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自1973年Jones首先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棘阿米巴性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AK),直至80年代中期本病仍属一种罕见的寄生虫性眼病.但自1985年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 CL)的推广普及,由棘阿米巴原虫引起的眼角膜病报道逐渐增多。金秀英于1992年首先报道了我国第一例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是由角膜接触镜配戴不当而致.自此.我国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报道呈快速上升趋势。本就近10年来我国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对角膜接触镜保存盒棘阿米巴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饮用水的棘阿米巴污染情况,研究其与角膜接触镜保存盒棘阿米巴污染的关系.[方法]对延吉市居民饮用水棘阿米巴污染情况及大学生角膜接触镜保存盒和保存液的棘阿米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将103份饮用水和93份角膜接触镜保存液及保存盒擦拭液接种于有灭活大肠杆菌的无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在28℃条件下培养1周,观察棘阿米巴生长情况.[结果]93份角膜接触镜保存盒擦拭液及保存液中有1份(1%)检出棘阿米巴污染,103份饮用水中有41份(40%)检出棘阿米巴污染.[结论]角膜接触镜保存液和保存盒棘阿米巴污染可能与不正确地使用饮用水清洗和保存角膜接触镜有关.  相似文献   

3.
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宏  管怀进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1):75-76,F003
棘阿米巴(Acanthamoeba)是一类自由生活的小型原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棘阿米巴原虫可引起人原发性脑炎和角膜炎。自1974年Nagington等首次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以来全世界已相继有数百例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眼部剧烈疼痛和环形角膜基质炎、角膜放射状神经炎。角膜轻度受损和局部抵抗力降低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适当使用使棘阿米巴病原体易于侵入角膜而致病。  相似文献   

4.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阿米巴角膜炎系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因其破坏性明显,且易被误诊而贻误治疗,故常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本病显著增多是由于它不仅可因外伤感染引起,也可作为配戴角膜接触镜(contactlenses,CL)的严重并发症而出现[1,2]。自1992年以来我国曾有过10余例报道[1,3]。本文报告1例经药物和手术联合治疗获得满意视力的棘阿米巴角膜炎。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6岁,因左眼红肿、疼痛、流泪、视力明显下降3天收住院治疗。患者曾戴角膜接触镜3年,发病前左眼有被孩子手碰伤病史。左眼角膜炎按一般抗炎治疗半个月无效,加用…  相似文献   

5.
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和角膜病疗效观察高东鸣,刘成魁,杜敏(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外伤;角膜病;眼睛我院自1991年2月开始,采用“博士伦”隐形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软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热烧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共...  相似文献   

6.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预后不良的感染性角膜疾病[1].棘阿米巴角膜炎首先见于西方发达国家报道,随着对此病认识的逐步加深,我国陆续有文献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2~4].棘阿米巴角膜炎表现为顽固性的化脓性感染,疾病进展过程中角膜病灶先后出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角膜组织坏死,角膜胶原溶解[5],炎症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角膜病理损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3].角膜移植是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有效方法[6].但是目前国内角膜供体缺乏,严重制约角膜移植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棘阿米巴是Acanthamoeba sp.属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广泛存在于土壤、海水、淡水、矿泉水及腐败物等自然环境中.目前已发现棘阿米巴有27种[1],其中某些致病性虫种可引起人类严重的致盲性眼部感染-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AK).Jones等[2]于1973年报道了首例棘阿米巴性眼部感染,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角膜接触镜的广泛使用,AK病例报道显著增多[3].  相似文献   

8.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室诊断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找出快速诊断和鉴定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方法 ,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动物模型。方法 :10 %氢氧化钾 (KOH)湿封片镜检、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作HE染色和PAS染色检查。通过家兔应用激素 3天后 ,经角膜基质内注射棘阿米巴原虫悬液。结果 :角膜刮片及手术切除的角膜材料 ,经 10 %氢氧化钾 (KOH)湿封片镜检 ,前者查到 8例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 ,后者确诊 5例 ;手术切除的角膜材料经原虫培养 ,分离出 6株棘阿米巴原虫 ;应用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 ,见到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滋养体和棘刺。建立了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结论 :应用 10 %KOH湿封片镜检以及通过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培养的原虫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快速诊断 ;倒置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和鉴定棘阿米巴原虫 ,方法简便、不污染、快速 ;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建成快速及实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软性角膜接触镜在我国已广泛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临床上时有所见。有关软镜致角膜后弹力层皱折方面还未见报导。笔者搜集了近年本咨询中心观察到的软镜致角膜后弹力层皱折9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病原学检钡4方法及对其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09年8月共收治怀疑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18例(18眼),均采用角膜刮片镜检和原虫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18例怀疑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中,有16例刮片镜检阳性,阳性率为89%,14例原虫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8%。结论怀疑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应尽早行棘阿米巴病原学检测,对于棘阿米巴的早期诊断、防止误诊、早期治痔和预冶奄童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医疗工作中,随着对软接触镜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已证实软接触镜显著增加角膜病变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是软接触镜降低了眼部抵抗力并且引起角膜病变。但软接触镜毕竟是覆盖在角膜的表面,使角膜难以从空气中直接吸取氧气,所以,长时间的或连续佩戴隐形眼镜,都会使角膜处于持续的缺氧状态,引起角膜上皮水肿、糜烂,如果有细菌或病毒存在,就可能导致角膜炎,甚至形成角膜溃疡。这便引起了关于软接触镜护理系统及镜片微生物污染的探讨。现对软接触镜护理系统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2例配戴角膜接触镜治疗大泡性角膜炎者随访7年,角膜刺激症状全无,上皮下大泡消失,视力和眼压未变,恢复工作能力。长期高眼压产生角膜大泡性病变者虽有各种疗法均不理想。软镜可达到减少摩擦,缓解症状,利于上皮修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15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眼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采用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15眼中11眼症状消失,角膜上皮愈合,视力提高,2眼反复发作,2眼角膜坏死穿孔。结论:早期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淮南地区戴隐形眼镜者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品  王健 《医学争鸣》2003,24(1):86-88
目的:调查淮南地区戴隐形眼镜的角膜炎患中棘阿米巴感染率及流行特点。方法:取角膜刮片物进行直接涂片检查和分离培养,并辅以病史收集、临床检查。结果:共调查角膜炎患292例,由棘阿米巴引起的角膜炎占36.3%(106/292);其中男性、女性患棘阿米巴检出率分别为38.6%(44/114)和34.4%(62/178),差异无显性(P>0.05);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人戴隐形眼镜的角膜炎患中,棘阿米巴检出率分别为33.3%(3/9),45.6%(31/68),36.7%(40/109),31.5%(28/89)和23.5%(7/17),相互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戴隐形眼镜的角膜炎患中棘阿米巴感染率较高,以中小学生感染为主,与性别似无密切关系,与城乡居住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报告46例角膜感染的临床病因,其中戴用角膜接触镜所致感染16例。接触镜组主要为真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所致,而非接触镜组则主要为病毒性感染。本文认为:接触镜戴用组因角膜相对缺氧可能是导致真菌感染的诱因,而非戴镜组以病毒性感染为多,可能与近年来抗菌素激素的广泛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 软性角膜接触镜(以下简称软镜)的问世及成功使用,是屈光领域中一项重大的成就。但随着软镜日益广泛的应用,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充分发挥软镜的效益,尽可能减少对眼部的损害,我科于1986年12月~1989年6月,在配戴软镜复查随访的病人中,先后发现3例5眼戴软镜所致角膜上皮剥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观察青海红十字医院眼科岳秀珠目前,软性角膜接触镜(以下简称软镜)在我国已广泛使用。我院自1986年开始开展配戴软镜工作,现仅就追踪观察100例作如下报告。临床资料1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100例,男性24例,女性76例,最大年龄62...  相似文献   

18.
软性角膜接触镜致角膜炎32例傅蓉,刘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44300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容的追求,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人越来越多,但如配戴不慎,则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我院自1985~1995年共治疗软性角膜接触镜导致的角膜炎32...  相似文献   

19.
长戴角膜接触镜对眼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角膜接触镜(CL)问世以来,各种CL,包括长戴型角膜接触镜(EWCL):普通型、勤换型与抛弃型软性接触镜(SCL),以及透气性硬镜(RGP)与硅胶CL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长戴并发症包括接触镜相关性感染性角膜炎(CIAMK)及干眼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戴。就近年来关于长期配戴(〉5年)对泪膜、结膜微生物丛及结膜表面细胞学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邢玉琴  王洪峰 《吉林医学》1996,17(3):138-139
我科采用亲水软角膜接触镜预浸敏感的药液后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5例,匐行性角膜溃疡3例,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2例和带状疱疹性角膜溃疡1例,所致角膜后弹力层膨出共13例。平均配戴预浸药液软镜7、8天。溃疡愈合,均保存了眼球,没有发生角膜穿孔;出院时视力结果为:0.02(1例),0.05(1例),0.08(1例),0.1(1例),0.3(1例),其余8例仍为光感或手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