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P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三种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60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PCI患者(病例组),分别于人院一周之内行BAEP、BR、TSEP检查,观察BAEP波形及Ⅰ、Ⅲ、Ⅴ波潜伏期(PL)、峰间期(IPL),计算BR的R1、R2、R2′波平均PL、波幅及TSEP各成分PL,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病例组60例中BAEP异常35例(58%),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Ⅴ波的PL、Ⅰ-Ⅴ波的IPL延长和Ⅰ/Ⅴ波幅比>1.BR异常33例(55%),异常主要表现为R2波的PL延长,R2、R2′波幅下降.TSEP检查病例组与对照组PL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BAEP、BR两种电生理检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出PCI患者神经功能异常,联合应用BAEP及BR能够为PCI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诱发电位仪检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探讨合并糖尿病(DM)的后循环TIA患者受损部位的特点。方法入组后循环TIA病例共5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组20例,无糖尿病组38例,使用诱发电位仪分别检测其BAEP的变化。结果2组后循环TIA患者的Ⅲ波、Ⅴ波波峰潜伏期(Peaklatency,PL),Ⅰ~Ⅲ波、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均较正常值延长,其中合并DM组Ⅲ波PL、Ⅰ~Ⅲ波IPL与无DM组的Ⅲ波PL、Ⅰ~Ⅲ波IP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无DM组的Ⅲ-Ⅴ波IPL与合并DM组的Ⅲ~Ⅴ波IP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并DM的后循环TIA患者听神经及脑桥下段较无DM的TIA患者更容易受到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P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三叉神经-颈反射(TCR)三种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50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PCI患者,分别行BAEP、BR、TCR检查。BAEP观察其波形,Ⅰ、Ⅲ、Ⅴ峰波潜伏期(PL)、峰波间期(IPL)、波幅(Amp);BR观察R1、R2、R2’波平均潜伏期、波幅;TCR观察各成分潜伏期、波幅、A值。结果 50例中,BAEP检查异常45例,异常率90%,异常主要表现为Ⅲ、Ⅴ波PL延长,Ⅲ~ⅤIPL大于Ⅰ~ⅢIPL,Ⅰ/Ⅴ波幅大于1。BR检查异常42例,异常率84%,异常主要表现为R1、R2、R2’波PL延长,R2、R2’波幅下降。TCR检查仅5例异常,异常率10%,头颅MRI显示多为延髓梗死。结论 BAEP、BR两种电生理检查方法能较好反映PCI患者脑干功能异常;TCR电生理检查方法异常率低,但对延髓梗死检查有特异性。三者联合应用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血管结构及临床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部位、数目并随访半年,观察其临床脑梗死事件的发生。方法观察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性的患者,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分析后循环TIA患者半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差异。结果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6例,共有49(56.99%)例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10(11.63%)例;后循环病变39(45.36%)例,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共20(24.19%)例,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37(43.01%)例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随访半年,16例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的后循环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5例治疗期间死亡。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形态异常是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狭窄可能也是致病因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的后循环TIA患者应积极采取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后循环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01—2012-12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神经内科收治62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患者,分别进行BAEP和TCD检查观察是否有相应改变,进而明确该两项检查应用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BAEP异常58例,异常率95.5%;TCD异常54例,异常率87%。结论 BAEP和TCD的异常对早期诊断后循环缺血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后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序贯收集首次脑梗死患者58例,根据病前有无同侧TIA史分为TIA组(26例)和非TIA组(32例),另选取1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以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头部CT测定脑梗死灶体积;以CD34和KDR双阳性细胞作为EPCs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早期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以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分析循环EPCs数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及血清VEGF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患者NIHSS评分及梗死体积明显小于非TIA组(均P0.01)。非TIA组患者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TIA组患者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和血清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非TIA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01)。相关分析显示:有或无TIA史的脑梗死患者循环EPCs数量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或脑梗死体积均成负相关,而且在TIA组内EPCs数量与血清VEGF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早期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关系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TIA增加了对循环EPCs的动员,提高了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EPCs增加很可能受VEGF调节,这可能是TIA发挥对后继脑梗死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循环短暂缺血发作(TIA)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纳入后循环TIA患者65例,根据ADCD2评分分为高危组(4~7分,34例)和低危组(0~3分,31例),另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比例及血清IL-17浓度值。结果高危组外周血Treg与CD4’细胞比值(11.38±3.58)%显著低于低危组[(14.83±4.10)%,P〈0.05]和对照组[(15.60±4.19)%,P〈0.05],低危组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血清IL-17浓度[(312.65~63.69)pg/m1]和低危组[(290.13+63.65)pg/ml,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207.26±63.00)pg/ml,P〈0.05],而高危组和低危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后循环TIA患者外周血Treg减少、IL-17浓度升高,可能是导致其外周血自身免疫调节失去平衡,进而发生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意义。方法 利用神经电诊仪对28例患者进行BAEP检测。结果 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BAEP异常者19例(79%),表现多为同侧或双侧I波、Ⅲ波分化差,潜伏期延长。4例胆脂瘤所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BAEP全部异常,表现为Ⅲ波、V波分化差或波形缺失。结论 BAEP是三叉神经痛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尤其对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7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临床特征。发作后均在24小时内行头颅MRI或CT检查,部分于发作48小时后复查,记录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的例数。结果:TIA发作≤30分钟、>30分钟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6/112、22/6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TIA发作≤3次、>3次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9/129、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既往有、无卒中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5/43、23/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为28/102、10/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非偏肢无力麻木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3/82、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0分钟、发作次数>3次、既往有卒中、高血压病史及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37-13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局部性、短暂性和反复发作性的脑缺血发作是TIA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它是脑梗死的前兆,及时诊断与治疗TIA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TIA的认识有了新进展,对诊断标准提出新的概念。1诊断标准的演变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家Fisher首先提出了TIA的概念。1965年第四届普林斯顿会议上确定了TIA的定义,即大脑局灶性或区域性缺血产生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并在24h内完全消失。但最近的研究结果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经颅多普勒(TCD)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09例临床诊断为PCI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同时采用经颅多普勒探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供情况、血管壁的弹性和顺应性。结果209例患者中BAEP异常和TCD异常共189例,总阳性率为90.43%。其中BAEP异常179例(85.65%);TCD阳性检出率169例(80.86%)。结论BAEP和TCD互为补充,可以分别从神经电生理方面和血流动力学来为PCI的诊断和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130例T IA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H组)和低剂量(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组)各65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2组患者住院及随诊1 a期间T IA复发及形成梗死、新发冠脉事件、脑出血及死亡情况,并比较2组1 a点LDL水平。结果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H组TIA复发率、梗死及新发冠脉事件发生率及LDL水平明显低于L组。结论高剂量(40 mg/d)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发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19例住院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果,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访发生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50例(42.0%)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持续时间≥10min、ABCD2评分≥4分是TIA后7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是TIA后30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颅内动脉狭窄重和"ABCD2"评分高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有降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后循环TIA患者作为病例组;34例非后循环TI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及多导睡眠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不同程度OSAHS在两组中的分布特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循环TIA与其危险因素及OSAHS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OSAHS与后循环TIA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OSAHS患者例数为24例,对照组为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重度OSAHS例数11例,对照组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与后循环TIA之间有相关性。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BMI、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吸烟为后循环TI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OSAHS不是后循环TIA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与吸烟、高血压、BMI和Hcy等危险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OSAHS是后循环TIA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OSAHS通过与吸烟、高血压、BMI和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促进后循环TIA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视频眼震电图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VNG)在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运用VNG技术检查68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观察视眼动系统反应、自发性眼震、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并以4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结果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组中有自发性眼震18例(26.5%),位置性眼震31例(4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视眼动系统检查共56例(82.3%)出现1项或多项异常,表现为扫视试验32例(47.1%)异常,视跟踪试验Ⅲ型改变24例、Ⅳ型改变5例共29例(42.6%)异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视动试验有8例(11.8%)出现视动性眼震或视动眼震减弱。温度试验单侧减弱异常28例(41.2%),优势偏向异常16例(23.5%),总慢相角速度降低7例(1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NG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首发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血管病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21例首发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TIA患者,发病48 h内入院,应用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评估血管病变,采用ABCD评分,观察1年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较血管病变及ABCD评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121例患者中106例共258支血管狭窄; 71例(58.68%)存在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50%,66例(54.55%)存在多支血管狭窄,33例(27.27%)有Willis 环变异; 66例(54.55%)检出不稳定斑块;(2)随访1年脑血管病发生率18.18%;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发作时间≥10 min外,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50%狭窄(OR=2.65,95% CI:1.30~5.38,P=0.00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分层后发现,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中度狭窄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比例是正常或轻度狭窄5.92倍(95%CI:1.20~29.27,P=0.029),而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比例是正常或轻度狭窄7.92倍(95%CI:1.75~35.83,P=0.007);(3)与未发生脑血管病组比较,发生脑血管病组的ABCD2、ABCD3和ABCD3-V评分的得分均显著升高(P≤0.01); 3种评分法预测1年内发生脑血管病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73和0.80,ABCD3-V评分预测预后准确度最高(P<0.05),最佳界值为7.5分。结论 首发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TIA的血管病变广泛并严重,1年内脑血管病发生率高,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ABCD3-V评分能更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56例TIA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量表测评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其中伴焦虑和(或)抑郁症状者33例(A组),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者(B组)23例。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显示A组PSQI总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仪(PSG)显示A组较B组觉醒时间延长,非快速眼动(NREM)期N1、N2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焦虑、抑郁症状TIA患者觉醒时间延长,NREM期N1、N2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成功和失败病例,提出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成败的因素.方法 将后循环脑梗死11例患者按其溶栓疗效分为两组,成功组和失败组,并从溶栓时间窗,临床表现,血压情况,血管狭窄,侧支循环建立,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基础血压偏高,发病后血压较平时略有增高;(2)成功组较失败组临床症状轻,侧支循环建立好;(3)两组病例均有重度血管狭窄.结论 (1)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成败关键是重视临床,及早发现后循环脑梗死,在有效时间窗内及早进行溶栓治疗;(2)后循环脑梗死多有重度脑血管狭窄,须注意控制血压;(3)侧支循环建立的好坏是判断溶栓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