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腕关节镜下腕关节囊外尺骨透骨缝合技术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深层止点撕裂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我科通过腕关节镜诊断ⅠB型TFCC损伤伴有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关节不稳定患者25例。采用腕关节镜下腕关节囊外透骨缝合技术, 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系统、DASH评分、VAS疼痛评分和手术后DRUJ关节稳定性检查等方面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5例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 平均18个月。本术式可以有效修复TFCC损伤。DRUJ评分, 术前平均3.5, 术后10;VAS评分, 术前平均5.0, 术后1.0;DASH评分, 术前平均36, 术后9;Mayo评分, 术前平均87, 术后60。术后效果优15例, 好6例, 良3例, 差1例。结论应用腕关节镜下腕关节囊外透骨缝合技术修复TFCC隐窝止点撕裂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TFCC损伤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2~50岁,平均(31.50±8.27)岁。按照Palmer分型,Ⅰ型损伤16例(ⅠA型10例,ⅠB型4例,ⅠC型1例,ⅠD型1例),Ⅱ型损伤6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Ⅱc型3例)。诊断明确后,ⅠA、ⅠD型TFCC损伤关节镜下行单纯清创;ⅠB、ⅠC型损伤镜下行修补缝合术;Ⅱ型TFCC损伤行清创手术的同时进行软骨成形术。评价指标:腕关节的活动度、疼痛程度、握力、腕关节的功能评分(改良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7.60±5.10)个月。术后22例患者腕关节疼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缓解,握力得到改善,旋转活动度(157.05±3.26)°,桡尺偏角(39.45士1.60)°,腕关节屈伸度(126.95±1.65)°。按照改良Mayo评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腕关节镜诊疗TFCC损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式,随访效果确切满意,可作为腕关节尺侧疼痛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前进行腕关节镜探查, 镜下检视腕关节内是否存在引起疼痛的其他病因并及时修复, 提升髓芯减压手术治疗腕关节疼痛的整体疗效。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 共有6例患者接受本治疗方案, 6例术前MRI均提示患侧桡骨远端及舟、月骨存在骨髓水肿, 1例合并ⅡB期月骨无菌性坏死, 3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6例患者先行关节镜检查, 再行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 随访疗效, 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改善程度;术前术后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活动度(ROM)对比评估腕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术前术后的腕关节X线/CT/MR进行影像学对比;随访术后是否出现骨窗不愈合、桡骨远端骨折、神经痛等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对6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的中重度腕关节痛患者(术前VAS评分范围7~8分)进行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联合腕关节镜探查, 关节镜下见TFCC 2A型损伤1例, 2B型1例, 均镜下行尺侧韧带修复;1B型损伤1例, 行关节腔清理;2B型损伤2例, 但因缺损过大未行修复;1例患者镜下并未发现明显病变。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21~55岁), 最短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合并TFCCⅡ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9年11月对14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采用腕关节镜下TFCC清创,结合尺骨斜形截骨短缩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1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判定治疗效果:优7例,良5例,可2例。所有患者腕关节疼痛较术前有缓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平均6.5分下降至术后1分。结论 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合并TFCCⅡ型损伤,术后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尺骨斜行截骨短缩术联合关节镜下TFCC探查修补术治疗尺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4—2019-10采用尺骨斜行截骨短缩术联合关节镜下TFCC探查修补术治疗的23例尺骨综合征,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未出现骨不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23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1~13周,平均12.2周。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斜行截骨短缩术联合关节镜下TFCC探查修补术治疗尺骨综合征不仅可以促进截骨的愈合,同时还可以提高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双圈"法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Palmer 1B型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 我科对11例TFCC Palmer 1B型损伤患者, 在腕关节镜下采用"双圈"法, 经骨或经关节囊缝合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PRWE评分、DASH评分、握力及活动度。结果 11例中经骨缝合8例, 经关节囊缝合3例。手术均顺利进行。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时间(17.1±7.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PRWE评分、DASH评分、握力及前臂旋转度均较术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屈伸度较术前略有改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DRUJ不稳定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腕关节镜下"双圈"法修复TFCC Palmer 1B型损伤方法可行, 可更好地修复TFCC尺侧止点, 缩短手术时间, 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射频皱缩技术治疗腕骨间韧带部分损伤合并TFCC(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并初步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8例腕关节疼痛的患者,关节镜检查发现腕骨闻韧带部分损伤合并TFCC损伤,予清创后利用射频器对腕骨间韧带和TFCC残缘进行射频皱缩.术后观察其疼痛情况,关节各项活动度,握、捏力,并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及DASH量表评分评估其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0个月(6~12个月).3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疼痛明显减轻,1例尚无明显好转.按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1.3(30~70),术后平均78.1(45~95).按DASH量表评分:术前平均39.3(18.3~49.3),术后平均19.2(8.8~28.7).两种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无关节炎、手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表现.结论 关节镜下射频皱缩对腕骨间韧带部分损伤合并TFCC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Outside-in褥式缝合治疗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37例给予腕关节镜下Outside-in褥式缝合。随访观察并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腕关节的活动度、患肢握力、影像学MRI、腕关节VAS疼痛评分、腕关节的功能评分(改良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60±3.10)个月。末次随访时37例患者腕关节疼痛较术前均有改善,患肢握力基本与健侧一致,能满足生活工作要求;术后复查腕关节MRI,见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信号强度及形态均提示其连续性恢复;腕关节尺侧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术后腕关节的功能评分(改良Mayo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腕关节镜下采用Outside-in褥式缝合方式治疗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式,末次随访结果满意,可作为治疗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可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重建陈旧性桡尺远侧韧带的方法.方法 对14例陈旧性桡尺远侧韧带损伤者,在腕关节镜辅助下,重建桡尺远侧韧带(取掌长肌肌腱作移植肌腱).结果 术后14例均获得5~16个月的随访,术后与术前比较腕关节稳定性、活动幅度均有明显提高,疼痛无力症状明显缓解.按照改良Mayo腕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结论 腕关节镜辅助下重建陈旧性桡尺远侧韧带,虽然对手术器械及技术要求较高,但该术式重建的桡尺远侧韧带更加接近生理解剖结构,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腕关节镜视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40例单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经验.方法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3岁.应用常规腕关节镜入路和器械对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进行检查,对TFCC损伤的诊断采用Palmer分型,腕关节镜视下诊断为TFCC Ⅰ型损伤30例、Ⅱ型损伤10例.明确诊断后对TFCCⅠ A、ⅠD型行清创术;ⅠB、ⅠC型行镜下修复术;TFCCⅡ型损伤行清创术;对有尺骨撞击的TFCCⅡC和ⅡD型损伤行关节镜下尺骨头部分磨除术(Wafer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随访评定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镜下TFCC清创及修复术均顺利;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环指主动背伸不能(后经手术探查为环指指伸肌腱断裂),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1.6个月.经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患者自我满意率为97.5%.结论 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TFCC损伤安全有效,随访效果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尺骨小凹单一骨隧道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周围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32例关节镜下经尺骨小凹修复TFCC的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9.8±13.5岁(22~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7±8.5个月(2~30个月)。术前通过下尺桡关节(DRUJ)冲击试验、MRI影像学表现及关节镜术中拉钩试验明确TFCC深层韧带在尺骨小凹止点处的损伤,采用经尺骨小凹单一骨隧道方法修复TFCC。术后给予过肘长臂石膏托前臂旋转中立位固定,4周后开始主动活动度训练,可拆卸支具保护腕关节3周。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握力、关节活动度、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结果术中关节镜检查发现,32例患者均为尺骨小凹处撕裂的Palmer 1B型TFCC周围部损伤,其中26例为TFCC深层撕裂(Atzei-EWAS 3型),6例为TFCC深层和浅层同时撕裂(Atzei-EWAS 2型)。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2个月,平均(31.0±4.9)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24例患者DRUJ稳定性恢复正常,8例为DRUJ稳定性1级。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126.4°±20.5°)与术后(135.4°±27.0°)无差异(P=0.140),桡偏/尺偏由术前的36.7°±10.7°提高至术后的40.0°±10.6°(P=0.039),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由术前的137.9°±29.1°提高至术后的148.6°±21.4°(P=0.031)。末次随访时,握力为(23.5±8.5)kg,VAS为(1.2±1.0)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为(83.9±11.6)分,DASH评分为(10.4±6.5)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20.6±8.3)kg,(3.7±1.2)分,(67.4±11.2)分,(34.6±10.2)分,P均0.05)]。术中无医源性尺骨远端骨折发生,术后无感染及尺神经手背支损伤发生。所有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结论腕关节镜下经尺骨小凹单一骨隧道修复TFCC尺骨小凹处撕裂,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稳定性,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治疗创伤后慢性腕关节疼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u JQ  Ma ZH  Xing LF  Liu YH  Wang XL  Dai SY  Teng XR 《中国骨伤》2011,24(9):726-728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创伤后慢性腕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创伤后慢性腕关节疼痛的病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47岁,平均35.6岁,经查体及MR检查有异常者行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其中8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中央型部分撕裂,行镜下边缘部分切除;2例腕骨间韧带部分损伤后松弛者行射频皱缩;1例下尺桡关节不稳行腕关节清理后克氏针横穿远端尺桡骨于前臂旋转中立位,长臂石膏固定6周;1例尺骨撞击综合征行腕关节清理,三角软骨盘边缘修整后,磨钻部分切除远端尺骨。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Mayo腕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1.67±15.27)分(25~75分),术后平均(77.92±10.54)分(65~95分),术后评分高于术前。11例恢复原来工作。结论:对创伤后慢性腕关节疼痛病例,关节镜可以明确诊断并行镜下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程亚博  杨顺 《中国骨伤》2019,32(8):731-735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 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 punch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42岁。术前X线片及CT明确诊断为桡骨远端Die punch骨折。观察患者关节活动度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1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0~13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0~3分。腕关节掌倾角5°~15°,尺偏角14°~23°,屈伸活动度123°~168°,前臂旋转活动度115°~170°。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70~95分;优10例,良1例,可1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 punch骨折,术后手腕部功能恢复良好,疼痛症状较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程亚博  杨顺 《中国骨伤》2022,35(6):566-571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腕掌侧韧带骨性重建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ernandez 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腕掌侧韧带骨性重建固定治疗11例桡骨远端Fernandez Ⅳ型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3~42岁;骨折按照Fernandez分型均为Ⅳ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腕部疼痛情况,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4~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0~3分。掌倾角0°~15°,尺偏角15°~21°,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10°~162°,前臂旋转活动度165°~178°。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为70~95分,优8例,良2例,可1例。术后无骨关节炎发生及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桡骨远端Fernandez Ⅳ型骨折,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腕掌侧韧带骨性重建有效的复位固定治疗,术后给予康复指导系统功能恢复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c,TFCC)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早期渐进式康复治疗与患者自行进行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19-12采用关节镜修复术治疗的40例ⅠB型TFCC损伤,20例采用早期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20例术后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6周与术后12周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比较2组术后12周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活动度及DASH评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6周与术后12周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B型TFCC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采用早期渐进式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肿胀,改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及其他上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利用骨锚修复腕舟月韧带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一2011年4月,对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通过腕关节镜探查舟月韧带,确定损伤部位后,应用Mitek骨锚重建舟月韧带,术后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4周后开始患腕被动活动,6周后开始主动运动。术后随访6个月,测定患腕术前及术后的握力、应用改良Mayor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客观评分、患者源性调查表(disabilityofarm-shoulder-hand,DASH)问卷法进行主观评分,以及术前与术后的x片检查对比。并与健侧腕关节x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例患者腕关节疼痛均有缓解.握力明显改善。按照改良Mayor评分:优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术后DASH分值平均为(14.6±7.0),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舟月韧带损伤是导致腕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腕关节镜辅助下利用骨锚修复舟月韧带是一种微创、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ocartilage complex,TFCC)的神经来源、内部神经分布,为腕尺侧痛提供病因基础,进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30例成年男性腕关节标本进行解剖,首先观察腕尺侧组织及TFCC的神经支配,之后观察三角纤维软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周围韧带的组成及起止.最后选取10例标本,利用大鼠抗人单克隆PGP9.5抗体和Cy3标记的山羊抗大鼠IgG,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TFCC内部神经分布行定量观察.结果 TFCC的韧带组成除包括国内外报告的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均抵止于对应腕骨掌侧)、桡尺远侧韧带、尺侧副韧带、尺侧腕伸肌腱鞘之外,还包括尺月、尺三角背侧韧带.腕尺侧及TFCC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于尺神经手背支的腕关节支和前臂内侧皮神经,而且主要分布于尺侧,尤其是固有部(internal portion,IP).结论 TFCC的尺月、尺三角韧带不仅止于对应腕骨的掌侧,同时也发出纤维抵止于对应腕骨的背侧.腕尺侧及TFCC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于尺神经手背支的腕关节支和前臂内侧皮神经,不受单一神经支配,其内部神经主要分布在尺侧,尤其是IP,顽固性尺侧腕痛可以行去神经支配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B型骨折腕关节镜直视下复位后予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采用腕关节镜直视下手法复位及撬拨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内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7~69岁,平均45.3岁;病程为伤后4~7 d。受伤后患者具有典型桡骨远端骨折体征,X线片及CT明确诊断,并确定不合并其余部位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无手术禁忌证。按AO/OTA分型:B1型8例,B2型7例,B3型13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8例桡骨远端B型骨折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1±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测量掌倾角(15.2±3.4)°,尺偏角(20.4±6.4)°。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优21例,良5例,可2例。术中关节镜检合并舟月韧带撕裂3例,合并月三角韧带撕裂1例,合并TFCC损伤16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型骨折可使关节面平整度最大程度恢复,应用Herbert螺钉固定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减少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同时可对骨折合并关节内韧带及软骨损伤一并修复恢复关节稳定性,降低腕关节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50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0~45(34.12±2.56)岁。全部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DR断层扫描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桡骨轴向无短缩。发生3例切口感染,经处理全部消失。患者术后18个月腕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术后18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优33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能较好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有利于快速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腕关节镜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监视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39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在腕关节镜监视下将骨折块撬拨复位,达到关节面基本平整,移位小于2mm。然后用克氏针、螺钉或有限切开支撑钢板固定,必要时结合外固定支架维持稳定固定。进一步检查腕关节内韧带,特别是舟月韧带、月三角韧带和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TFCC)的损伤。在腕关节镜下对相应的韧带损伤进行修整、清理和克氏针固定。结果39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按AO分型属B型或C型。镜下显示32例骨折线位于关节面中央区,7例位于关节面边缘区,可发生劈裂和(或)塌陷移位;并有腕骨软骨面不同程度损伤,其中舟骨13例,月骨8例;术中发现骨折合并月三角韧带撕裂8例,合并舟月韧带撕裂15例,合并TFCC撕裂22例。经临床随访31例,平均32.4个月,腕关节活动度按TAM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4%。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畸形或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患者自我满意率96.8%。结论腕关节镜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既可以进行关节内软骨面的复位,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又可以了解腕关节内韧带和TFCC等结构的损伤程度,便于早期处理,以防遗留慢性腕痛或腕关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