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某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诊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男性572例,女性504例。年龄37~77岁,以60~77岁为主(占61.1%)。综合控制达标41例,达标率为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0(OR=0.528)、病程>10年(OR=0.409)、合并高血压(OR=0.361)、合并冠心病(OR=0.640)、合并血脂异常(OR=0.199)、饮酒≥3次/月(OR=0.582)的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达标可能性较低,体育锻炼≥3次/周(OR=2.257)的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可能性较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率较低,其受到体重、病程、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饮酒、体育锻炼多种因素影响,可针对性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肾功能下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积极防治肾功能下降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儋州市辖区内抽取10个社区,每个社区预计调查500名≥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老年人肾功能下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肾功能下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4 921名儋州市≥60岁居民调查结果,男性2 569人,女性2 352人;年龄60~87岁,平均(68.9±4.8)岁。检出肾功能下降390例,检出率为7.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634)、年龄(OR=1.960)、BMI≥24.0 kg/m2OR=1.732)、饮酒史(OR=1.128)、体育锻炼(OR=0.369)、贫血(OR=1.701)、高血压(OR=2.672)、糖尿病(OR=3.758)、血脂异常(OR=3.174)、肝功能异常(OR=1.436)为海南省儋州市老年人群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省儋州市≥6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检出率较高,且受到性别、年龄、饮酒史、体育锻炼频次、贫血、高血压、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状况多因素影响,应关注肾功能下降高发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肾功能下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养老社区老年人群跌倒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长期(在该社区生活≥6个月)生活在燕达养老社区中年龄≥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人口学特征、跌倒情况、既往史、个人生活习惯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照明、预防跌倒意识等,对该人群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跌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28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46 ± 6.68)岁。跌倒发生率为24.53%(105/428)。年龄71~80、≥81岁(OR=1.573、1.880)、女性(OR=1.803)、未使用助行器(OR=2.483)、白内障(OR=3.709)、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OR=1.546)、未进行规律体育锻炼(OR=5.226)、高血压(OR=3.445)、有跌倒相关慢性疾病(OR=4.101)、使用致跌倒相关药物(OR=1.765)、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3.350)、照明差(OR=2.392)、无预防跌倒意识(OR=2.731)、喜欢穿拖鞋出门(OR=5.478)、喜欢饮酒(OR=2.483)者发生跌倒风险较大。结论 燕达养老社区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仍需加强对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宝山区某医院2020年1—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妇泌乳II期启动情况跟踪随访,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及疲乏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88名产妇年龄平均为(28.11±3.48)岁,产妇泌乳II期启动时间为(74.67±5.22) h,312例发生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为26.26%。年龄≥35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开奶时间≥30 min、产后抑郁、产后焦虑、产后疲乏的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516)、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2.520)、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2.994)、剖宫产(OR=1.578)、初产妇(OR=2.164)、产后开奶时间≥30 min(OR=1.091)、产后抑郁(OR=3.769)、产后焦虑(OR=3.174)是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相对较高,产妇年龄≥35岁、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开奶时间≥30 min、产后抑郁、产后焦虑等因素是影响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及干预,以降低泌乳II期启动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医院母婴不良分娩结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孕产妇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1年全年在重庆市某医院产检并成功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母婴不良结局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孕产妇3 743名,不良分娩结局孕产妇572例,发生率为15.28%。以早产最为多见,占2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孕次≥3次(OR=1.639)、产次≥1次(OR=3.028)、流产次数≥3次(OR=2.541)、瘢痕子宫(OR=1.514)、妊娠期高血压(OR=11.031)、妊娠期糖尿病(OR=11.350)、胎儿宫内窘迫(OR=4.915)、前置胎盘(OR=16.088)、羊水偏少(OR=12.284)、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OR=3.506)、妊娠期合并贫血(OR=8.918)、剖宫产(OR=1.558)及双胎(OR=5.861)等均是影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前BMI<18.5 kg/m2OR=0.276)则是不良分娩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某医院母婴不良分娩结局中以早产最为常见;影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加强孕期管理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60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检测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11名≥60岁居民参与本研究,男性381人,占46.98%,女性430人,占53.02%,年龄60~88岁。低骨量者368人(45.38%),骨质疏松者144例(17.76%),正常者299人(36.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948,2.190)、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715)、睡眠充足(OR=0.715)、吸烟(OR=6.613)、经常饮酒(OR=4.293)、奶类食物摄入≥3次/周(OR=0.717)、钙剂服用≥3次/周(OR=0.370)、维生素类补齐剂服用≥1次/周(OR=0.481,0.414)是郑州市≥60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60岁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可依据研究所得到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张家口市≥60岁居民进行抽样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情况、日常生活方式、活动情况及认知功能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MCI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MCI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次共调查年龄≥60岁的老年人3 247人,平均年龄为(71.58 ± 5.41)岁。其中男性1 482人(占45.64%),女性1765人(占54.36%);年龄以70~79岁为主,共1 611人(占49.6%)。共筛查出MCI 396例,发生率为1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618、0.444)、在婚(OR=0.336)、体育锻炼≥3次/周(OR=0.217)是张家口市≥60岁居民MCI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70岁(OR=1.528、2.256)、吸烟(OR=2.512)、患有脑卒中(OR=3.143)是张家口市≥60岁居民MCI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张家口市老年人MCI发生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育锻炼、吸烟、脑卒中是张家口市老年人MCI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重点干预,延缓、抑制老年人MCI的发生和进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为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早诊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南京市某医院2019年3—10月确诊的年龄≥60岁高尿酸血症合并AMI患者为病例组,按1∶1匹配同性别、年龄 ± 1岁高尿酸血症无合并AMI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的基本情况、吸烟和饮酒情况及血生化检查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共纳入≥60岁高尿酸血症合并AMI患者(病例组)123例,≥60岁高尿酸血症非AMI患者(对照组)123例,2组人群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吸烟史≥5年、饮酒史≥5年的分布在2组人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60岁高尿酸血症是否并发AMI为因变量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史≥5年者(OR=3.074)、BMI(OR=3.121)、LDL-C(OR=3.951)、FBG(OR=2.899)、SUA(OR=3.564)、CRP(OR=2.812)、IL-6(OR=3.105)、TNF-α(OR=1.853)等值越高,≥60岁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AMI风险更高。 结论 高尿酸血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与糖脂代谢、炎症因子等指标水平升高有关,应重视各项指标值升高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AMI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中老年女性人群骨密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12月南京市鼓楼地区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8 550名≥45岁女性进行调查,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3±13.46)岁。共检出骨质疏松者1 303例,检出率为15.24%。年龄越大(OR=1.589)、BMI<18.5或≥24.0(OR=1.044、1.950)、绝经(OR=2.745)、血清铁蛋白异常(OR=1.754)、糖尿病(OR=2.125)、慢性阻塞性肺病(OR=3.108)、高血压(OR=2.12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655)的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高尿酸血症(OR=0.448)、户外活动次数越多(OR=0.716)的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低。结论 鼓楼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BMI、户外活动次数、血清铁蛋白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应有意识地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郑州市≥50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下辖区、县和代管县级市各1个,每个区(县/市)再随机抽取1个街道,对抽中街道中常住人口中≥50岁居民进行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白内障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郑州市居民白内障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有效人数4 959人,男性占51.6%,女性占49.4%,年龄50~84岁,以50~69岁为主,占62.5%,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58.7%。检出白内障613例,检出率为12.36%,以核性白内障为主,占70.8%(4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608)、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636)、户外工作(OR=1.874)、糖尿病病程3~<6年(OR=2.588)、≥6年(OR=7.092)、高血压病程3~<6年(OR=2.686)、≥6年(OR=6.600)、每日阳光照射时间3~<6 h(OR=1.204)、≥6 h(OR=1.439)的≥50岁人群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结论 郑州市≥50岁人群白内障发生率较高,受地域环境、全身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可督促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人群定期接受白内障的筛查并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海口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海南省某干部疗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0岁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14例海口市≥6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男性582例,女性43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20±5.74)岁,病程6个月至27年,平均病程(7.20±3.74)年。用药依从性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432例,用药依从好比例为42.60%。生活质量总体得分为(60.21±13.54)分。用药依从性好的老年患者各个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及总体得分均高于用药依从性差患者(均P<0.01)。年龄越大(OR=0.715)、病程越长(OR=0.266)、月均就诊频率≥1次(OR=0.674)、合并其他疾病(OR=0.588)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好的可能性较低,文化程度越高(OR=1.948)、无药物不良反应(OR=2.768)、生活质量评分越高(OR=2.077)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好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海口市≥60岁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重庆市大足区老年人群帕金森综合征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重庆市大足区社区≥60岁老年人,采用帕金森病筛查量表(PDSI)进行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筛查,评估为运动障碍者进一步由神经科专业医师进行确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帕金森综合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配合完成问卷及PDSI量表筛查的重庆大足区老年人共4628名。346例检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率为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OR=1.702、2.540)、高血压(OR=2.208)、糖尿病(OR=2.251)、脑卒中(OR=1.436)、有睡眠问题(OR=1.997)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均较高。经常饮茶(OR=0.437)、参与扑克、麻将等娱乐(OR=0.671),体育锻炼(OR=0.569)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结论重庆市大足区≥60岁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受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睡眠障碍、饮茶、体育锻炼、参与扑克麻将娱乐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适度、科学锻炼,维持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预防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对其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12月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就诊的≥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糖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 1 304例老年T2DM患者中男性621例,女性683例,年龄60~85岁,平均(69.6±6.9)岁,T2DM平均病程(8.9±1.7)年。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为(7.66±1.95)%。363例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达标率为27.84%。服药依从性好的291例(占2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0(OR=0.751)、发病年龄越大(OR=0.715)、合并高血压(OR=0.150)、合并血脂异常(OR=0.197)、T2DM病程>10年(OR=0.518)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可能性较低。饮食控制(OR=3.758)以及服药依从性越好(OR=3.323)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可能性较高。结论 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均不甚理想,饮食控制、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出现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国玉  于帅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9):1054-1057
目的分析≥35岁(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SPFS)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行盆底筛查的高龄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孕期及分娩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后SPF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500名高龄产妇平均年龄(39.84±2.50)岁,产次1~4次,平均(2.16±1.04)次。高龄产妇产后SPFS发生率为20.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OR=3.842)、有便秘史(OR=3.271)、滥用泻药(OR=3.656)、第二产程时间≥2 h(OR=6.052)、局部炎症(OR=2.319)、孕期体重增加≥20 kg(OR=4.676)、有焦虑情绪(OR=5.658)是SPF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盆底功能锻炼(OR=0.242)是保护因素。结论高龄产妇产后发生SPFS风险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需引起医务工作者及个人重视,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导致SPFS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首次在南京市某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信息及患病情况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测及DR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并发DR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248例T2DM患者进行分析,男性占45.99%,女性占54.01%。检出DR 348例,检出率为27.88%,以中度为主(201例,57.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50~59=2.259、OR60~69=2.321、OR70~79=5.388)、T2DM病程≥5年(OR=6.372)、使用胰岛素治疗(OR=2.75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异常(OR=4.658)、高血压(OR=4.565)、尿微量白蛋白异常(OR=3.03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OR=3.554)的T2DM患者发生DR风险越高。结论 T2DM患者DR发生率较高,与年龄、病程、使用胰岛素治疗、HbA1c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进行监测及积极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降低DR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流行情况,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6—10月在郑州市金水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10个社区或村(城镇街道办事处及村镇各5个)常住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148名老年人完成调查,男性557人,占48.52%,女性591人,占51.48%。共有302例自报诊断为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6.31%,其中高血压患者214例,冠心病73例,脑卒中15例,患病率分别为18.64%,6.39%,1.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705、1.936)、男性(OR=3.404)、BMI≥24.0 kg/m2OR=1.359、1.562)、偶尔或经常吸烟(OR=1.592、1.80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639、0.602)、运动锻炼不足(OR=2.469)、高血脂(OR=2.420)、高血糖(OR=2.877)是该区≥60岁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对于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需尽快给予积极地干预,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缓解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衰弱及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8—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分别在郑州市下辖区、县和代管县级市的其中1个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调查项目志愿者招募点招募≥60岁居民进行调查。采用Fried衰弱表型(FP)、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进行衰弱及认知衰弱评估,对≥60岁居民衰弱及认知衰弱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衰弱及认知衰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 596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男性1 391人,女性1 205人。年龄60~86岁,以60~69岁所占比例最大,占38.0%。衰弱247例(9.5%)、衰弱前期614例(23.7%);认知衰弱169例,发生率为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563)、BMI≥28.0 kg/m2OR=2.447)、有基础疾病(OR=2.765)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与配偶和(或)子女居住(OR=0.442、0.575)、体育锻炼>3次/周(OR=0.629)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保护因素;有基础疾病(OR=2.743)是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越长(OR=0.388)、与配偶和(或)子女居住(OR=0.452、0.612)、体育锻炼>3次/周(OR=0.429)是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衰弱及认知衰弱较为常见,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关注高危人群并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或延缓社区老年人衰弱及认知衰弱的发生,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