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21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误诊4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15例好转,6例死亡,感染因素导致的有16例。结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发于中、老年人,多为感染因素所致,病死率较高,所以,对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合理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补液纠正高渗状态、维持酸碱平衡,控制诱因等综合治疗,可取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并发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多器官衰竭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林宏献乐清325600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或漏诊。不少HNDC病例发生多器官衰竭(MOF),而MOF又是HND...  相似文献   

3.
有些糖尿病患者担心多饮导致多尿,因此减少喝水量,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糖尿病多尿是由于血糖高的缘故,如果限制饮水,易造成脱水,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血液浓缩,导致血栓形成、高渗性昏迷、肾功能障碍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但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饮用过凉的冷饮,忌饮含糖高的饮料和含气的饮料,应该多喝凉开水或凉茶水.  相似文献   

4.
有些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糖尿病,如果不加注意,严重时可导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现在把我院16例因化疗引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钠、血浆皮质醇(COR)、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在脑卒中发病及演变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单纯脑卒中组、并发高渗性昏迷组及正常人的血钠、COR、ALD水平的变化。结果 并发高渗性昏迷(HDC)死亡组与存活组、单纯脑卒中组三者间及与正常对照组间血钠、COR、ALD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随着病情的好转,COR、ALD也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血钠、COR、AL  相似文献   

6.
有些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糖尿病,如果不加注意,严重时可导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现在把我院16例因化疗引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渗性糖尿病性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就我院25年来住院的14例高渗性昏迷病例作一扼要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采用的病例资料,系我院1956~1981年收治700例糖尿病(包括继发性糖尿病)诊断为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合并症死亡的47例中择选的,其中1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51例,对这51例患者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观察抢救的效果。结果对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临床急救的有效率高达96.1%。结论针对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能够及时的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安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死亡3例,植物生存l例,恢复良好3例.结果 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下丘脑功能受损是高渗形成的重要原因,而高血糖的渗透利尿作用又加剧了这一...  相似文献   

10.
范忠杰  王晓琼  李阳  蔡芬芬 《内科》2007,2(2):218-219
目的 探讨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NKHDC)的临床急诊诊断、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32例NKHD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救治经验。结果 经治疗本组有28例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血糖、尿糖均控制到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或基本消失;4例死亡;病死率12.5%。结论 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采用二阶段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临床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8月该分泌科收治的20例老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11例)和死亡组(9例),对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预后因素。结果 20例老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中浅昏迷4例,中度昏迷7例,深度昏迷9例;其诱发病因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胰岛素用量不足或中断治疗等因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昏迷和神经精神症状,其死亡率为45.00%。结论老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与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基础疾病积分有着密切关系,其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需加强老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速患者预后,以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作者收治糖尿病患者367例,死亡55例(15%)。常见死因为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中毒、高渗性昏迷、继发感染、脑血管意外等。  相似文献   

13.
经喉镜食道插管消化道补液抢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并酮症酸中毒成功二例报告高勇义,许少刚,王平我们治疗2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并酮症酸中毒,经喉镜食道插管消化道补液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男,53岁。因口渴、多饮、多尿、消瘦14天,昏迷5小时于1994年6...  相似文献   

14.
HFRS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作卿  韩夏 《山东医药》1996,36(8):41-42
HFRS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张作卿,韩夏HFRS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病死率高达40%以上,主要见于重症HFRS患者的少尿期、移行阶段和多尿早期,多为中、老年人,患者多无糖尿病史。1机理和诱因...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三例诊疗体会张继平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诊疗体会报告如下。例1,男,62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4年,意识不清6小时入院。无糖尿病史。入院查体:深昏迷状态,右瞳(3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重症监护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6月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抢救以及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在24例受试者中,2例受试者由于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危急,家属同意放弃救治,出院。2例合并急性心梗者死亡。剩余20例受试者经过规范化护理以及全面抢救,血糖降低至正常标准。神志清晰原有高渗状态得以纠正。结论对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来讲,接诊后应当做好临床急救工作,尽早开展静脉输液有效扩容。同时是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以及临床护理,其也为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由于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及其激素性拮抗物均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因此这种激素绝对或相对的不足(如在糖尿病酮症性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时),都会导致多种病理生化方面的后果(附图)。非酮症性高渗压性昏迷是一种特殊的类型。酮症性昏迷只发生于重型糖尿病患者,而非酮症性高渗压性昏迷则于轻型年老患者特别多见。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CHD)占Ⅱ型糖尿病死亡率的75%。本文从流行病学观点,讨论了Ⅱ型糖尿病中已确定的和新发现的CHD危险因素,并评价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的作用。很多研究发现,糖尿病人CHD发生率增加。Ⅱ型糖尿病人的CHD相关死亡危险比年龄相当的男性非糖尿病人高1-5~2-5倍,在女性甚至可高1-7~4-0倍。糖尿病人的死因中CHD至少占了50%。糖尿病成年病人的年均死亡率是5-4%,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其预期寿命也减少5~10年。WHO研究表明糖尿病人CHD发生率为26%~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的方式及护理对策的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2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分析其急诊抢救方式及对其护理对策的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血糖、血钠、血清渗透压均明显下降,且尿糖+、酮体+、昏迷与脱水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00%。结论对于急诊抢救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应合理配合输液并依照其血糖情况准确配合胰岛素,在护理上注意病情变化,加强合理基础护理,严格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2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程中常见急症之一,本文分析糖尿病患者治程中发生的低血糖反应2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制定的标准诊断为11型糖尿病,男性9例,女性17例;40岁以下1例,40~59岁6例,60~刀岁14例,70岁以上5例。病程<1年2例,卫~4年3例,5~10年12例,10年以上9例。老年或病程长者治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并发症情况:并发心血管疾病13例次,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9例次,感染9例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例次,脑梗塞2例次,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