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股骨头坏死诊断、类型、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坏死为常见骨关节病。病因有多种。创伤关节内骨折,物理损伤,烧伤、冻伤、放射损伤,药物引起,潜水病,酒精中毒,地方性骨病,先天性骨、软骨发育障碍以及某些代谢性骨病和血液病等,都可发生骨坏死。近年来,激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很高,还可多发累及肩肘腕踝及骶髂关节。特别是我国各地区因各种症状和轻微  相似文献   

2.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一种常见致残性骨病,对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检出率有所提高,正确及时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关节功能的保障非常重要。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有关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3.
专家简介     
王云钊,男,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医科大学教授。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0年毕业后从事放射诊断工作40余年。1962年建立X线病理研究室,从事骨放射病理基础研究,骨、软骨、胃肠、肾等微血管摄影以及骨法医放射学和地方性骨病、代谢性骨病研究。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正>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致残性骨病,随着影像技术发展,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检出率有增加趋势。其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关节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价值。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经CT诊断资料完整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是一种因激素诱导致使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最终造成髋关节功能障碍的骨病,属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临床表现以髋部不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及下肢的短缩为主。现在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常见的骨病之一,其病变可使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磁共振灌注成像是用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灌注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的一类磁共振检查技术,我们通过T2*-首过灌注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临床研究,旨在对股骨头患者在常规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改变之前,通过灌注增强扫描,发现骨髓的血流灌注的异常,使患者股骨头缺血坏死在早期能获得确诊,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病专家──郭永昌新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渐进性的胯关节致残疾患,轻则使人终身残疾,重则使人终身瘫痪。中医称为“胯骨痹”。尽管医学界向这一病魔发起顽强的进攻,但是计算机检索显示: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完整的诊疗方法与标准。面对数以千计的患者,许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骨显像在肾性骨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8~2011年经过确认的肾性骨病36例,行核素SPECT显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双侧胫腓骨摄取增加;8例双下肢骨、6例全身长骨骨摄取不均匀;5例全身关节膨大,双侧肱骨、股骨弯曲畸形;6例全身关节膨大伴周围软组织钙化;1例全身关节膨大伴全身多处软组织包块.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99Tcm-MDP骨显像能准确判断病变性质,可为肾性骨病的诊治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骨坏死是一种常见致残性骨病,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骨坏死(骨软骨病)多见于发育期儿童,属于累及生长软骨的疾患,在髋关节分为髋臼骨骺缺血坏死。继发性骨坏死是真正的缺血性骨坏死,最常见的是股骨头缺血坏死,随病情进展,大多数股骨头发生塌陷,进而发展成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功能丧失,如何尽早在股骨头塌陷前作出诊断、治疗对其影像学分期的基础上对本病的X线、CT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组织成份、结构和功能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涉及关节软骨损伤并累及软骨下骨和周围结构(例如软骨下骨病变、骨赘和滑膜炎症等)。OA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颈部、肩关节、肘关节、脊椎关节以及容易被忽视的踝关节和足等,通常伴有疼痛、肿胀和关节僵硬等。根据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3.6  相似文献   

11.
外伤致骨关节损伤、骨病等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常规X线摄片,绝大部分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如果骨折涉及复杂关节、特殊部位,或需了解骨病的立体情况,则常规摄片有一定的局限性。2005年我们根据临床需要对部分骨关节外伤。骨病病例进行CT3D重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蜡泪样骨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蜡泪样骨病又称肢骨纹状增生症、单肢型骨质增生症、Peri病。本病为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 ,我们遇到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0岁 ,学生 ,以右踝外伤 1h之主诉来我院就诊。体检 :双下肢对称 ,右下肢皮肤无肿、热及颜色改变 ,右髋及膝关节活动正常 ,右踝关节活动受限 ,软组织肿胀。2 X线检查右股骨及胫腓骨皮质条状增生 ,呈斑点、片状高密度骨质硬化 ,骨皮质增厚 ,骨髓腔变窄 ,右足距骨、楔骨、骰骨内见团块、结节状骨质增生、硬化 ,骨轮廓无明显改变。各关节面光滑 ,关节间隙无狭窄 ,增生的骨质与正常骨质界线清晰 (…  相似文献   

13.
全国骨关节病及体质性骨病影像学诊断学术研讨会纪要薛爱华曹来宾张雪哲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骨组主办,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承办的全国骨关节病及体质性骨病影像学诊断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00年1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第3届全国骨与关节影像诊断学习班,学习班属卫生部批准的全国继续教育项目(批准号:20000901040)。学习班重点介绍:骨的先天畸形和代谢性病变,骨与关节的损伤,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骨感染,营养性骨病,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骨关节的MRI和关节腔造影等。欲参加者请于近期来函或来电报名,届时将向报名者寄发入学通知。联系地址:上海市宜山路600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科教处 汤佩文。联系电话:02164369181转8247第3届全国骨与关节影像诊…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收治 2例因烧伤累及大关节造成关节囊破坏、关节腔开放患者 ,采用扩创后直接用皮瓣转移覆盖的方法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病 例例 1 男性 ,2 8岁 ,因被摩托车撞倒后车热排气管烫压 ,伤及右大腿后侧与窝 ,伤后 32天由外院转入本院。检查 :右大腿后下窝烫伤面积 2 % ,焦痂仍未完全分离脱落 ,但可见坏死外翻肌肉 ,右足下垂 ,活动障碍。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扩创术 ,清除坏死焦痂及坏死组织。见大腿后侧大量肌肉坏死 ,腓总神经坏死缺损 6cm ,膝关节外侧关节囊坏死 ,股骨外髁外露。经反复冲洗后 ,在小腿内侧做 9cm…  相似文献   

16.
张宝宗  黄大帅 《解放军健康》2010,(2):F0003-F0003
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贾恩礼等专家经10余年不懈努力研制成功的“生骨胶囊”于2009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该药经30余家医疗机构数年的临床验证,充分证明对股骨头坏死、骨折、骨折迟缓愈合、骨质疏松等骨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为数万人解除了骨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坏死的原因、采用介入放射插管技术、通过超选择性血管内区域灌注高浓度的溶栓、扩溶和营养性药物。对 8例病人 10个髋关节 2 0次治疗。结果 :关节疼痛缓解至消失 6例 ,明显减轻 2例 ,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5例、好转 3例。有效率10 0 %。结论 :介入放射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之一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种以一个或几个关节产生骨质溶解为特征的罕见的骨病最近被列入特发性多发性骨质溶解症中。特发性多发性骨质溶解症不仅常见在腕骨及跗骨,也可侵犯其他关节,例如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跛趾关节。大多数特发性多发性骨质溶解症病人在4—6岁时首次出现症状,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和发展,特别是关节疼痛和肿胀,活动障碍。作关节融合术后手术部位可出现显著的疤痕疙瘩。本组病例还出现膝外翻及先天性听力缺陷,以后未曾有报导。其X 线表现为多发骨质侵蚀及关节间隙狭窄,本组病例并伴有远端指(趾)骨的骨干大片溶解。根据临床及X 线表现这样大片骨质溶解与其他任何一个大片骨质溶解综合病症的诊断都不相一致。因骺端侵  相似文献   

19.
葛照晖  卜子阳  丁赞福 《人民军医》2006,49(12):748-748
1病例报告患者女,20岁。右手热压伤后,示指末节指体发黑坏死,中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皮肤缺损伴关节开放20天。住院检查:自示指远侧指间关节远端指体发黑坏死,界线清楚;中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皮肤缺损约2cm×3cm,创面伸指肌腱缺损,关节开放、固定,创面处部分指体发黑坏死,创缘界线  相似文献   

20.
陈军 《放射学实践》2002,17(2):94-94
联合运用MR成像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的方法较单独用MR成像法更能提高放射学家发现和评价脑肿瘤复发和放疗坏死的能力。来自西班牙马德里Maria Elena Roa博士对30例外科手术或放疗病人的MR和PET图像进行对照研究,MR图像示17例脑肿瘤复发,4例出现放射坏死,但在其余9例中,研究中人员既不能区别这两种诊断也未能作出肯定的诊断。30例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像显示糖代谢活动增强的“热点”中,13例为标准吸收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s)。MR区别肿瘤复发和放射坏死的敏感度为80%,但其中的53%后来证明为假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