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与分析辽宁铁岭农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各类负性隋绪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01月-2012年12月前往铁岭市清河区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农村BPH患者73例,他们均为铁岭农村常住户口,治疗前接受了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与69例同期参与本院体检、结果健康对象(对照组)比较。结果农村BPH患者的SDS、SAS患病例数及平均SDS、SA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铁岭农村BPH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制定心理干预治疗计划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对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彝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彝族常规治疗组28例,彝族抗焦虑、抑郁治疗组30例,汉族抗焦虑、抑郁治疗组30例,各组均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汉族及彝族抗焦虑、抑郁治疗组辅以帕罗西汀20mg于每天早餐后顿服,并发睡眠障碍者予以阿普唑仑0.4mg于每晚睡前服用1次,并由心理中心医生给予心理辅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测定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FPG、2h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彝族抗焦虑、抑郁治疗组疗效优于彝族常规治疗组;而汉族抗焦虑、抑郁治疗组疗效优于彝族抗焦虑、抑郁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彝族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疗效优于单纯糖尿病常规治疗,加强彝族糖尿病患者自身管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张丹  高辉  周亚楠 《中国医药》2014,(4):474-47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的一致性和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判断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时对量表的选择.方法 入选心房颤动患者179例,分别采用HADS、SAS/SDS、HAMA/HAMD评定受试者的情绪情况,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3种量表一致性及2种自评量表填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HADS的焦虑分量表(HADa)评分,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情绪阳性68例,占38.0%;根据HADS的抑制分量表(HADd)评分,抑郁情绪阳性86例,占48.0% SAS评分焦虑情绪阳性71例,占39.7%;SDS评分抑有郁情绪阳性77例,占43.0%.HAMA评分焦虑情绪阳性65例,占36.3%;HAMD评分抑郁情绪阳性76例,占42.5%.3种量表评定一致性检验,HADa、SAS与HAMA Kappa值分别为0.438、0.337,HADd、SDS与HAMD Kappa值分别为0.416、0.39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HADS与HAMA、HAMD具中等一致性,SAS、SDS与HAMA、HAMD具轻度一致性.HADS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更适于非精神专科对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120例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焦虑自评量。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例冠心病患者自评量表结果为:存在抑郁情绪的(SDS≥50)为71例(59.2%),存在焦虑情绪的(SAS≥50)为78例(65.0%),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为52例(43_3%),不存在情绪问题的为23例(19.2%)。他评量表结果为:12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的(SDS≥50)为74例(61.7%),存在焦虑情绪的(SASI〉50)为86例(71.7%)。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为56例(46.7%),不存在情绪问题的为16例(13.3%)。结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自评量表与他评量表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针对抑郁和焦虑情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示单纯冠脉肌桥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发病率以及发病原因。方法选择92例冠脉造影示单纯冠脉肌桥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对术后合并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心肌桥患者冠脉造影术后SAS和SDS评分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合并焦虑患者37例占40.22%,合并抑郁患者28例占30.43%,两者同时合并12例占13.04%。92例患者手术后合并焦虑的患者为40例,占43.47%,而合并抑郁的患者为30例占32.61%,两者同时合并的为14例,占15.22%(P〉0.05)。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不明白冠脉肌桥的发生原因,无名恐惧50.0%(28/56),不知冠脉肌桥所出现的症状42.0%(24/56);不知冠脉肌桥的后果(是否有心肌梗死、猝死等危及生命出现)30.4%(17/56);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20.5%(11/56)。结论虽然术后SAS和SDS评分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但冠脉肌桥患者术后合并焦虑与抑郁的患者发生率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冠脉肌桥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以及赛乐特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脑梗死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评定,SDS或SAS评定标准分50分以上者可诊断为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再行SDS、SAS和ESS评定。结果:110例脑梗死患者中50例(45%)并发抑郁或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50例中42例评分恢复正常(〈50分),ESS平均分由(71.3±6.2)分增加为(87.2±7.1)分。结论: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焦虑的发病率高,与ESS呈明显负相关,赛乐特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0例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入院后20-30mira进行调查,心理干预后手术前20mim完成第2次SAS、SDS量表调查,同时测量血压和心率,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明显降低(P〈0.05);SBP、DBP、HR相比,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配偶焦虑郁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配偶有焦虑郁抑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1周。于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 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11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55例在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SDS及SCL-90的部分因子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放松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放松训练前后进行心理评定,比较实施放松训练前后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放松训练后SAS、SDS评分较训练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心理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玉凤  夏蕾  姚知  张媛 《河北医药》2016,(18):2878-2880
目的:探讨陪护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住治疗的116例先兆流产患者及256例陪护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03例患者中的200位陪护家属存在负性情绪,把这103例患者随机分成 A、B 2组,A 组(干预组)对患者陪护家属进行心理干预;B 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7 d,再对2组患者及其陪护家属进行 SAS 和 SDS 问卷调查。采用 t 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属的焦虑情绪和患者的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r =0.722, P <0.01);家属的抑郁程度和患者的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r =0.973, P <0.01);陪护家属的身份,文化程度、患者年龄、有无孩子、有无流产史、受孕方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A 组陪护家属干预治疗前后,陪护家属的 SAS、SD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 组陪护家属干预治疗前后,陪护家属的 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 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 组陪护家属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陪护家属的心理状态受陪护家属的身份、文化程度、患者年龄、有无孩子、有无流产史、受孕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陪护家属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情绪,建议对陪护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有利于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76例,并随机分为普通模式护理组和接受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护理组,每组38例。根据对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对社区医院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比较来分析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SAS、SDS以及对社区医院护理满意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P <0 q.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减轻作用( P <0.05),能够帮助患者用更好的心态进行康复,能够让家属更好的理解医院和护理人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对300例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本组男性及女性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间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SDS评分高于小学文化程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常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化疗期间进行全程心理干预。并将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自评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SAS和SDS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湝.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负面情绪,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紧张性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67例紧张性头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紧张性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术后第8天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当天(P〈0.01);术后第8天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第8天SAS、SDS评分与术后当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断指再植成活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强制隔离霍乱及霍乱疑似病例的焦虑抑郁状态。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入住本院强制隔离的34例霍乱及霍乱疑似患者。结果:存在明显焦虑19例占55.9%,抑郁18例占52.9%。结论:对住院强制隔离霍乱患者及疑似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海军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2012年6—9月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海军某部现役军人3150人,将诊断明确并资料完整的IBS5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7例,给予综合干预治疗)与对照组(276例,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海军某部官兵IBS的发病率高达18.70%,IBS官兵SAS、SDS评分高于非IBS官兵(P〈0.05)。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较单纯药物治疗对海军官兵IBS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患者及其配偶采取同步心理干预方法,分析由此对乳腺癌化疗负性情绪及胃肠道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及其配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FACT-B)实行综合评定,同时记录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经过治疗之后的SAS、SD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2)干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3)干预组在情感状况领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及其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可改善化疗负性情绪和胃肠道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勾建文 《北方药学》2014,(4):102-103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因血糖控制不良来门诊就诊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干预,分别检测药物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并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药物干预后患者FBG、2hPG、HbAlc值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药物干预前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占30.8%(57/185)、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占29.7%(55/185),而干预后分别为19.5%(36/185)和18.9%(35/18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也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血糖控制不良是重要的引发因素,控制血糖后焦虑抑郁情绪可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