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分别检测初治AML患者(7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AML-CR)患者(4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难治复发(RRAML)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者(15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的表达。结果:四组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857,P0.001);初治AML组和RRAML组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ML-C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AML各分型患者的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920,P0.05);初治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白细胞计数及髓外浸润有关(字2=9.248,13.689,P0.01)。结论:BAG-1可能参与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33a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有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ML初诊患者及25例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患者和22例骨髓象正常的发热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有核细胞,抽提总RNA,以U6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茎环RT-PCR检测并比较AML、ALL及骨髓象正常的非白血病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同时比较miR-133a在AML常见亚型及化疗缓解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33a在AML初诊患者骨髓中相对表达量(N=2-△Ct)明显高于ALL和非白血病患者(P<0.05);M3、M4及M5三种常见AML类型中,M5患者的骨髓标本miR-133a表达明显高于M3患者(P<0.05);AML化疗完全缓解后骨髓有核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133a可能参与AML的发生发展进程,其骨髓表达水平可为化疗敏感性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我国AML的年发病率是1.62/100000,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且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死于该病[1].AML分子遗传学的改变导致白血病细胞自我增殖、分化受阻、凋亡逃逸、自我更新增加、周期失控及弥漫侵润,随着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遗传学以及最近展开的基因表达谱分析等领域的进展,对于急性白血病(AL)本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临床试验的开展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的关系。方法:ELISA法对20例正常健康人及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LL组、AML组sICAM-1水平(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4.5±159.4,448.5±160.6,Vs 306.2±93.9)(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CR)组sI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ALL、AML未CR组化疗前sICAM-1水平显著高于CR组化疗前水平(P<0.01)。结论:血清sICAM-1水平可作为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VEGFR1)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5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缓解期AML,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10例CML急变期(CML-BC)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MNCs)中PTEN、VEGF、FLT1 mRNA的表达。结果:初治AML患者PTE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AML和正常对照组,CML-BC患者PTEN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CP患者,在AML初治白血病中PTEN mRNA与VEGF和FLT1 mRNA表达负相关,PTEN低表达、VEGF和FLT1高表达与AML缓解率及髓外浸润相关。结论: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低表达PTEN基因,高表达VEGF及FLT1基因,并与白血病预后不良及髓外浸润密切相关,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鬼臼乙叉甙(简称VP-16)近年来已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新药之一。我们以VP-16联合Ara-C治疗急性白血病(AL)32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32例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19~61岁。初治AL20例,FAB分型均为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AML,M_4)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_5)。复发病例12例,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_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AML,M_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例,M_4、M_5各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及核仁磷酸蛋白(NPM1)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分析6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及NPM1基因突变发生情况.结果 在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检测到FLT3-ITD突变阳性10例(16.9%),NPM1突变阳性15例(25.4%),其中3例同时存在FLT3-ITD突变及NPM1基因突变;而在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均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或NPM1基因突变.两种突变均与初诊时中位WBC数、染色体正常核型比例及伴有特异性融合基因患者比例有相关关系(P<0.05).FLT3-ITD+AML患者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P<0.05),单纯NPM1+AML患者初诊时表现为BPC较高(P<0.05)、免疫表型CD34阳性患者比例低(P<0.05);FLT3-ITD突变阳性者化疗后有低缓解率趋势.结论 FLT3-ITD突变和NPM1基因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对初诊时高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CD34阴性表型和正常核型的AML患者检测FLT3-ITD突变和NPM1突变,有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 国外急性髓细胞性急性白血病(AML)的中数发病年龄约为63岁,40%以上在确诊时病人年龄>65岁。本文仅就我院16例住院初治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DS 32例、AML 21例及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初诊AML患者与MDS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ML患者达完全缓解时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未缓解和复发患者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MDS低危型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高危型及初治AML患者相比为高,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ML和MDS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评价疗效,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45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 145例AML患者中MPO、CD13、HLA-DR、CD33、CD34表达率分别为93.1%、90.3%、77.2%、71.7%、70.3%。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L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34.5%)最为多见,其中以预后较差的M5型表达率为最高,其次为CD19(10.3%),且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中表达率最高。CD2仅表达于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共发现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有淋系和髓系抗原表达。结论: MPO、CD13、CD33为髓系最敏感的抗原,CD7、CD19、CD2淋系抗原在AML诊断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指导意义,FCM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分型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FLT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核型正常的AML患者20例,核型异常的AML患者30例,分别于化疗前抽取骨髓3ml,用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FLT3的表达情况.结果 核型正常的AML FLT3的表达率为5.0%,核型异常的AML FLT3的表达率为26.7%.难治复发的AML FLT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kit受体在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中的表达,重点讨论C-kit受体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其FAB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评价C-kit受体与AML临床指标、预后的关系及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3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直接涂片和28例淋巴瘤患者组织标本中C-kit受体的表达,同时分别设立正常骨髓标本和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标本作为阴性对照·结果22例AML中有12例表达C-kit受体,阳性表达率为54·6%,与对照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ML的FAB各亚型之间C-k…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改良的CFU-Mix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对正常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研究。结果:正常人集落产率显著高于非缓解期AML和ALL,低于CML。CML组显著高于AML和ALL组。正常人集簇产率低于CML,高于ALL和AML组。正常人培养物中一般均有CFU-Mix集落形成。AML的培养中的集落则多由白血病性细胞组成,细胞密集,扫描电镜下见细胞怪异,贴壁多突起。CML的CFU-Mix占13%,低于正常。FAB分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发病时21岁。其胞兄确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2,人白细胞抗原配型与当时作为健康供体的本例患者完全相合,2003年8月完成异基因骨髓移植(BMT)治疗。BMT前供体接受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特尔津,厦门特宝公司)5μg.kg-1.d-1,共用3d,第4天捐献骨髓液1280ml。移植后其胞兄一直处于持续缓解状态,外周血常规及骨髓形态检查正常,染色体及DNA STR检查仍为完全供者型植入。2004年12月患者因全身乏力和左侧眼周皮肤变绿就诊,发现血象异常:白细胞137.4×109/L,血红蛋白95g/L,血小板85×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发现原始粒细胞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分型情况。结果(1)7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13、CD33、HLA-DR、CD34和CD117抗原,23.9%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15.5%的AML病人伴有CD56抗原的表达。(2)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HLA-DR、CD10、CD19、CD34和CD7,34.5%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3)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52.9%(9/17),显著低于未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病人(77.8%)(P<0.05);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患者化疗后CR率为70.0%,而未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患者CR为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CD56 AML患者化疗后CR率仅36.4%,显著低于CD56- AML患者(78.3%)(P<0.025);CD34 AML患者化疗后CR率为56.0%,显著低于CD34- AML患者(80.4%)(P<0.05)。结论采用CD45和SSC双标记设门可较好地排除正常骨髓细胞的影响,较准确地反映病人的免疫学分型;伴淋巴系抗原表达的AML、CD56 AML及CD34 AML化疗后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44-84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与FAB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初治老年AL患者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9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1例;抽取患者骨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FAB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A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20例(25.0%),核型异常60例(75.0%);其中49例AM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8例(57.1%),31例AL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2例(38.7%),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显著高于ALL患者(χ2=6.783,P<0.01)。28例染色体核型异常AML患者总缓解率为85.7%,2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AML患者总缓解率为90.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05)。1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ALL患者总缓解率为58.3%,19例染色体核型正常ALL患者总缓解率为89.5%,染色体核型正常ALL患者治疗总缓解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χ2=4.080,P<0.05)。结论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导致A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且与FAB分型有关。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化学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白血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llo-HSCT的62例AML患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观察患者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与CMV感染及供受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100×109/L、疾病高危、移植后环孢素浓度低于200 μg/L的患者复发率高,而移植后CMV阳性及慢性GVHD患者复发率低;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高危(RR=3.296,95% CI:1.274~8.530,P=0.014)、无慢性GVHD(RR =0.167,95% CI:0.042~0.668,P=0.011)及CMV阴性(RR=0.285,95%CI:0.084 ~0.973,P=0.045)是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ML患者allo-HSCT后CMV血症是影响复发的有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CD116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CD116表达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6生化法测定血清LDH ,并于标准化疗第二疗程结束时计算MBDI评价化疗疗效。结果(1)CD116的高表达主要见于AML -M5和AML -M0 患者 ;(2 )CD116的高表达主要见于髓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 ;(3 )CD116的表达水平在血清LDH升高与正常两组间、在MBDI≥ 5 0 %与 <5 0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急性白血病CD116表达水平测定对于AML尤其是AML -M5和AML -M0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帮助 ;(2 )临床使用GM -CSF制剂应监测CD116表达水平 ;(3 )CD116表达水平似乎与白血病细胞负荷和近期化疗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各40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EPO、EPOR表达情况。结果ALL组、AML组骨髓血浆中的EPO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EPO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AML组骨髓血浆中的EPO mRNA、EPOR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组、AML组骨髓血浆中的EPO、EPOR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EPO、EPOR呈高表达,可根据EPO、EPOR表达量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的骨髓移植瑞士巴塞尔大学内科医学部血液科骨髓移植研究组1979年9月~1982年12月为5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患者年龄在8~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9例患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0例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3例接受同基因供体的骨髓(同卵双胎),43例接受人类淋巴细胞抗原系统(HLA)一致之同胞兄弟姐妹的同种异基因骨髓,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