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LCP内固定治疗29例(PFLCP组),PFNA内固定治疗30例(PFNA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1例(关节置换组)。结果 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PFLCP组和关节置换组。PFLCP、PFNA、关节置换3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2.7%、90.0%、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EvansⅠ~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采用PFLCP或PFNA内固定治疗;对于EvansⅣ、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采用PFNA内固定;80岁以上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可选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10—2015-09诊治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PFNA(PFNA组)和PFLCP(PFLCP组)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总引流量,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60例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30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袋总引流量、输血量均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采用髓内中轴性固定,操作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更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PFNA可作为优选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FLCP)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57例,PFNA内固定33例、PFLCP内固定34例。结果 PFN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PFLCP组和DHS组,且PFLCP组也少于DHS组,PFNA、PFLCP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DHS组。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明确骨折分型,熟练掌握适应证,结合术者的复位技巧等综合因素选择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6-08手术治疗的56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28例(PFNA组),采用LPFP内固定治疗28例(LPFP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切口长度较LPFP组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随访时间为(11.8±3.1)个月,LPFP组随访时间为(12.2±2.9)个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PFP组,且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FNA组(n=30)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组(n=32)。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PFLCP组采用PFLCP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及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PFLCP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半年Harris总分明显高于PFLCP组(P0.05),两组术后1年Harri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比较,探讨采用新型股骨近端内侧支撑钢板(proximal femoral medial buttress plate,PFMBP)固定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方法取18具第4代Synbone人工股骨标准试验骨(左侧)制备AO 31-A3.1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模型后,根据内固定不同随机分为3组(n=6),分别为PFLCP组、PFNA组、PFMBP组。各标本骨折固定后包埋固定,分别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及最大轴向压缩破坏试验,计算对应轴向压缩刚度、扭转刚度,记录最大轴向载荷及标本破坏情况。结果轴向压缩刚度PFLCP组为(109.42±30.14)N/mm,PFNA组为(119.13±29.14)N/mm,PFMBP组为(162.05±22.05)N/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中不同扭转角度对应扭矩比较,以及同一扭转角度各组扭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刚度PFLCP组为(1.45±0.44)N·mm/deg,PFNA组为(1.10±0.13)N·mm/deg,PFMBP组为(1.36±0.32)N·mm/deg;PFLCP组、PFMBP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及PFMB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轴向载荷PFLCP组为(1 408.88±0.17)N,PFNA组为(1 696.56±0.52)N,PFMBP组为(2 154.65±0.10)N,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BMP在轴向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方面优于PFLCP及PFNA,提示维持内侧稳定性对于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7-06诊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50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40例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重建钉组)。结果 9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12~36)个月。与重建钉组比较,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更长,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股骨粗隆下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更短,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股骨重建钉内固定均为老年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更快,建议优先选择;对于高龄且需微创手术的患者,也可考虑由丰富经验的医师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PFNA内固定19例、PF-LCP内固定15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4例,并就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F-LCP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切口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内固定牢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06诊治的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10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LP组),10例采用PFNA内固定(PFNA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切口长度(6.0±1.6)cm、手术时间(58.6±18.8)min显著短于LP组(12.5±0.8)cm、(115.1±12.0)min,术中出血量(178.1±14.2)ml显著少于LP组(396.7±23.3)ml,PFNA组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股骨近端解剖LP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主张采用髓内固定,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加长型PFNA治疗27例老年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3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褥疮,1例骨不愈合。术后Harris评分;优10例,良8例,可8例,差1例。结论 PFNA内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少,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的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InterTan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 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诊治的64例老年Evans 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34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结果与InterTan组比较,PFN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至下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均未发生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内翻、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InterTan组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钉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而InterTan钉内固定具有更好的加压与抗旋转效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侧卧位手法复位后PFNA内固定。结果 51例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3个月内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4.1%。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术中采用侧卧位利于骨折复位和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5-06手术治疗的1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75例(PFN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7例(置换组)。结果 142例均获得了18个月的随访。与PFNA组比较,置换组术后至下床时间更短,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但切口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置换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后下床时间早、疼痛缓解快、早期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PFLP)、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18根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根。制作成股骨颈完全无移位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下内侧皮质缺损5 cm的骨折模型。依据标准技术分别予以PFLP、加长型PFNA、加长型PFN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和轴向压缩破坏试验。结果加长型PFNA组轴向抗压刚度最高,为(130.61±5.51)N/mm;加长型PFN组其次,为(56.25±4.07)N/mm;PFLP组最低,为(3.59±2.52)N/m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337.77,P0.001)。PFLP组扭转刚度最高,为(1.30±0.23)Nm/°;加长型PFNA组其次,为(0.86±0.28)Nm/°;加长型PFN组最低,为(0.38±0.07)N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05,P0.001)。加长型PFNA组破坏载荷最大,为(3 072.72±216.81)N;加长型PFN组其次,为(2 726.94±182.78)N;PFLP组最小,为(1 877.61±284.87)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31,P0.001)。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时,加长型PFNA较PFLP、PFN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19-01间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33例)和DHS组(29例)2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NF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微创性好、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23-1525
[目的]比较仰卧位和侧卧位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31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侧卧位16例,仰卧位牵引床15例。对两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侧卧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比仰卧位组有优势(P<0.0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70例)和锁定钢板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锁定钢板组随访时间20~40周,PFNA组随访时间15~25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均短(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FNA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 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康复快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诊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1例,采用PFNA内固定31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30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丢失情况和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锁定钢板组相比,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例均获随访10~18个月,平均12.6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愈合;PFNA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锁定钢板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颈干角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靠、负重时间早,在治疗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7例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采用PFNA内固定(PFNA组),35例采用PFLCP内固定(PFLCP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骨折改良Evans分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及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个月。与PFLCP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较PFLCP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3,P=0.460)。住院期间,PFNA组3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泌尿系感染,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8%(6/32);PFLCP组4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再次脑梗死、1例应激性溃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3%(12/3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3,P=0.152)。术后6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总分以及各单项评分均高于PFLCP组(P0.05)。术后1年,PFNA组Harris评分总分及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与PFLC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关节畸形及活动度评分明显优于PFLCP组(t=4.112,P=0.000)。结论与PFLCP相比,采用PFNA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总结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roximal femu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两种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PFLCP内固定,另一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后分析手术时间、伤口大小、失血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位置情况,并通过Harris功能评分评价下肢功能。结果两组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定期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8~18个月)。PFNA组在切口长度、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PFLCP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出现2例髋内翻、螺钉松动退出、股骨大粗隆滑囊炎,PFNA组2例分别出现颈干角丢失、螺钉切出股骨头和下肢轻度短缩、螺钉稍退出。结论 PFNA和PFLCP两种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疗效,PFNA固定允许患者早期负重,两种内固定均具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