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玲 《黑龙江中医药》1999,(2):11-11,14
祖国医学将“痹证”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风寒湿痹,一类即为热痹。但在临床上,凡言痹证,即首先想到为风寒湿三气杂至,痹而为热者论述较少,而在临床实践中,热痹并非少见,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罹患此病,因其“纯阳之体”,尤多见热痹。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热痹的症舌脉表现,自拟清热除痹汤,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采用1998—4月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昆明)修订的“风湿四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伴发热者18例,经查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试验、C反应蛋白、X光片等各项检查,西医确诊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者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骨关节炎1例,坐骨神经痛1例。病程二周至四年不等,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1岁,男性11例,女性13例。  相似文献   

2.
清热除湿汤治疗肛窦炎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肛窦部位易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肛门腺感染而诱发肛周脓肿、肛周湿疹及肛门瘙痒症等多种肛门部疾病,故有肛肠疾病的"源头"之称.本病发生率较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西医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我们自2002年~2007年用自拟方清热除湿汤治疗肛窦炎64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清热除湿汤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6月~1998年1月,我们用清热除湿汤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片、维生素口服配合硼酸溶液冷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除湿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雷诺病是肢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局部血流循环障碍,引起阵发性指、趾端缺血的一种疾病,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引发,多见于青年女性,目前一般以为是由于交感神经机能紊乱所致。临床治疗原则为保暖,使用血管扩张剂,如毛冬青片,血管缩缓素及交感神经封闭,结果不尽如人意,而笔者自拟通痹汤加减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痛风急性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痛风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汤内服、泡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口服,0.5 mg/次,tid,疗程均为7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白细胞,血尿酸,关节肿胀、压痛、疼痛VAS评分,胃肠道反应。结果:在控制患者关节疼痛,肝肾功能,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肝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秋水仙碱组多于清热养阴除湿汤组,有显著性差异;在降低患者血尿酸和关节肿胀程度方面,清热养阴除湿汤组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在痛风的急性期,清热养阴除湿汤可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7.
黄烈生 《四川中医》2001,19(11):40-40
作者自拟除湿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活动期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38%;同期设对照组22例,单纯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刘湛 《山西中医》2014,(8):36-36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荨麻疹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清热除湿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1 h服用;对照组选用盐酸赛庚啶片4 mg,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复发7例,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9%;复发13例,复发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之痹证,因风寒湿所致者多,而热者少。《金匮翼》说:“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迂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而成热痹。”笔者多年来,应用《温病条辨》中焦篇65条之“宣痹汤”加减化裁,治疗热痹,收到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一、方药组成宣痹汤(苦辛通法):木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各15克,山栀、连翘、醋炒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皮各10克。水煎,温服,每日  相似文献   

10.
王宁 《广西中医药》2004,27(5):17-1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自1999-2003年,采用自拟清热宣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3例,获得满意疗效,并与西药氨糖美锌片、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清热宣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痛风性关节炎以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该部位炎症变化,疼痛反复发作,血中尿酸浓度增高为特点.笔者在临床用清热宣痹汤治疗本病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月.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2004 ~ 2012年采用清热除湿化瘀汤治疗附件包块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未婚3例,已婚45例;年龄最大者43岁,最小者17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30个月,最短2个月.48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确诊为附件包块,并排除恶性肿瘤,包块最大约5.4cm×4.8cm,最小约2.0cm×1.4cm;其中一侧附件区有包块36例,双侧附件区有包块12例;囊性包块28例,囊实性包块20例.  相似文献   

14.
杨守梅 《陕西中医》2012,33(8):1047-104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利湿汤(胆草、黄芩、白茅根、生地、大青叶、车前草、生石膏、六一散等)配合西药(西替利嗪片、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3%硼酸溶液冷湿敷)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祛疹止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祛风清热除湿汤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结膜病,证见目赤灼痛,痒如虫行,睑结膜有鱼子状或石榴子样的颗粒。多在春季发病,秋凉冬寒缓解,翌年春夏发作,年复一年反复不已。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都不理想。用自拟祛风清热除湿汤治疗68例,效果尚著,现报道于下。 临床资料 68例中男46例,女22例。其中学生30例,工人24例,农民14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34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152例急性湿疹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除湿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郑某某,男,42岁,双下肢骨节疼痛2月余,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遂转余处,症见:下肢酸重疼痛,活动不利,脸色萎黄,纳食欠佳,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脉濡。证认湿邪为患,困遏脾胃,下渗骨节,闭阻筋脉,治宜健脾升清,除湿通络,方取升气除湿汤化裁。党参12g,白术12g,黄芪15g,防风6g,柴胡6g,薏苡20g,芡实12g,陈皮6g,半夏9g,肉桂(冲服)2g,木瓜9g,海风藤12g。2剂。复诊:下肢酸痛减半,大便成形舌苔渐化。药已对症,乃守前法,继进3剂,余症皆愈。半年后  相似文献   

18.
1 一般资料 73例中男39例,女34例;年龄最高69岁,最低23岁,平均48.24岁;病程最长36年,最短2个月。 2 治疗方法 宣痹汤(《温病条辨》)加味组成:防风、杏仁、滑石各15g,连翘、山栀、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皮各9g,忍冬藤、桑枝各30g,生石膏60g。……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自拟白虎蠲痹汤治疗热痹62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均有关节红肿热痛,其中单一大关节受累者20例,多个大关节  相似文献   

20.
<正> 自1984年以来,我们用自拟方清淋汤治疗热淋3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9例,男性15例,女性24例。10~20岁4例,21~30岁17例,31~40岁12例,41岁以上6例。诊断标准根据全国热病协作组中南西南地区拟定标准如下:(1)发热,体温在38℃以上。(2)小便频数,淋沥涩痛,痛引腰腹。(3)尿检脓细胞+以上。(4)尿培养有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