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舞钢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为舞钢市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对重点职业的从业人员722例采血进行抗体检测,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认。结果布鲁菌病感染者9例,感染率1.24%;发病5例,发病率0.69%。结论饲养放牧的男性汉民为重点高风险职业人群,存在低流行态势,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和健康教育,严防布鲁菌病从输入型转为地方型,有效控制布鲁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武平县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的老疫区。近年来再度发生较大程度的流行。1987和1988年全县发病率分别为141.90/10万和162.51/10万。经病原和血清学调查证实,当地人群及动物的流行菌株群和血清群已发生较大变动。由于既往使用的菌苗株与近年来的流行株群别不符,1989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了符合当地流行菌群的丙五价钩体菌苗。为了对这批菌苗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作出评价,我们于1989年5~12月在武平县系统地观察了接种该苗的反应、免疫及流行病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现阶段白银市职业暴露人群布鲁菌病感染情况,早期发现感染者,指导布鲁菌病防控。方法应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和羊、牛(无布鲁菌病菌苗接种史)进行布鲁菌病感染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方法进行。结果共检测高危人群2 626人,年龄为1岁~78岁,检出布鲁菌病血清抗体阳性患者274例,阳性率为10.43%,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2.49%,女性阳性率为5.88%,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以40岁~49岁和50岁~59岁组2个年龄段最高(P0.05);确诊布鲁菌病患者178例,占血清阳性数的64.96%。抽查检测45 830只羊血清,阳性813只,阳性率为1.77%;检测奶牛5 317头,均为阴性。结论该地区人群布鲁菌病感染较重,近期应重点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病情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现况,做到疫情及早发现及早控制,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实验室检测方法,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血样再继续做试管凝集试验(SAT),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重点职业的545名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10%,查出布鲁菌隐形感染者5例,确诊病例1例。结论发现布鲁菌病新发病例,监测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达到控制布鲁菌病流行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伤寒是我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当前,对重点疫区和高发病人群开展伤寒菌苗预防接种仍是控制伤寒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由于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接种反应较大,全程接种需要三针,因而较难落实。针对我省近年来以伤寒为主,副伤寒少见的特点,我们选用伤寒单价吸附菌苗接种二针的方法,观察其免疫学及流行病学效果,以探讨一种较为切合实际且易于落实的伤寒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6.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由于不同方式接触患病的牲畜或被其污染物而感染发病。道孚县自1983年从血清学和病原学证实为布病疫区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科学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掌握道孚县人畜间布病疫情动态,科学指导布病防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0-2003年与县畜牧部门一起进行了连续的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畜间以乡为单位,监测未接种菌苗或接种菌苗1年半以上的成年牦牛和藏系绵羊;人间以10岁以上从事放牛、饲养、畜产品…  相似文献   

7.
布鲁菌分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和绵羊附睾型,前4种可引起人类疾病。布鲁菌含有20余种蛋白原和脂多糖,其中脂多糖(内毒素)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传染源为布鲁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阴性菌。以羊,牛、猪为主,病原菌主要存在在病畜的组织、尿、乳液、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羔体内。布鲁菌病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肉、皮毛、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鲁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罕有人与人间传播。布鲁杆菌经皮肤或黏液侵入人体后,可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后侵入血循环。由于细菌和内毒素同时侵入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急性症状,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后,易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形成新的感染灶,并可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密切接触布鲁菌的相关职业,如兽医、畜牧、屠宰、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疫苗、诊断制品生产、从事布鲁菌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及动物科研人员等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以往布鲁菌病大多在内蒙、新疆、青海等疫区流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牛、羊肉和奶制品营养的认可和需求,由接触受感染牛、羊和饮用消毒不够彻底的奶制品而引发的布鲁菌病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后,由饮用羊奶和养殖山羊引发的布鲁菌病病例显著增加,在非疫区也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8.
接种相应型号的钩端螺旋体菌苗(简称钩体菌苗),是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有效措施。由于人间流行菌型的更迭,本县于1989年起,改用“浙丁型”钩体菌苗。目前,各地接种该苗的剂量、针次不一,为了解人群接种不同剂量“浙丁型”钩体菌苗后的免疫水平,以提供防治工作依据,我们于1991年5~7月开展了本项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布鲁菌病流行特征,为做好克拉玛依地区的布鲁菌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菌病监测数据,分析布鲁菌病人群、地区、年龄的分布特征。结果新疆克拉玛依市布鲁菌病平均患病率为3.30/10万;年龄发病特征,主要集中在20岁~65岁,其中30岁~45岁的发病率尤为突出,60岁以上布鲁菌病发病率逐渐下降;维吾尔族布鲁菌病检测阳性率最高,为10.17%,其次为哈萨克族(8.04%)、汉族(4.92%),蒙古族发病较低,为1.20%。不同族别布鲁菌病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1,P0.01)。职业分布特征以屠宰兽医阳性率最高,为8.93%。结论新疆克拉玛依市30岁~45岁是布鲁菌病的高发人群;20岁~65岁的养殖人员是预防控制布鲁菌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近年来桐乡市在布鲁菌病监测中发现的3例厨师布鲁菌病病例开展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研究和分析,为布鲁菌病防控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对接触牛羊及制品的从业人员和出现可疑布鲁菌病相关症状就医的被动监测人员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血清学阳性者采血接种双相血培养瓶增菌培养,获得纯培养者进行布氏菌种型鉴定,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桐乡市近年来每年都有布鲁菌病病例发现,并且以养羊和宰羊的职业人群为主,此次在非职业人群中发现3例厨师行业的人员感染布氏菌,分别为食堂、饭店和农村厨师,从业中偶尔接触到加工羊肉,3例患者中分离到2株布氏菌,分别为羊1型和羊3型,其中1株羊1型布氏菌为本市首次发现的菌型。结论桐乡市从事此类厨师相关行业的人员较多,建议餐饮管理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对此类相关行业人群的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布鲁菌病疫情向非职业人群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芮城县布鲁菌病高危人群的布鲁菌病感染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布鲁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2015年芮城县从事畜牧饲养、兽医、屠宰及贩运的高危人群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芮城县共调查布鲁菌病高危人群1 701例,布鲁菌病阳性感染率为5.70%。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布鲁菌病感染率分别为4.06%、5.16%、8.37%,3个年度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7,P0.05);男性感染率为6.81%,女性感染率为3.13%,不同性别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1);不同年龄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91,P0.01);不同职业、不同乡镇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04、10.852,P0.05)。结论芮城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和世界均采用皮上划痕接种法预防布病,但该法接种难度大,群众不易接受。保定市卫生防疫站于1992年采用布氏菌病活菌苗滴鼻接种法进行了布氏菌病预防接种,取得了满意效果[1]。为了进一步验证布氏菌病活菌苗滴鼻接种效果,作者又选择了新的对象再次进行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1977~1980年桃源县部分钩体病疫区菌苗免疫效果的观察结果。
分别设四个组,以不同的免疫方法接种钩体菌苗。连年免疫组(每年加强一针);间隔一年免疫组;间隔二年免疫组和间隔三年免疫组。
经过基础免疫后一年,抗体水平较高,滴度为1:34.89~179.6。再免疫后抗体可大幅度上升,最高可达1:129~1646。另外自然隐性感染亦可得到较强的免疫力。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认为在钩体病流行区,如果已查明宿主动物和流行株,易感人群必需进行相应群的钩体菌苗作基础免疫后,再继续加强免疫两年,抗体在机体中可保持较高水平甚至终身。但必须密切监测钩体流行株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动态,进一步查清德江县布病疫区分布、流行强度和流行特征,有效控制布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预防和控制布病流行和发生制订防治对策,及时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江县报告布病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周围人群及布鲁菌宿主动物进行监测。结果德江县发病村抽取39份羊血清标本,经地区畜牧兽医局实验室检测有12份标本阳性,感染率30.77%。对布病患者周围开展布病调查并检查登记380人,未发现现症患者。采集341份血清标本,检出血清S型阳性1例,标本采集率89.74%,阳性感染率0.29%。结论德江县羊是布鲁菌宿主动物,人直接接触带菌的羊感染布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桐乡市湖羊交易市场相关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布鲁菌病感染现状调查,分析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布鲁菌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入职半年及以上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和行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从业人员1 355人,阳性41人,阳性率为3.03%。感染者中以关节酸痛、低热、乏力为主要体症;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工龄及地区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有男性(OR=0.391)、31岁~59岁(OR=0.252)、加工工种(OR=3.201)、有流产子畜接触史(OR=3.523);经多种因素分析,与布鲁菌病感染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流产子畜接触史(OR=5.178),而操作有保护措施(OR=0.151)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建议加强布鲁菌病职业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职业人群保护意识,降低布鲁菌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6.
流脑多糖体菌苗问世已十年之久,但迄今国内尚未制订出理想的免疫方案,各生物制品研究所只提出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我省自1980年以来在重点地区进行流脑多糖体菌苗流行病学与血传流行病学效果观察,一次接种30微克后保护率可达四年之久,在预测要流行地区进行菌苗接种可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根据1985年以来我省2800万儿童大面积现场观察流脑多糖体菌苗效果仍维持四年以上,因此,验证在菌群没有变迁的情况下,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控制流行是比较理想的,所制定的免疫方案是可行的。方案一:一次普种流脑菌苗后不再复种,间隔四年以后根据以下预测指标(1、年发病率:以省为单位超过5/十万,以县为单位超过10/十万,2、健康人群A群带菌率超过5%。3、健康人群抗体水平(ELISA法)下降至1∶5以下),综合分析,进行一次性或两年内普种,接种率应达90%以上。方案二、一次普种流脑菌苗后,每年仅对2.5岁内儿童进行免疫,即出生后满6个月初免一次,第二年加强一次,以提高婴幼儿免疫应答能力,然后根据方案一的预测指标再进行复种。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7个有代表性的省市进行了A群脑膜炎菌苗不同免疫方案的研究。根据菌苗对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免疫反应性及持久性制订的免疫方案,经过8~10年的观察,各省市均有效的控制了80年代的流脑流行,使发病率下降至有史以来最低水平。经监测证明,80年代流行的A群脑膜炎菌与60年代相同,均为CIoneⅢ-Ⅰ型,它曾引起世界性流行。接种菌苗的最适免疫剂量证实为30μg,比国际通用剂量少20μg。对不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2015年布鲁菌病流行情况,为北京市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 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2015年北京市布鲁菌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病例的分布情况,采 用指数模型分析方法对2010-2015年北京市报告布鲁菌病病例数进行分析,预测2016年布鲁菌病发病情 况。结果 2010-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菌病病例641例,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季 为发病高峰;北京郊区报告病例数较高;病例以男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为3.71∶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 20~69岁人群,其中以40~岁年龄组人群居多(61.00%);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指数模型分析拟合回归 方程为犢=16.405e0.448x,模型决定系数犚2=0.98,根据回归模型预测2016 年北京市布鲁菌病报告病例数 为378例(95%犆犐:240~595)。结论 北京市布鲁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在高发季节加强郊区重点职业 人群布鲁菌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及健康监测。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指数模型分析;预测;发病情况 中图分类号:R18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9 0692 0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尉氏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15-2016年尉氏县10个乡镇中从事畜牧饲养、兽医、屠宰及贩运的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收集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和职业,现场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1 520例,其中布鲁菌病感染者86例,布鲁菌病感染率为5.66%。2015年和2016年布鲁菌病感染率分别为4.53%和6.52%,存在一定的上升趋势。不同职业、性别和年龄段的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水坡镇、大营镇和张市镇是布鲁菌病感染率前三位的乡镇,分别为7.41%、7.03%和6.90%,朱曲镇布鲁菌病感染率最低为3.45%。结论尉氏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相关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布鲁菌是一类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疫区人群因接触患病的家禽或食用病畜肉、乳及乳制品而感染,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关节痛、全身乏力,称为布鲁菌病[1]。本病虽常见于牧区,但由于现在交通物流事业的发达,禽畜及其相关产品的流动性很大,宿迁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