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更换敷料对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80例PICC置管者采用3M贴膜,若出现过敏则改用Ⅳ-3000贴膜,并观察过敏缓解情况.结果 采用3M贴膜后,共50例患者过敏,过敏率为7.4%.改用Ⅳ-3000贴膜后,仅3例无效,过敏改善有效率为94.0%.结论 采用Ⅳ-3000贴膜能有效降低过敏发生率,节省卫生材料及护理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6例接受 PICC 置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PICC 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 PICC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出现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有2例出现相关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护理 PICC 治疗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0月197例来我院行PICC置管术出现异位的31例患者的异位原因,并根据存在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异位主要与患者年龄、置管静脉、体位、体外测量方法有关(r=0.995、0.996、0.992、0.990,P=0.001、0.004、0.004、0.018),针对异位原因对患者相应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0.3%(28/31)。结论对PICC置管术后导管异位患者异位原因分析及相应护理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使PICC置管术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使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最大的治疗实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62例行PICC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62例行PICC的患者中发生送管困难4例,导管异位7例;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4例,堵管3例。结论应用PICC存在风险和并发症,应严格遵循操作程序,正确评估患者,并做好患者置管期间的宣教及加强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上腔中心静脉置管的成年患者共94例,根据所选用于置管的静脉不同分两组各47例.其中贵要静脉组行贵要静脉置管,头静脉组行头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行PICC置管的一次成功率、置管总时长以及患者对置管的满意度.结果 贵要静脉组的静脉穿刺时一次成功率为95.74%,明显高于头静脉组的61.70%(x2 =51.067,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静脉进行PICC置管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贵要静脉置管的贵要静脉组患者中61.70%感满意,而行头静脉置管的头静脉组患者中仅10.64%感满意,贵要静脉组置管满意度61.70%高于头静脉组10.64%(x2 =43.062,P<0.05).结论 综合穿刺者过硬的临床操作技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以及患者的配合这三方面才能有效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患者方可最大程度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例双侧肘部无可视静脉,不能触及静脉但需要进行HCC置管的晚期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结果 2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PICC术,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 serted centeal catheter 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的静脉输液中,尤其是肿瘤化疗患者, PICC可避免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无渗漏,药物吸收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1].24 h持续泵入者日常活动无影响,但存在着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5%[2].本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PICC 49例,未发生DVT.因此,对行PICC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尽早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DVT.现将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 serted centeal catheter 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的静脉输液中,尤其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可避免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无渗漏,药物吸收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1]。24 h持续泵入者日常活动无影响,但存在着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9.
10.
2种规格透明敷贴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换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卫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7-97
目的探讨2种规格透明敷贴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60例行PICC换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A组使用规格10cm×12cm的敷料,B组使用规格6cm×7cm的敷料。观察2组置管效果。结果 2组穿刺点红肿或伴有脓性分泌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外导管脱出>3cm发生率为1.2%低于B组的8.8%,更换敷料间隔时间为(5.0±0.5)d长于B组的(3.0±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给PICC患者换药时尽量使用10cm×12cm规格的透明敷料。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 ral catheter,PICC)因操作安全、带管时间长、能减少静脉穿刺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输液,及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1]。 相似文献
12.
罗泳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165-166
目的比较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院内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5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院内护理)65例和对照组(家庭护理)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置管护理,试验组患者置管后接受院内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接受家庭护理,护理措施与试验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PICC置管护理较家庭护理引发置管后并发症的风险更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方法对128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有1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1例,穿刺局部渗血3例,静脉炎4例,导管异位3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针对上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海藻盐敷料应用于血液病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重度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 血液科PICC置管发生穿刺点重度感染病人127例,其中,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海藻盐敷料的病人81例为观察组,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普通敷料的46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穿刺点护理.结果 对照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2例,观察组无一例非计划性拔管;观察组病人穿刺点愈合时间(8.15±2.09)d明显短于对照组(12.16±3.85)d(t=7.536,P<0.05),而观察组的SAS评分(32.78±4.80)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38.86±6.35)分(t=6.148,P<0.001),并且换药次数及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海藻盐敷料在血液病病人PICC穿刺点重度感染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加速愈合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降低病人焦虑情绪以及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20世纪90年代初,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被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此项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安置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同时也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了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现就PICC临床应用和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的维护和护理。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通过PICC置管术进行静脉滴注的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中,静脉穿刺成功率达100%,置管过程中.4例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维血流显示技术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导管阻塞、穿刺部位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给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应用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导管的正确维护,加强临床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在肘上PICC置管92例(观察组),对比传统肘部或肘下PICC盲穿96例(对照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颈内静脉异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解决了盲穿PICC的弊端,降低了颈内静脉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穿刺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4例行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对照组采用喜疗妥外涂。每天更换3次。持续3d。观察两组静脉炎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实施与应用,探讨临床实际护理PICC置管的最优模式。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过程中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日常导管观察能力评分、维护依从性评分、自我管理信心评分、导管异常管理情况处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静脉血栓、导管脱出、导管渗液的比例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发生穿刺点红肿、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渗液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