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蕊  汤跃跃  杨薇  袁媛  李云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88-2490
肝纤维化是由于慢性肝病在进展过程中肝内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肝内过多胶原沉积,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结果,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可逆中间环节.多数学者认为,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1];因此,对慢性肝病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确判断肝纤维化分级,而肝脏的硬度与肝纤维化的程度相关,研究发现肝脏标本的弹性与组织学纤维化评分相关[2].目前,弹性成像(UE)作为一项新技术诊断肝纤维化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并对肝纤维化进行准确分级,是一种对肝纤维化进行定量诊断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刘霖敏 《江西医药》2007,42(9):832-834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临床上采用的肝功能试验和影像学检查难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早期肝硬化,肝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其在临床应用有较多的局限性.目前通过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性指标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临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正>慢病肝病主要包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中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题。肝纤维化会使肝脏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的血液供应等受到影响,使肝脏功能逐渐丧失,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1,2]。近年来,血清肝纤四项检查已被认为是理想的诊断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衡量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对慢性肝病的进展、预后和治疗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近20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学检测及其数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血清分子生物学新检测技术等诊断方法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并提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超声波肝脏弹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可能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多种肝病,是一组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肝纤维化是肝病发展的重要阶段,肝硬化则被认为是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1,2]。近年来,血清肝纤四项检查已被认为是理想的诊断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清肝纤维标志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应用于临床。由于肝脏代偿功能很大,肝硬化发展至相当程度才可能出现肝细胞功能障碍,因此目前常规肝功能试验无法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根据1995年慢性肝炎全国诊断标准临床上分为轻、中、重三度,病理上除肝脏炎症活动度外,要求结合肝纤维化分期来判断。目前不少有条件医院已将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列入慢性肝病的常规检查。现就其临床应用分以下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肝纤维化是指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肝脏持续的创伤修复反应而导致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由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如果能早期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抗纤维化治疗,则可预防肝硬化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以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但由于肝活检取材的局限性和创伤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所以不易普遍开展,而且一般应用的抽吸式穿刺针常仅吸出肝实质,纤维组织遗留在体内,所以有一定的假阴性。随着肝纤维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肝纤维  相似文献   

8.
肝脏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为病理过程的慢性肝损害,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过程。肝纤维化的进展常为慢性隐匿性的,早期尚有逆转为正常的可能,晚期则为非可逆性的。因此,从实践诊断的角度找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帮助临床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其肝纤维化程度决定了肝病预后,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强肝胶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针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都可有炎症破坏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肝纤维化通过不同途径可发展为肝硬化。由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可逆阶段,及时诊断治疗对阻止病情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检测了13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并同时进行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期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提供无创性的鉴别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病,病情反发作,经过肝脏穿刺明确肝脏病变的程度,鉴别黄疸的性质和原因,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对肝穿活检患者的护理,使患者了解活检术的意义及必要性,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各型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共同基础是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与肝脏胶原代谢密切相关,文献报告[1、2、3]血清IV型胶原(IV-C)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并对肝硬化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有一定价值.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清IV-C在各型慢性肝病中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肝纤维化是由肝炎病毒或者其他致病因子的持续作用下引发的一种肝脏病理学改变,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主动性修复反应[1],其实质是肝细胞外基质的过量增生与沉积。各种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脂肪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均可导致肝纤维化[2]。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病理阶段,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在进展为肝硬化之前仍有逆转的可能[3],因此,阻断或者逆转肝纤维化对于肝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纤维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超声组织定征对肝纤维化患者肝肾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定征(UTC)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脏回声改变与自身肾脏实质回声相对不变的对比变化,以期发现新的诊断肝脏纤维化的检查方法。方法用UTC视频法测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和肾实质二维声图像的灰阶值,并将两组灰阶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与肾脏实质二维声像图的灰阶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比较用TUC视频法测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脏和肾脏实质的声像图灰阶值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静波  王炳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097-2099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纤维化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ⅢP)与肝组织病理检查即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0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对80例慢性肝病患者行肝组织穿刺作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纤维化四项指标由G1~G4、S0~S4依次升高,但在各级及各期间升幅不完全一致;在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方面以HA上升最早,级间升幅较大;在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方面PⅢP在S2期就明显升高;血清HA、LN、IVC、PⅢP水平与肝病分期及分级呈正相关。结论:透明质酸(HA)在反映肝脏炎症程度方面较敏感,Ⅲ型前胶原(PⅢP)在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方面较敏感。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对了解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旭  陆伟  王春妍 《天津医药》2011,39(3):236-238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FS检查,记录所检测到的肝硬度值。所有受试者均于同期行肝穿刺活检。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FS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度检测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747,P<0.01)。FS对显著纤维化(S2~S4期)、严重纤维化(S3~S4期)和早期肝硬化(S4期)的AUC值分别为0.857、0.934和0.948,以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的最大值选定的最优cut-off值分别为7.25、9.25和12.4kPa。结论:FS可以较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而引发自身愈合修复的一种反应。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手段和药物。鳖甲煎丸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纤维化治疗。鳖甲煎丸可调节免疫、调控相关因子、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总结了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鳖甲煎丸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脏穿刺活检术47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环  吴海燕  王春梅 《河北医药》2003,25(10):778-779
肝脏穿刺活检术 (以下简称肝穿术 )虽然不是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是对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脏疾病或久治不愈的肝炎 ,通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电镜检查等手段 ,能够明确肝组织的具体病变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也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我科对 47例病人进行肝脏活检术 ,其整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慢性肝病 47例病人进行了肝穿术 ,其中男 40例 ,女 7例 ;年龄 15~ 61岁。诊断为慢性肝炎 :( 1)炎症活动度Ⅰ级 17例 ,其中纤维化 0期 14例 ,纤维化Ⅰ期 3例 ;( 2 )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9.
肝穿活检被公认为是判断肝病严重程度的金指标,也是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分类、分型、分度以及进一步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的疗效观察、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但因有创伤性而难以重复、广泛开展。肝功能检查是临床上普遍开展且具有反复检测方便的优点,其结果的变化也是慢性乙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改变,而纤维化持续进展可导致肝硬化。本文将2006年以来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就其肝纤维化指标同以往综合治疗资料进行比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