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造成患者病残或死亡。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2.8%~57.0%,其并发症发生既多且重,因此,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对于做好老年人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已成为医务界和全社会的重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和防治工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也逐步彰显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患病率水平逐年升高,长期高血压还是多种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最终可能出现功能衰竭。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首位死亡原因。临床治疗时,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必须做到血压平稳。作者对150例高血压病患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及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燕 《中国新医药》2003,2(11):109-110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长期高血压可引起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脑、肾的功能。有人称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  相似文献   

5.
朱启伟 《河北医药》2013,35(10):1523-1524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不明,是危害最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并导致这些器官发生功能衰竭[1]。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受多个遗传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家族易患倾向[2]。我国原发性高血压一直呈逐年上升的高发病率趋势,并发症常见,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而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很低,因此,如何选择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患者中95%以上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并影响重要脏器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老年人高血压的高发率及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老年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调查,在发达国家,约有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几乎是每10年上升5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高血压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为了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正确预防与治疗老年高血压,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瑛 《成都医药》2004,30(2):98-99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的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身治疗,通过非药物及药物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以防止或减少心、脑、肾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病人遵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相似文献   

9.
吴金柱  蔡伟 《安徽医药》2009,13(12):1546-1546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研究的日益深入,目前,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在各级医院都不存在防治技术上的障碍,然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报告仍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18.8%,服药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4.7%、6.1%[2]。有研究已指出,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院外社区防治[3],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在漫长的病理过程中,可使左室形态、结构发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指征。超声心动图无创评估心室舒张功能对防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压力、体液等因素引起心脏结构的重构,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尤其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其功能受损往往出现在收缩功能异常之前。更年期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且变异性大为主要特点。而研究证实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成正比,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重。本研究通过24h动态脉压监测(APP)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妇女的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左心室功能,为正确对待和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脑小血管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患病率,并且患病率逐年上升。脑小血管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其中认知障碍是较常见并预后较差的一种并发症。高血压是脑小血管病所致脑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其预防、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结构和功能相关影像学标记物可帮助探究高血压与脑小血管病并认知障碍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该文将简述高血压对脑小血管病伴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究其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H型高血压[1]是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容易引发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我国现有2亿多人患有高血压病,75%高血压伴有高Hcy血症(Hcy)[2]。高血压与高Hcy血症具有协同作用,会增强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然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加速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贾建朋  靳英红  吕彦宗  魏立业 《河北医药》2009,31(13):1609-1610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动脉病变,包括血管管壁增厚、胶原增生、弹性纤维减少或撕裂,甚至管壁钙化,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同时高血压还可以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肾脏是高血压最常累及的重要脏器之一。研究发现血压波动与早期肾脏损害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评价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早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而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开展社区综合防治。1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现状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一个群体性流行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其他重要器官的病变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24.7%,其控制率仅6.1%,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刘玮  冯琪  李良田  邢梦霞 《贵州医药》2012,36(12):1114-1115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心、脑、肾的结构功能,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泊疗率和控制率较低[1].我科从2009-2012年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柳君楠  张宏亮  林欣  白锋 《安徽医药》2023,27(6):1065-1068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与老龄化相关的巨大挑战是脑血管病及认知功能损害两大疾病明显增多,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高血压是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血压通过损害脑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破坏血脑屏障,引发神经炎症影响认知功能,以及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小血管病包括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和微出血,也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适当的降压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功能的损害。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水平,对延缓高血压引起的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痛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中国实用医药》2009,4(8):238-24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可导致母亲和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到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一般在妊娠20周后发病,以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功能紊乱为特征,我国发病率为9.3%,是目前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越来越被产科工作者所重视,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尚缺乏肯定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取得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已成为医务界和全社会的重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和防治工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也逐步彰显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