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刺梨提取物(CL)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艾氏腹水癌(EAC )小鼠模型观察CL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研究CL抗人子宫内膜腺癌(JEC)作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NBT还原能力以了解CL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通过AO/EB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L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L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CL 10 μg·mL-1化疗组EAC小鼠的寿命延长(P<0.05),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增大(P<0.05);CL对JEC细胞的抑制作用随CL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CL 10 μg·mL-1作用JEC细胞96 h的IC50为0.05 μg·mL-1;JEC细胞的生长曲线随着CL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移;随CL剂量的增加,NBT阳性细胞百分率逐渐增加,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含量逐渐降低。CL对JEC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CL 10 μg·mL-1作用JEC细胞24 h的凋亡细胞百分率为25.59%(P<0.05)。CL作用24 h后,阻滞JEC细胞于G2-M期(P<0.05)。结论:CL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CL体内抗肿瘤的机制之一;CL体外抗JEC细胞的机制与CL的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G2-M期细胞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辣椒碱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设立辣椒碱组及空白组,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辣椒碱(50,100,200,300,400,500,600,800,1 000 μmol·L-1)处理SW480细胞12,24,48 h后的细胞活性,选取有效抑制增殖的辣椒碱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辣椒碱干预(200,400,800 μmol·L-1)后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200,400 μmol·L-1)干预后TRPV1,肿瘤抑制蛋白p53,磷酸化p53(p-p53),抑癌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活化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此外,利用微小RNA(mRNA)沉默技术作用TRPV1,观察200 μmol·L-1辣椒碱处理沉默TRPV1的SW480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及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50,100 μmol·L-1作用对细胞活性未出现显著影响,浓度在200 μmol·L-1以上时,随浓度增加细胞活性逐渐降低(P<0.01),呈剂量依赖效应;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00,400,800 μmol·L-1处理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5,P<0.01);200,400 μmol·L-1 辣椒碱干预下,细胞生长表现为G2/M期阻滞,800 μmol·L-1表现为G0/G1期阻滞(P<0.05);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00,400 μmol·L-1处理细胞能够明显上调上述凋亡途径中相关蛋白(p53,p-p53,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PARP)的表达(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沉默TRPV1能明显抑制辣椒碱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凋亡通路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辣椒碱可能通过TRPV1受体抑制SW48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青蒿素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和厚朴酚、青蒿素单独或联合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IC50评判抗肿瘤的效果,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的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厚朴酚、青蒿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SPC-A-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和厚朴酚能显著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20 μg·mL-1;青蒿素对SPC-A-1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3.52 μg·mL-1;和厚朴酚与青蒿素联合应用对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各单药组,Q>1.15。细胞周期分布显示联合用药组将细胞阻滞于G1期,显著高于各单药组。结论 和厚朴酚单独能够杀伤SPC-A-1细胞,并呈量-效关系,青蒿素单独作用不杀伤SPC-A-1细胞,两者青蒿素联合应用对SPC-A-1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抑制S180肉瘤的机制.方法 小鼠30只,建立S180肉瘤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ESV组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组,每组10只,给药组ig给药,连续给药14 d.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并且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eclin1、MAP1LC3A、CD133的蛋白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Beclin1、MAP1LC3A、CD133的蛋白表达.结果 PESV组和RAPA组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ESV组与RAPA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9%和25.0%(P< 0.05).与对照组相比,PESV组和RAPA组Beclin1、MAP1LC3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5).且CD133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1).结论 PESV可抑制S180肉瘤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MAP1LC3A的表达及抑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岩大戟内酯B(jolkinolide B,JB)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加入JB,使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10,20,40,80 mg·L-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岩大戟内酯B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另设10,20,40,80 mg·L-1组的JB,采用流式检测技术分析岩大戟内酯B对MDA-MB-231细胞的细胞周期,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结果:随着岩大戟内酯B浓度增加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阻滞。与空白组比较,20,40 μmol·L-1的岩大戟内酯B可抑制CyclinD1和eIF4E的mRNA表达,转染eIF4E-siRNA组CyclinD1的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也被抑制,同时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5,P<0.01)。结论:岩大戟内酯B可通过下调eIF4E及CyclinD1的表达而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  相似文献   

6.
黄建峰  魏小栋  翟东升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22-1226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并观察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分析了萝卜硫素、索拉菲尼及两者联合给药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计算每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联合时的联合指数(CI);流式细胞仪检测了HepG2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周期蛋白D1(ClinD1)、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显著高于各单独给药(P<0.05),还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呈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CI值<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及单独给药组,联合给药能显著抑制原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linD1)和C-myc]、抗凋亡蛋白Bcl-2、p-NF-κB及磷酸化IκBα蛋白的表达,诱导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 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HepG2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丹丹  翟云良  季芳  张亚云  夏扬  李全  王恒斌 《中草药》2021,52(21):6568-6575
目的 探究天佛参口服液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裸鼠移植瘤增殖的作用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9种不同基因突变表型的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裸鼠sc A54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天佛参口服液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剂量相关性;天佛参口服液阻滞A549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G2/M期(P<0.05、0.01),并且1%天佛参口服液可以显著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1);天佛参口服液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Raf、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呈剂量相关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2.25 mL/kg天佛参口服液对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肿瘤体内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活性和下调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陈皮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进行陈皮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 :采用肉瘤 180 (S180 )、肝癌 (Heps)、艾氏腹水癌(EAC)移植性肿瘤模型 ,进行了抑制肿瘤的试验。结果 :陈皮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 ,Hep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空白对照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 5) ;对艾氏腹水癌 (EAC)的延长生命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癌细胞增殖周期S期细胞作用不大 ,但能使G2-M细胞减少 ,使G0-G1期细胞增多 ,同时具有促使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陈皮提取物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牛坡  赵新霞  燕飞  周雍明  简鹏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60-4864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并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分析EGB对Survivin和TIP30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EGB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 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Survivin, TIP3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EGB对ACC-2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量效关系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 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8 mg·L。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EGB能使ACC-2细胞G0/G1期逐渐增加, G2/M期和S期逐渐减少, 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ACC-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 <0.05或P <0.01)。RT-PCR与Western杂交结果一致表明随着EGB浓度的升高, Survivin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 <0.01), 而TIP30基因表达则显著提高(P <0.01)。因此, EGB能有效抑制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 并促进TIP30的表达, 诱导ACC-2细胞凋亡,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该研究为中药成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GNC)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中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GNC对衰老HUVECs的治疗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HUVECs作为研究对象,H2O2诱导内皮细胞衰老作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H2O2组,H2O2+DMSO组(DMSO),白藜芦醇组(Resv)及GNC提取物低(GNC-L),中(GNC-M),高(GNC-H)质量浓度组,除空白组,H2O2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DMSO 1 mL·L-1,Resv 8 μmol·L-1,GNC 400,300,200 mg·L-1药物干预,24 h后除空白组外给予300 μmol·L-1 H2O2诱导HUVECs衰老,再给予正常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程度,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采用Mito SOX RED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以JC-10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与磷酸化(p-)p66的蛋白表达。结果 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SA-β-gal染色蓝染细胞显著增多(P<0.01);与H2O2组比较,各浓度组SA-β-gal染色蓝染细胞显著减少(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G0/G1期细胞数量比例明显增多(P<0.05),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与H2O2组比较,GNC各组及Resv组G0/G1期细胞数量比例明显减少(P<0.05),GNC-H组,Resv组在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线粒体ROS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强度明显减弱(P<0.05);与H2O2组比较,GNC-H,GNC-M组强度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1);与H2O2组比较,GNC-H,GNC-M,GNC-L组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1),Resv组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Mn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H2O2组比较,GNC-H与GNC-M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p-p66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H2O2组比较,各用药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表明用药后可减轻细胞内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结论 中药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延缓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药物干预后,细胞线粒体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及相关蛋白MnSOD,p-p66蛋白发生明显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其机制可能是中药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延缓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王中华  窦志英  王洋  陈涛  王远志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34-1240
[目的] 针对熟地黄的药性特点,深入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陈皮与砂仁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并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检测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并根据其含量变化,验证其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丰富熟地黄的炮制品种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熟地黄在全国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的炮制方法,采用其中具有临床实用特色的方法,即:陈皮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酒蒸法和拌制法),并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熟地黄的质量标准为参照指标,采用UPLC-MS检测技术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性状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r=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本实验中炮制后的熟地黄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在炮制过程中当性状达到药典及传统标准时,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以陈皮制熟地黄后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炮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最显著。[结论] 陈皮制熟地黄可明显稳定和控制毛蕊花糖苷在熟地黄炮制过程中的下降趋势。这对通过相应的炮制方法,在有效保存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扩大熟地黄临床使用范围有积极意义。同时UPLC-MS法由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逍遥散及其加减方的抗抑郁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逍遥散及其加减方的抗抑郁作用,精简组方、明确药效,为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0.01g/kg)组,加味逍遥散(16.20 g/kg)组,逍遥散(10.13 g/kg)组,逍遥散去生姜、薄荷(9.79 g/kg)组,逍遥散去生姜、茯岑、薄荷(8.10 g/kg)组...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芦根及其混淆品(芦竹根、南荻根和芒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比较,确定芦根及其3种混淆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为禾本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蕾  万果果  耿小玉  陈建都  潘正 《中草药》2024,55(6):2113-2122
由于生长因子类生物制剂药物在治疗伤口愈合中的局限性,从传统中药中挖掘缓解炎症反应、促血管生成、重塑上皮组织、加速伤口愈合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治疗慢性伤口有积极意义。除传统的活血止血类药物如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三七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姜黄Curcumae Longae Rhizoma、乳香Olibanum等及其活性成分外,清热药如积雪草Centellae Herba、黄连Coptidis Rhizoma,补益药中黄芪Astragali Radix、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等及其活性成分,复方托里消毒散、生肌化瘀汤等在伤口愈合各阶段都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活血止血类、清热类、补益类药物及其活性成分和复方治疗伤口愈合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了解中药药效物质在治疗慢性伤口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苦味中药的分子苦度当量(equivalent molecular bitterness,EMB)和分子苦度当量指数(EMB-index,EMBI),进而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苦度定量测定;此外,以不同浓度的黄连和苦参水煎液为载体,对建立方法的重现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了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浓度的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由拟合方程的R2P值可知威布尔模型优于对数模型,由威布尔模型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中药饮片的BTC,进而测得了23种苦味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得的黄连和苦参的EMB以及EMBI的RSD值均小于20%,重现性相对良好。结论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预测出了23种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建立了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decoc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DCMM)的苦度叠加规律。方法以生物碱类(黄连Coptidis Rhizoma、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is Cortex、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Radix)、萜类(穿心莲Andrographis Herba、野菊花Chrysanthemi Indici Flos、苦楝皮Melia Cortex)、糖苷类(龙胆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黄芩Scutellariae Radix、连翘Forsythiae Fructus)9种苦味DCMM为研究载体,在单味载体呈味规律研究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二元(6组)、三元(10组)叠加实验,通过经典人群口尝法(traditional human taste panel method,THTPM)及电子舌法(electrionic tongue,E-tongue)分别评价其苦度,建立二元、三元叠加时叠加苦度-质量浓度对数(IZ-ln C)、叠加苦度-叠加前分苦度(IZ-I)、口尝叠加苦度-电子舌叠加苦度(IZo-IZe)拟合模型,探索其苦度叠加规律。结果 THTPM法中,二元叠加IZ-ln C、IZ-I共12组,均拟合出有意义模型(Rc2≥0.868,P0.05,n=6),模型类型为二次多项式或近似结构的模型(下同);三元叠加IZ-ln C、IZ-I共20组,拟合出18组有意义模型(Rc2≥0.659,P0.05,n=6)。E-tongue法中,针对3类味觉信息进行分析,二元叠加IZ-ln C、IZ-I共36组,均拟合出有意义模型(Rc2≥0.689,P0.05,n=6);三元叠加IZ-ln C、IZ-I共60组,拟合出52组有意义模型(Rc2≥0.662,P0.05,n=6)。IZo-IZe中,二元叠加共18组,拟合出8组有意义线性模型(Rc2≥0.727,P0.05,n=6);三元叠加共30组,拟合出13组有意义的线性或对数模型(Rc2≥0.670,P0.05,n=6)。结论叠加后苦度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叠加实验良好模型获取率为(二元100%,Rc2=0.936;三元87.5%,Rc2=0.906),而IZo-IZe中有意义的模型获取率较低,即以IZe预测IZo的方法目前尚不成熟;二元、三元叠加中原始苦度越高的饮片对IZ贡献度越大;黄连在同类型和不同类型叠加中苦度贡献度均最大;除黄连+黄柏+黄芩组存在因成分间可能发生沉淀反应等导致叠加后的苦度降低外,未发现更多因各成分交互作用而产生异常的苦度促进或拮抗现象;IZo-IZe相关性随组分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rowsmith工具探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耀  许腾  周玉枝  高晓霞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14):3484-3492
采用文献关联检索工具Arrowsmith从理论层面探讨逍遥散及其单味药抗抑郁的现代药理机制。利用Arrowsmith进行关联文献的检索和发现,从逍遥散单味药、整体复方及共有关联词对文献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借助Cytoscape绘图软件对逍遥散组成药材与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关联性分析。逍遥散中不同的单味药可能通过调节TLR4、TRPV1、Caspase-3、PPARG、COX-2、NRF2、PI3K、ERK1、MAPK、p38 MAPK等靶点,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关键通路影响焦虑、束缚应激、脾虚、学习记忆等发挥抗抑郁作用。逍遥散抗抑郁的关键作用部位在海马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通过Arrowsmith工具检索分析为深入阐释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肝肠引起的首过代谢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进展,以期为黄酮类药物的代谢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分别按照体内法、在体法和体外法介绍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研究方法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体内法中重点介绍了斑马鱼模型、菌群人源化动物模型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在体法总结了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体外法中主要介绍了Caco-2细胞模型、离体消化道内容物温孵法、肝肠微粒体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和基因重组代谢酶法。近年来,LC-MS-MS、微透析技术等仪器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药物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在微量药物浓度测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一些新的模式生物和代谢模型如斑马鱼模型、菌群人源化动物模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和人源化肝脏嵌合体小鼠模型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发展迅速,各种代谢模型及方法必将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快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步伐,进一步推动黄酮类新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质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干燥技术的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重要环节。冷冻干燥技术可较好地保持物料的原有形态及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获得较高质量的干燥物。介绍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着重总结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中药加工的目的、影响因素,以及冷冻干燥对药材组织成分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冷冻干燥的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采集、分类学鉴定及多基因组多片段相结合,对2012年版《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中"桑蒂"、"莪德哇"和"叶兴巴"3种藏药基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经鉴定它们的基原植物分别为毛萼獐牙菜Swertia hispidicalyx、全萼秦艽Gentiana lhassica和齿叶玄参Scrophularia dentata;直接测定各样品的核糖体DNA ITS区、叶绿体matK,rbcL,rpoC1,trnL(UAA),psbA-trnH,atpB-rbcL,trnS(GCU)-trnG(UCC),rpl20-rps12,trnL(UAA)-trnF(GAA)及线粒体nad1第2内含子序列共93条;毛萼獐牙菜、齿叶玄参的ITS区存在杂合,通过TA克隆法获得60条克隆序列。将克隆序列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基于所获全部序列及近缘物种相关序列,探讨3种藏药基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全萼秦艽的DNA条形码。该工作可为不同遗传背景的藏药基原植物物种鉴定DNA条形码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及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