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68例患者,行多体位投影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扩张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冠状动脉扩张中共累及55支冠状动脉,按累及数从多至少依次为右冠状动脉(24支,占42.6%),前降支(16支,占29.1%),左回旋支(10支,占18.2%),左主干(5支,占9.1%).35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中,有心绞痛病史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3例表现为非典型性胸痛,2例心力衰竭.35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中1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治疗后30例症状消失或减轻,3例仍有反复胸痛,2例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扩张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抗血小板、调脂为冠状动脉扩张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情况。方法对38例以胸痛为主要症状排除心源性胸痛,并经胃镜检查及制酸治疗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予奥美拉唑20mg,bid,莫沙必利5mg,tid,治疗4周,并于1、2、4周记录症状积分总和。结果 30例患者胸痛完全消失,占78.9%,6例明显缓解,占15.8%,2例无明显改善,占5.3%,总有效率达94.7%。对于治疗后各个阶段观察,胸痛症状在治疗1周后积分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后积分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临床上易误诊,胃镜检查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提高本病诊断率及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3.
本组急性坏疽性肺炎的患儿11例,其中男7例,女44例,年龄4~13岁。均以高热起病,有的以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为主要症状。来院前均经过多种抗生素治疗。有2例病理检查为结核伴  相似文献   

4.
患儿 男,13岁。因发热5天,咳嗽伴胸痛4天于1996年9月13日入院。5天前出现发热,高时达39℃。4天前咳嗽,咳黄痰,伴左胸痛,在乡卫生院抗炎治疗未见好转。既往7岁时曾患左上肺炎,在当地门诊治愈。一年半前因发热,咳嗽,左胸痛在当地照胸片诊为左上肺炎(胸片与本次照片比较、炎症部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肺癌50例,年龄为39~74岁,平均56.5岁;肺结核30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42岁。肺癌以咳嗽、咳血痰伴胸痛为主要症状。结核以咳嗽、低热及结核中毒症状为主。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  相似文献   

6.
周秀丽 《河北医药》2000,22(2):131-131
食管源性胸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因其酷似心绞痛常被误诊。本文报告30例酷似心绞痛样胸痛,缺乏烧心、反酸、反食和非进行性吞咽困难等胃食管反流(GER)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均被长期误诊。现就其误诊原因和对GER病的认识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自1996年1月~1999年1月门诊和住院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30~74岁,其中40岁以上者占85%。本组30例均以反复发作性胸痛就诊,无烧心、反酸、反食及非进行性吞咽困难。胸痛特点为夜间睡眠时胸痛、气急11例,进食水后胸痛10例,无明显诱因者9例。其中伴左上肢放射性痛者9例次,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5例确诊为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有3例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并且全部为联用药物处理,剩余2例患者1例采用外科血管置换术治疗,另外1例经内科药物控制血压后采用腔内主动脉覆膜支架术治疗。结果 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有1例内科药物治疗者死亡,其余4例患者皆好转并出院,死亡1例患者主要是因为血压控制不理想而引发动脉瘤破裂。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以胸痛表现为主要症状,临床多采用内科药物处理,但应注意多种药物联用禁忌证,积极控制好血压,同时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患者安静仰卧位下行12导联同步ECG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伴随疾病以及临床胸痛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观察组存在临床胸痛表现患者行冠脉造影,统计观察组临床胸痛表现与冠脉造影异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他原因引起的CLBBB包括冠脉综合征、主动脉瓣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以及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等,两组患者存在临床胸痛表现比率无差异,观察组胸痛者冠脉造影异常比率大于无胸痛者。结论在老年患者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多与冠心病、高血压相关联,在临床诊断上尤其是无明显胸痛表现的老年患者,除心电图外,常常需要结合冠脉造影确诊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癌性狭窄是食管、贲门癌所造成的食管腔狭窄或梗阻。临床上以吞咽困难、胸痛、营养不良为主要症状,其中以吞咽障碍最引人注目。内镜下金属支架置留术是对食管癌性狭窄进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它不仅危险性低,而且能即刻解除病人的吞咽困难,从而达到改  相似文献   

10.
黄可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096-3098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分诊模式及诊断思路。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该院以胸痛急性发作为主要症状就诊患者177例。分诊方法及步骤:(1)预检分诊护士询问并记录重要相关病史;(2)进入胸痛诊疗通道;(3)经急诊胸痛诊疗处置流程分拣出可能高危胸痛者并直接进入抢救室给予医疗干预;(4)中、低危胸痛患者转至急诊普通诊断室进一步诊治;(5)提出分类诊断思路。结果 177例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6例,主动脉夹层7例,急性肺栓塞5例,自发性气胸21例,急性心包炎3例,肺炎18例,胸膜炎7例,脊柱疾病6例,急性胰腺炎3例,肺癌3例,胃食管反流2例,分别给予急诊救治并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住院治疗;另外,带状疱疹10例、心身疾病9例、肋软骨炎6例、肋间神经炎3例转普通门诊治疗;未确诊28例,但经数小时至1 d的观察,症状缓解,不需要进一步诊疗。结论通过广泛普及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规范了胸痛处置流程,改变了单凭护士个人经验指导分诊的现状,同时,减少了高危胸痛的漏诊和低危胸痛的过度医疗,合理运用了急诊有限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上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其中心源性和食管源性胸痛比较常见。食管源性胸痛是由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食管动力性疾病引起,由于食管的痛阈降低,对胃酸反流和动力障碍高度敏感,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多于餐后出现,平卧时疼痛加重。典型的心源性胸痛由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常在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吸烟时诱发。多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5 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可在短时间内缓解,不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3±12.4)岁,左肾盂尿路上皮癌10例,右肾盂尿路上皮癌13例,左输尿管尿路上皮癌6例,右输尿管尿路上皮癌7例.21例以肉眼血尿主要症状,7例以腰痛为主要症状,8例肉眼血尿伴腰痛,13例合并患侧肾积水.手术前行B超、IVP、CT、逆行造影、尿脱落细胞学以及输尿管镜检查,确诊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并排除膀胱肿瘤.CT 示肿瘤直径0.9 cm×1.2 cm~4.0 cm×5.5 cm.  相似文献   

13.
肺炎性假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性假瘤是肺部的良性疾患,虽较少见,但临床和放射线上常误诊为肺恶性肿瘤或结核。我们迂到2例,报告如下: 例1 崔××,男,59岁。二月前患感冒、咳嗽,少量黑黄色粘痰,伴左胸痛,在某院胸透诊为肺炎,经用抗菌素治疗好转,但仍咳嗽及左胸痛,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85年以来.对18例半面痉挛病人行面神经干压扎术.取得满意疗效。18例中男5例,女13例。年龄45-57岁.病程2~5年多。主要症状为一侧面肌不自主的节律性抽搐.以左恻受累居多。  相似文献   

15.
病历:女性、53岁,1975年被马踢伤左胸,曾住院数周作非手术治疗。一年后作胸部摄片检查,起初判断左肺有一3.5厘米直径之实质性病变,且有皮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患者深呼吸时感左胸痛二月再度住院。胸片检查再次被认为左上肺前部仍有一4.2厘米之肿块。断层摄影显示为一界限清楚、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6岁,汉族,干部,现住石家庄市。主因:咳嗽、咯痰伴胸痛10d于2003年4月18日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刺激性,咯白色粘痰,痰带血丝,伴左胸痛,无发热、盗汗、胸闷、头痛、心悸、乏力、声音嘶哑等症状。2个月前外院CT检查报告:左肺下叶占位病变,印象:肺癌,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个人史:生于黑龙江,久居河北。既往体健,吸烟每日40  相似文献   

17.
胸痹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52-252
胸痹心痛是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系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而发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在治疗护理当中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对患者身体康复也尤为重要。在临床中我们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9岁.主因突发胸痛9h于2010年9月6日7∶00入院.入院前无明确诱因突发心悸、胸闷、胸骨中下段疼痛,呈针刺样,面积约手掌大小,可放射至左肩部及左上肢,无头昏、黑矇,自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后,胸痛稍缓解.入院前2h又突发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未作特殊处理,急来我院就诊,急诊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遇三例误诊为冠心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以期从中吸取教训。一、颈椎病误诊为冠心病吴××,女,4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痛半年,于1982年4月21日就诊。当发作时,以胸前刺痛为特征,持续约30分钟至1小时,伴左肩及左上肢尺侧麻、胀、痛感,发作时服宽胸丸、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3-2013年我们收治的以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3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均无典型胃食管胃反流症状,主要表现慢性咳嗽14,哮喘5例,非心源性胸痛11例,咽部不适2例,确诊前病程2~39个月,经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哮喘、心绞痛样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