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脑损伤易造成死亡,其死亡率仅次于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因此,研究脑损伤无论对临床医学或是法医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在脑损伤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复习了近几年的文献,叙述如下。1脑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1.1直接传递式打击模型采用直接传递式打击方式,打击力的作用为直线运动,主要产生较浅表的损伤,如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皮质挫伤等。实验动物固定后,直接用钝物如铁球、铁棒、铁锤及其它材料的硬质物体打击动物头颅的一定部位,从而造成脑损伤。打击时可用人工打击,也可用机械方式打击,如单摆式打击法、自由落…  相似文献   

3.
晶状体为透明、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青年人晶状体干物质重量是湿重的35%,其干物质几乎完全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晶状体为透明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青年人晶状体干物质重量是湿重的35%,其干物质几乎完全是蛋白质。对晶状体蛋白质的研究,能够阐明晶状体正常生理及某些晶状体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于1995年提出,是指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概念是在后基因时代提出的,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就是定量检测细胞或组织的整体蛋白以反映基因表达,从而描述生物学过程(如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作用),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蛋白质组学也应用于对晶状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到仅通过DNA序列来解释生物功能有明显不足.而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直接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强  胡志东 《医学综述》2007,13(11):816-818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8.
蛋白质是DNA编译指令的最终产物 ,它是基因功能的基本载体 ,生命功能正是所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 ,人们发现人类的基因总数与小鼠、果蝇乃至酵母的基因数目相差无几 ,远不如它们生物性能上的差别那么巨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生物体之间迥然不同的生命现象 ?在后基因组时代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之一是 :基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翻译成蛋白质的。因此 ,蛋白质的大规模研究 (蛋白质组学 )应运而生。 8月底在杭州召开的“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上 ,长期奔走于中美之间 ,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生…  相似文献   

9.
董亮亮  王淑燕  张良明 《医学综述》2005,11(10):891-893
1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科学家们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的概念,并将研究要点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方面。而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物质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u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目前,对蛋白质组的确切定义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这是一动态的概念,它不仅在一个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中不同,而且在同一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不同外界环境下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明英姿  熊力  叶启发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155-159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臻完善,相关的基础研究亦逐步深入,但诸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问题至今尚在探讨中。蛋白质组学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肝移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国内尚无报道,国外报道亦较少。本文兹就有关国外肝移植领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现况作一综述,为蛋白质组学在肝移植中的应用热点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肺组织蛋白质表达差异,为阐明APALI的发病机制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腹腔注射雨蛙肽的方法造模,造模后处死小鼠取左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右肺组织提取肺组织总蛋白,用双向电泳加质谱的技术路线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分析差异蛋白质功能,发现差异蛋白质主要与炎症反应及氧化还原相关.结论 炎症浸润、组织细胞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可能在APALI发病早期扮演重要角色,在APALI早期重视抗氧化治疗可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机械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定量谷氨酸转运体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机械性划伤12h和24h后,谷氨酸转运体(EAATl)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损伤12h和24h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对照组、机械性划伤12h和24h组谷氨酸转运体(EAATl)蛋白表达吸光度(A)相对值为:0.21、0.44和0.46。与对照组比较,损伤后12h和24h星形胶质细胞EAATl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损伤两组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机械性损伤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内EAATl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以及修复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强调机械通气在连枷胸伴原发性脑干伤救治中的重要性。方法:本组共4例。均为全身多发伤,同时存在一侧连枷胸和原发性脑干伤。入院时GCS评分3分3例,5分1例。入院后即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内固定,持续推注3~6μg/kg·(min)多巴胺,直至停机械通气,静推纳洛酮4 mg/次,1次/8 h。有2例入院当天行亚低温治疗,温度控制在(33±1.8)℃。给予良好营养支持,3例肌注生长激素。病情稳定后,及时高压氧治疗。结果:本组3例存活,存活者伤后3个月GCS13分2例,GCS 14分1例;1例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机械通气不但明显改善了连枷胸所致的低氧血症,而且为脑干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提供良好的血氧环境。其意义相当于伤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Traumatic brain inju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rpy JM  Lynm C  Glass RM 《JAMA》2003,289(22):3038
  相似文献   

16.
17.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v,TBI)是临床上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专业机构的重视。脑创伤后神经组织损伤除原发机械损伤外,其所继发的病理损害更为引人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创伤后继发的病理损害与钙的变化密切相关。业已证实,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最后共同通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ICS)后脑皮层蛋白质组的变化,寻找与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和脑缺血组(ICS组,n=30)。利用远端大脑中动脉梗阻(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dMCAO)构建ICS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后1、6、24和48 h取脑皮层组织。对不同组的样品进行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 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利用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类;利用Western blot验证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结果。结果 与sham组比较,ICS组共鉴定到2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急性期反应、炎症反应、脂蛋白代谢过程、补体激活经典途径及固有免疫反应有关。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的表达变化与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这2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作为ICS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离体心脏灌注早期心肌缺血损伤释放出的蛋白质组成,并探讨这些蛋白的生理学过程和功能。方法收集人离体心脏停跳后即刻、30 min和60 min后的4℃灌注液,样品首先用MARS柱去除高丰度蛋白,用10×103分子筛脱盐浓缩、溶液内酶解,得到肽段用mRP柱进一步脱盐,通过液相-芯片-离子阱质谱(HPLC-Chip-MS/MS)技术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早期心肌缺血释放蛋白全谱图,通过GO注释和EBI数据库对这些蛋白进行功能和定位分析以及BLAST比对。结果得到高可信蛋白176个(Score≥8,SPI≥70%);经GO注释分析,主要参与细胞、生物学调节、代谢等生理学过程,具有结合功能、催化活性以及酶调节活性等;通过EBI数据库对106×103未知蛋白和29×103未知蛋白进行BLAST比对发现前者是一种出胞蛋白,后者性质目前尚不明确。结论离体心脏灌注获得的176个高可信蛋白对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损伤早期生物学标记物具有重要的意义。106×103和29×103的2个未知蛋白可能是未发现的心肌早期缺血损伤蛋白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制弥漫性脑损伤 (DAI)合并局灶性脑挫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观察该模型大鼠各种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大鼠脑各部位肉眼、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DAI合并脑挫伤组死亡率为 12 % ,假手术组及单纯DAI组无死亡 ;②DAI合并脑挫伤组后意识恢复时间 [平均 ( 5 19± 0 .49)h]较单纯DAI组 [平均 ( 2 75± 0 .16 )h]及假手术组 [平均 ( 2 77± 0 2 0 )h]明显延长 (P <0 .0 1) ;③免疫染色切片显示 ,DAI合并脑挫伤组鼠脑多个部位 (皮层下、胼胝体、脑干 )呈广泛性轴索损伤改变 ;④电镜显示DAI合并脑挫伤组有髓神经纤维节段性变性膨大、轴突内神经微丝排列混乱、髓鞘板层呈松散空泡样变。结论 :提示本动物模型类似于人类脑外伤时常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局灶性脑挫伤 ,大鼠伤后出现的原发性持续昏迷与人类此种脑外伤后的临床病理生理接近 ,该模型简易、经济、实用、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