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永亮 《河北医药》2013,35(11):1611-1612
目的探讨Notch-1、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0例甲状腺腺瘤和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otch-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78.6%、88.0%,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12.9%、0%,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Notch-1、Survivin分别呈低表达和高表达状态(P<0.05),且二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12,P<0.01)。Notch-1和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存在Notch-1、Survivin的异常表达,对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组织蛋白酶D(Cath D)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GR5和Cath D在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局部包膜侵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G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42/67)、2.99%(2/67),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5%(47/67)、4.48%(3/67),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包膜侵犯组织中,LGR5、Cath 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无局部侵犯者(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病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与病人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EGFR、PCNA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良性腺瘤、15例腺瘤旁正常组织中EGFR、PCNA的表达.结果 在甲状腺组织中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乳头状癌59.57%、良性腺瘤25%、瘤旁正常组织6.67%;PCNA分别为74.47%、45%、13.33%.乳头状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GFR、PCNA表达升高,提示EGFR、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GFR或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K34βE12和HS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组织中CK34βE12和HSP27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分析CK34βE12和HSP27表达的关系.结果:CK34βE1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中未见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为4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K34βE12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HSP27在正常甲状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0.00%,在甲状腺腺瘤中阳性表达率为40.0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为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HSP27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31).CK34βE12和HS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94,P<0.05).结论:HSP27和CK34βE1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两者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紊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2)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TA)中MBL蛋白的表达含量;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MAS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332±0.046)和(0.221±0.030),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性别、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ASP-2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eroxiredoxin1(Prx1)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5例同期伴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x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rx1蛋白强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癌原发灶60%(39/65)、腹膜转移灶68%(44/65)、淋巴结转移灶88.6%(39/44),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x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65),且表达很弱。癌旁正常胃黏膜中prx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灶中的Prx1检查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术前是否腹膜转移以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