎管硬膜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椎管硬膜内血肿(SS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5、58岁;均以突发性腰痛伴有双下肢疼痛、无力就诊,MRI示分别于脊柱腰段及胸腰段椎管硬膜内血肿。明确诊断后均于以手术治疗,行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2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经过6个月~1年的随访,2例患者完全康复.结论:自发性椎管硬膜内血肿发病急,症状重;MRI是确诊最可靠的手段;有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板间开窗减压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收治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8~58岁.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6例,D级26例.均采用后路经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和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单侧椎板开窗减压31例,双侧椎板开窗减压6例.随访椎管减压情况、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定位准确,未出现螺钉进入椎管情况,手术时间110~170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350~1100ml,平均670ml.术后切口浅表感染2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经换药后痊愈;1例术后1周缝线断裂致腰背部巨大血肿形成,行血肿清除术后10d切口痊愈.3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5.6个月,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充分,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2.3%矫正到术后92.7%,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26.4°矫正到术后的平均6.90°神经功能Fmnkel分级有1~3级恢复.23例10~12个月时取出内固定,随访未见椎体高度丢失及脊柱成角加重.结论:后路经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可同时解决脊髓减压和脊柱稳定的问题,在正确选择适应让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探讨,观察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 例胸腰椎患者采用C臂X线机进行监视,行后路减压、AF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3~48个月),15 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压缩锥体高度完全恢复11 例,恢复90%4 例.按Frankel分级,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A级1 例,B级2 例,C级3 例,D级4 例,E级5 例,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86.7%.结论后路减压AF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其中单节段29例,连续型56例,跳跃型4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3例;胸椎间盘突出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9例。均采用经后路“揭盖法”椎板切除减压术。记录术中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措施,随访患者神经功能AIS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11例次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其中脊髓损伤2例次;硬脊膜损伤5例次;脑脊液漏3例次;硬膜外血肿1例次。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例为术中减压过程操作不慎损伤,1例为术后硬膜外血肿致伤,2例均经甲强龙冲击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脊髓功能不完全恢复。1例硬膜外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术后痊愈。5例硬脊膜破损者4例硬脊膜损伤术中行硬脊膜修补,1例未予修补,术后均加压包扎及生物蛋白胶封闭,其中3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放置引流、严密缝合及补充水电解质等处理治愈。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2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2例ASIA B级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4例ASIA C级患者2例改善为D级,2例改善为E级;1例ASIA D级患者改善为E级。结论: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一定的发生率,术中规范精心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处理是减少和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在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6~2005年对22例颈椎骨折椎管前方占位脊髓损伤患者在颅骨牵引颈丛+局麻下行颈前路伤椎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嵌入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随访时间1.5年。术后三日死亡1例。其余病例术后拍片相邻椎间隙高度恢复,5个月后植骨融合。Frankel A级12例中1例脊髓横断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无改善。其余11例术后感觉平面下降3-4cm,提睾反射恢复,但损伤平面以下肌力、大小便,腱反射未能改善。Frankel C级4例,D级4例术后均有1级以上提高。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颈脊髓不全损伤(FrankelC级和D级)术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颈脊髓完全损伤(Frankel A级)虽不能恢复脊髓有用功能,但由于重建了颈椎的稳定,术后早期即可带颈托坐起,避免了卧床较久易出现的并发症,同保守治疗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以腰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创伤严重度(ISS评分)为20~57分,平均(34.60±3.57)分。平均受伤部位约3处。脊髓损伤节段L1-L5,其中单节段损伤29例,2节段以上损伤13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8例,B级7例,C级12例,D级15例。均采用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年4个月,腰背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生活可自理,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植骨均融合。随访时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4例,C级6例,E级27例。27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8例有1级以上恢复,7例无变化。结论:腰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急诊应遵循伤害控制原则,尽早采取手术治疗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神经功能,减少残疾。  相似文献   

20.
经脊柱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对123例脊柱结核患者,男71例,女52例;年龄20~86岁,平均39岁。经3~4周正规抗痨治疗后行病变椎体次全切除(或全切除)及周边脓肿、死骨、肉芽组织及干酪样物等结核病灶清除,椎间大块髂骨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123例术后除2例死亡外121例获随访8个月~5年,平均21个月。2例脊柱结核复发。9例植骨未愈合(包括感染、复发、死亡病例),植骨融合率为92.7%,植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脊柱后凸畸形较术前平均矫正70.1%,脊柱高度较术前增高15~30mm,平均19mm。94例有椎管狭窄者患椎椎管狭窄率较术前减少65.4%。术后并发手术切口感染形成慢性窦道、脊柱侧凸、内固定钢板松动各2例,气胸肺不张3例,并发ARDS、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各1例。其中34例多节段脊柱结核和10例既往术后结核复发者全部治愈,除前者1例植骨未愈合外,其余植骨全部融合。26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前FrankA级5例、B级11例、C级10例;术后FrankA级3例、B级3例、C级2例、D级8例、E级10例。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彻底进行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